洛陽曹魏大墓出土石楬綴合(二)
作者:謝明宏  發布時間:2021-08-05 10:35:20
(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發)   
  

  《流眄洛川:洛陽曹魏大墓出土石楬》M1:198石楬釋文作:
  ……山畫箏一,丹縑衣,柙自副 M1:198[1]
  M1:539石楬釋文作:
  金鑮石……丹縑衣自副 M1:539[2]
  兩組石楬茬口吻合,拼合後可復原“石”字圖版作IMG_2316IMG_2317,部分復原“衣”字圖版作IMG_2318IMG_2319[3]茬口見表1:
  
表1
M1:198+M1:539拓片 M1:198+M1:539圖版
IMG_2365 IMG_2366

  兩組石楬綴合後釋文作:
  金鑮石山畫箏……丹縑衣,柙自副 M1:198+539
  “丹縑”辭例屢見於同組石楬,[4]M1:539石楬“縑”字上的橫筆為“丹”字所殘的可能性很大。整理者在“丹”字前補“一”表石楬所記箏的數量,未知何據,釋文應空出為宜。本書石楬單列書寫從二字(M1:258)至八字(M1:443)不等,M1:198+539綴合後左右兩列各確定六字(“丹”字前當還有量詞),故“金”字恐非石楬首字,該組石楬文意仍未完整。
  鑮,以金飾物。石楬M1:110記“金鑮槃二”,[5]可參看。石山,似指山石的紋理。《後漢書·王符傳》:“犀象珠玉,虎珀瑇瑁,石山隱飾,金銀錯縷,窮極麗靡,轉相誇吒。”注曰:“山石為隱起為山石之文也。”[6]M1:198+539石楬的“金鑮石山”,或是用金箔裝飾隱起山石紋理的一種工藝。
  金鑮石山,《晉書》所記為“金薄石山”,二者或屬同一種工藝。晉制皇后祭先蠶時,金薄石山軿車為副。《晉書·輿服志》:“皇后先蠶,乘油畫雲母安車,駕六騩馬;油畫兩轅安車,駕五騩馬,為副。又,金薄石山軿、紫絳罽軿車,皆駕三騩馬,為副。”[7]李慈銘案:“‘金薄石山軿’下當有‘車’字。”[8]
  石山安車,或不與金薄連稱。晉制太子用“石山安車”,《晉書·輿服志》:“而安帝為皇太子乘石山安車,制如金路,義不經見,事無所出。”[9]張敞《東宮舊事》:“皇太子初拜,有石山安車一,建九旗,青色四馬。”[10]後齊之制,也見太子乘“石山安車”。《隋書·禮儀四》:“後齊皇太子月五朝。未明二刻,乘小輿出,為三師降。至承華門,升石山安車,三師軺車在前,三少在後,自雲龍門入。”[11] 
    

  M1:280石楬釋文作:
  ……金龍……,柙自副 M1:280[12]
  M1:532石楬釋文作:
  
  ……頭…… M1:532[13]
  兩組石楬茬口吻合,拼合後可復原“龍”字圖版作IMG_2448IMG_2449。茬口見表2:
  
表2
M1:280+M1:532拓片 M1:280+M1:532圖版
IMG_2484 IMG_2485

  石楬綴合後釋文作:
  ……金龍頭……,柙自副 M1:280+532
  整理者曾疑M1:280的“金龍”即《後漢書·輿服志下》所記“黃金龍首銜白珠。”[14]從綴合看,“金龍頭”與“金龍首”義近,兩者有為同類飾物的可能。《鄴中記》:“上安御牀,施蜀錦流蘇斗帳,四角置金龍頭,銜五色流蘇。”[15]《隋書·禮儀五》:“旂首金龍頭,銜結綬及鈴緌。”[16]
  
[1] 中國美術學院漢字文化研究所、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編:《流眄洛川:洛陽曹魏大墓出土石楬》,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21年,第316頁。
[2] 同1,第317頁。
[3] 石楬M1:539左下角的筆劃,當為“衣”字第二畫橫筆的右側殘留。
[4] 今按:本書字形大致完整的“縑”字凡41見(字形表僅40見,漏收193頁石楬M1:200的“縑”字),除M1:210、M1:407、M1:41這3組石楬“縑”上銘文殘斷以及M1:285有“青縑”外,“丹縑”凡37見。
[5] 同1,第316頁。
[6] 範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中華書局2012年,第1635-1636頁.
[7] 房玄齡等撰:《晉書》,中華書局2012年,第763頁。
[8] 李慈銘:《越縵堂讀史札記全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第607頁。
[9] 同7,第765頁。
[10] 徐堅等著:《初學記》,中華書局1962年(2005重印),第230頁。
[11] 魏征等撰:《隋書》,中華書局2019年,第201頁。
[12] 同1,第295頁。
[13] 同1,第324頁。
[14] 同6,第3677頁.
[15] 陸翙撰:《鄴中記》,中華書局1985年,第2-3頁。
[16] 同11,第219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1年8月4日17:22。)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