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胡家草場西漢簡牘選粹》出版
作者:與聞  發布時間:2021-10-18 16:30:46    由荆州博物館、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著,李志芳、李天虹先生主編的《荊州胡家草場西漢簡牘選粹》,由文物出版社于2021年8月出版。該書爲長12開精裝本,定價690元。承主事先生慨允,茲將該書書影、內容簡介、前言、後記等揭載於次。
  
書影
  
內容簡介

  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荊州博物館對胡家草場墓地進行了發掘,其中M12出土了一批簡牘。根據出土器物形制和簡牘記載,M12應爲西漢早期墓葬,下葬年代不早于漢文帝後元元年(前163年)。墓中出土簡牘4600餘枚,保存基本完好,字迹清晰。通過對篇(卷)題和簡牘內容的初步梳理,該批簡牘可分爲歲紀、律令、曆日、日書、醫雜方、簿籍、遣册等七類。該批簡牘的發現,對秦漢時期歷史、政治、法律、數術、醫藥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極高的資料價值。本書綜合考慮了簡牘的保存狀况、內容、字數等因素,選取除遣册外的六類簡牘共192枚,收錄其原大圖版、放大圖版和釋文,不僅及時回應了學界關切,亦爲書法愛好者提供了臨摹垯本。
  _MG_1316.jpg
  
  目  錄
  前言/1
  凡例/1
  一 歲紀圖版/1
  二 律令圖版/11
  三 曆日圖版/105
  四 日書圖版/129
  五 醫雜方圖版/157
  六 簿籍圖版/185
  附錄 釋文/189
  後記/203
  
  歲紀•9枚
  歲紀簡可分爲兩組,分別記述秦昭襄王元年至秦始皇時期和秦二世至漢文帝時期的大事,可據此厘清秦至西漢早期的某些史事,豐富我們對這段歷史的認知。
  _MG_1321.jpg
  律令••104枚
  律令簡是胡家草場西漢簡牘的大宗,共3000餘枚。其中律分爲三卷,令分爲兩卷,皆有目錄和小結。這批律令簡是迄今所見同類資料中體系最爲完備者,除部分內容可與睡虎地秦簡、睡虎地西漢簡、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等對讀外,還有不少新見條文,據之可推動律令分類與編輯研究和秦漢律令文本的進一步復原。
  _MG_1322.jpg
  曆日•22枚
  曆日簡分爲《曆》和《日至》兩卷,長約46厘米,是該批簡牘中最長者。《曆》記載漢文帝後元元年(前163年)下推至公元前64年一百年間每月的朔日干支;《日至》記載漢文帝後元元年(前163年)下推至公元前64年一百年間每年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8個節氣的干支。該批曆日簡具有百年朔閏規模,具有預推性質,打破了此前曆日僅爲“國家頒朔”的固有印象。
  _MG_1323.jpg
  日書••31枚
  日書簡分爲五卷,內容豐富,是已知漢簡日書資料中保存最爲完好的一批,有望深化日書篇章結構和文本特徵及日書使用操作層面的認知。
  _MG_1325.jpg
  醫雜方••25枚
  醫雜方分爲醫方和雜方,醫方記錄30個方名,是治療各類疾病的方劑,雜方記錄45個方名,內容較爲龐雜,巫術色彩比較濃厚。部分醫方初現傳世經方的雛形,可望深化本草學的起源、中醫經方的源流及地域特徵等方面的研究。
  _MG_1327.jpg
  簿籍類••1枚
  簿籍包括木簡和木牘,內容爲物品價值和出入錢的記錄,可與居延漢簡等相比較,爲漢代經濟史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_MG_1328.jpg
  
  本書采用長12開開本,在還原圖版原始尺寸的前提下,使得圖書更爲輕便。簡文前後聯屬的簡,原大圖版接續排列,保證釋文的連貫性。書後附完整釋文,分列釋文目錄,釋文分類分組的標題下括注圖版順序號,以便查對。
  _MG_1336.jpg
  
  
前 言

  荆州胡家草場墓地西距秦漢郢城遺址○·九八千米,西南距荆州古城三·四千米,東北距謝家橋墓地○·三七五千米、周家臺墓地一·六千米。二○一八年十月至二○一九年三月,爲配合荆州市紀南生態文化旅遊區項目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荆州博物館對胡家草場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工作,其中十二號西漢墓出土一批簡牘。[1]
  一 墓葬和簡牘出土、清理概况
  M12 爲長方形土坑竪穴木槨墓,槨室分爲頭箱、邊箱、足箱和棺室。隨葬器物主要放置於三箱。頭箱出土銅劍、漆木器及竹器,足箱、邊箱主要出土陶器、漆木器及車馬、俑等漆木明器。簡牘出土於頭箱的兩個竹笥内。綜合出土器物形制和竹簡記載,M12 應爲漢文帝時期墓葬,下葬年代不早於文帝後元元年(前一六三年),墓主身份可能與鳳凰山M168 漢墓墓主相當。
  竹笥M12∶10 裝滿簡牘,置於頭箱西部。出土時部分簡牘因竹笥破損散落出來。竹笥M12∶90 裝有竹簡、石硯、研墨石、小米、花椒、植物果核等,置於頭箱東部。由於槨室内積滿泥漿,現場清理比較困難,竹笥和散落出來的簡牘被整體打包,運至荆州文物保護中心進行室内整理與保護。揭取時根據出土位置關係將簡牘分爲四組,簡、牘分别統一編號,其中簡編號四千六百三十六枚,牘六枚。二○一九年十月下旬,全部簡牘的紅外掃描工作完成,初步釋文也基本完成。二○二○年一月下旬,全部簡牘的常規照片拍攝完成。
  二 簡牘形制與内容
  通過對篇(卷)題和簡牘内容的初步梳理,這批簡牘大致可分爲歲紀、律令、曆日、日書、醫雜方、簿籍、遣册等七類。各類簡牘或有卷題、篇題、目録,形制以及書寫風格不盡相同。
  (一)歲紀
  一百六十餘枚簡,散亂嚴重,按照竹簡形制分爲兩組。第一組簡長約二七·五、寬約○·五厘米,第二組簡長約二七·五、寬約一厘米。兩組簡皆有三道編繩,簡背有刻劃綫。第一組簡記録秦昭王元年至秦始皇時的大事,每年一簡,通欄書寫。有的年份記載了月、日。第二組簡有卷題“歲紀”,記録秦二世至漢文帝時的大事,每年一簡,按月分欄書寫。
  (二)律令
  三千餘枚簡。簡長約二九·九、寬約○·六厘米。三道編繩,簡背有刻劃綫。其中律分三卷。第一卷的内容與睡虎地七十七號漢墓出土“□律”基本相對應,第二卷自題“旁律甲”,第三卷自題“旁律乙”。三卷皆有目録,目録有小結,分别記作“凡十四律”“凡十八律”“凡十三律”。
  令分兩卷。第一卷自題“令散甲”。兩卷皆有目録,目録有小結,分别記作“凡十一章”“凡廿六章”。
  (三)曆日
  二百零三枚簡,分爲“曆”和“日至”兩卷。形制基本相同,簡長約四六、寬約○·七厘米。三道編繩,簡背有刻劃綫。《曆》用簡一百零一枚。首簡正面書寫十月至後九月的月份名,簡背書寫卷題“曆”。其餘一百枚簡的簡首皆有編號,從一至百,一年一簡,記載文帝後元元年(前一六三年)下推至公元前六四年百年間每月的朔日干支。《日至》用簡一百零二枚。第一枚簡記述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四個節氣在一年中所對應的時間,簡背書寫元年刑德所居方位。第二枚簡正面書寫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個節氣名,簡背書寫卷題“日至”。其餘一百枚簡的簡首皆有編號,從一至百,一年一簡,記載文帝後元元年下推至公元前六四年百年間每年冬至等八個節氣的干支。
  (四)日書
  四百九十餘枚簡,分爲五卷。第一卷簡長約三○·二、寬約○·七厘米,三道編繩。包含建除、叢辰、時、牝牡月、吉日等篇。第二卷簡長約二九·七、寬約○·七厘米,三道編繩。内容較少,僅包括雷、家、失火三篇。第三卷簡長約二七·五、寬約○·六厘米,三道編繩。卷題“五行日書”單獨書寫在一枚簡上。包括建除、叢辰、五時、五産等約三十篇。第四卷簡長約二七·五、寬約○·五厘米,三道編繩。卷題“詰咎”書寫在第一枚簡的背面。第五卷簡長約二七·六、寬約○·五厘米,三道編繩。卷題“御疾病方”單獨書寫在一枚簡上。
  (五)醫雜方
  約四百五十枚竹簡和四枚木牘。竹簡分爲醫方和雜方兩卷。醫方簡長約二七·三、寬約○·六厘米,三道編繩。未見卷題,目録由六枚簡組成,
  每簡自上而下分爲五欄,共記録三十個方名,每個方名皆有編號。主要是治療各種疾病的方劑。雜方簡長約二九、寬約○·六厘米,三道編繩。未見卷題,目録由十枚簡組成,每簡分欄書寫,前五枚簡自上而下分爲五欄,後五枚簡分爲四欄,共記録四十五個方名,每個方名皆有編號。内容較爲龐雜,涉及種植、畜牧、冶金、胎産及巫祝等,巫術色彩比較濃厚。
  (六)簿籍
  包括木簡和木牘。木簡六十餘枚,長約二二、寬約一厘米,兩道編繩。木牘二枚。内容爲物品價值和出入錢的記録。
  (七)遣册
  一百二十餘枚簡。長約二三、寬約○·六厘米,比其他簡厚,簡背竹青色澤新鮮。没有發現編繩和契口。
  三 簡牘價值與意義
  胡家草場西漢簡牘是“二○一九中國重要考古發現”之一,總體保存狀况良好,數量之大、内容之豐,在歷年墓葬考古出土文字資料中均屬少見,資料價值和學術意義可與睡虎地秦簡、張家山漢簡比肩,將對秦漢史、特别是秦昭王至西漢文帝一百多年間若干重要歷史、地理問題,西漢早期法制史與政治史,西漢早中期曆術的認知産生重大影響。
  《歲紀》中的秦紀、漢紀記録秦昭王至漢文帝時諸多史事。兩者用簡形制不同,記事方式也有差异,通過整理與研究,可望厘清秦至西漢早期某些史實,豐富我們對這段歷史的認知;通過對歲紀和睡虎地秦簡編年記這類記事文本的編集方式、性質及彼此間關係的研判,可以推動史書編纂方面的相關研究。
  在迄今所見同類資料中,胡家草場漢律體系最爲完備;而多種漢令成規模地集中出土,胡家草場漢令是唯一一例,堪稱漢律令的一個範本,據之可以推動律令分類與編輯研究,秦漢律的承襲與演變研究以及其他秦漢簡牘律令文本的進一步復原。律令簡中有不少條文是首次發現,内容新穎,僅以新見涉蠻夷的諸種律令爲例,有望在較大程度上豐富、深化我們對於西漢早期少數民族政策與邊疆治理理念的認知。
  《曆》《日至》是迄今發掘出土中國古代曆法史料中最重要的發現。過去復原曆法,要依靠把不同來源、不同性質的零散曆書拼合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結論的説服力。《曆》《日至》有百年朔閏規模,具預推性質,針對這批系統材料來復原其時所用的曆術,應將得到更爲可靠的結果。之前曆法復原的前提假設是各地各時期的曆簡反映的都是國家頒朔,胡家草場曆日簡則提示當時可能有地方性的曆書推算的實踐。
  日書内容豐富,是已知漢簡日書資料中竹簡形制保存最好的一批,爲文本復原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互校和綜合研判,有望改進其他秦漢簡日書的簡序復原、文字釋讀及文義解析,深化日書篇章結構和文本特徵以及日書使用操作層面的認識。
  醫雜方數量大,篇目結構清晰,也是漢代同類出土文獻的一個範本,有助於推進對於秦漢醫藥文獻編纂與分類及醫療理念的認知。作爲西漢早期涉醫文獻的代表,這批醫簡的部分内容與秦漢時期流傳於荆楚地域的其他醫方文獻存在一定關係,部分醫方初現傳世經方的雛形,可望深化本草學的起源、中醫經方的源流及地域特徵等方面的研究。
  
後 記

  二○一九年四月,荆州博物館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在商討合作整理胡家草場漢簡的過程中,爲促進胡家草場漢簡的整理工作,使學界及早了解這批簡牘的概况,在時任荆州市副市長唐煒的關心支持下,荆州博物館領導王立静、王明欽、祁慧和簡帛研究中心教授陳偉、李天虹,共同决定盡快編輯出版胡家草場西漢簡牘選粹。二○一九年十月,在初步整理基礎上,我們即正式著手選粹用簡的甄選,并同出版社商討體例。當年十二月至二○二○年一月,完成了部分簡牘圖像的技術處理。原本計劃二○二○年三月交稿,當年出書,因爲疫情而延擱。二〇二〇年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荆州胡家草場十二號西漢墓出土簡牘整理與研究”正式立項,我們隨之加快了選粹的編輯進度。現在交稿、付印,終於得以完成當初的心願。不妥、疏誤之處在所難免,恭請讀者不吝指正。
  還需要説明五點。一、荆州博物館、武漢大學對此次的合作非常重視,安排了初步整理經費。二、荆州文物保護中心第一時間對簡牘進行了技術保護和處理。三、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四、劉國勝、顧漫、鄭威、魯家亮、周琦老師對釋文提出了寶貴意見。五、簡帛研究中心劉盼同學完成圖版的先期技術處理。
  
編 者
  二○二一年一月
  
[1]荆州博物館:《湖北荆州市胡家草場墓地M12 發掘簡報》,《考古》二○二○年第二期;李志芳、蔣魯敬:《湖北荆州市胡家草場西漢墓M12 出土簡牘概述》,《考古》二○二○年第二期。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