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簡帛醫書文字編》出版
作者:與聞  發布時間:2023-02-08 12:31:26

  張雷先生著《秦漢簡帛醫書文字編》,2020年1月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2022年4月第2次印刷。承作者慨允,茲將該書書影、前言、目録、後記等信息介紹如下。

書影
前言

  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馬爾克·奥莱爾·斯坦因(Mare Aurel Stein)在甘肃敦煌漢塞烽燧遺址發現了大量簡牘文獻。1908年,羅振玉先生得知斯坦因攜帶其“訪古”所得漢代簡牘回到倫敦,對“神物去國”感到“恻焉疚懷”,他憑着文化人的高度自覺,從沙畹(Chavannes)那裏得到簡牘照片和手校本,“爰竭數夕之力讀之再周”,又邀王國維先生“分端考訂”,最後成《流沙墜簡》。羅先生把簡牘分爲三大類,第一大類就包括了方技類簡牘,第一次明確將醫學簡牘作爲單獨的研究對象。《流沙墜簡》的重大價值在於:“它代表了當時最高學術水平,爲後人開關了道路、提供了方法,不愧爲現代中國簡牘學史上的奠基之作。”(見中華書局1993年版該書“出版說明”)羅振玉先生關於簡牘形制、文字的研究都具有開先河的重要意義。王國維先生更是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見之學問》中將“敦煌塞上及西域各處之漢晉木簡”的發現視爲“中國學問上之最大發見”之一,準確預言了簡帛文獻研究的重要性。
  對20世紀以來出土的簡帛文獻進行分類研究,李學勤先生在《新出簡帛與學術史》中給出了指導思想:“我一直主張參照《漢書·藝文志》來分類。這是因爲《漢志》本於《别録》《七略》,比較適合當世流傳書籍的情況。”他指出:“新出土簡帛書籍與學術史研究的關係尤爲密切。”還特别指出:“醫藥等簡帛書籍,從中醫藥史角度看,同樣極爲重要。”目前學界也已對簡帛醫學文獻進行了專題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而釋字是整個研究的基礎,因此對簡帛醫學文獻的字形進行專題研究就非常必要。
  本書收録的主要是自20世紀初以來至2016年年底中國境内各種從秦漢時代的墓葬和遺址出土的書寫在竹、木簡牘和絲帛上的醫學文獻文字字形。這些文獻包括甘肅敦煌漢代醫簡、甘肅居延漢代醫簡、新疆巴音郭楞州羅布泊漢代醫簡、甘肅武威旱灘坡漢代醫簡、湖南長沙馬王堆漢代簡帛醫書、安徽阜陽雙古堆漢代醫簡、湖北江陵張家山 247號墓漢代醫簡、湖南張家界古人堤漢代醫簡、湖北沙市周家臺秦代醫簡、内蒙古額濟纳漢代醫簡、湖南湘西里耶秦代醫簡、安徽天長紀莊漢代醫簡、北京大學藏秦代醫簡和漢代醫簡、湖南長沙尚德街漢代醫簡、四川成都老官山漢代醫簡等。
  秦漢簡帛醫學文字不僅保留了同時代其他文獻中常見和常用的字形,也保留了中醫學的大量術語,如疾病、動植物、人體器官的名稱以及治療手段等,單獨研究其字形,對於正確理解這些醫學典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解讀其他文獻也有借鑒意義。
  本書的字形釋讀除了廣泛吸收學界已有的成果外,還吸收了指導老師和外審專家老師們的意見。現僅舉數例,如張家山漢簡《引書》的“癱”字、《武威漢代醫簡》的“涷”字吸收了李家浩教授的意見;張家山漢簡《引書》的“跡”字吸收了徐在國教授的意見;《足臂十一脈灸經》的“”字受到黄德寬教授的啓發;卷十一的各個“淫”的字形,我們以前認爲是“涅”字,徐正考教授、吴良寶教授都認爲是“淫”字。
  本書對秦漢簡帛醫學文字進行了全面搜集整理和研究,一方面展示了學界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爲學界在秦漢簡帛醫學文獻的整理注釋和文字的識讀方面提供了幫助。
  秦漢簡帛醫學文獻是跨學科文獻,主要記載的是中醫學各科内容,編寫一部體例嚴謹、釋字準確、字形豐富、材料全面的文字編不僅對研究漢字發展史有幫助,對廣大醫學工作者深入研究秦漢簡帛醫學文獻内容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基於這些認識,我們對秦漢簡帛醫學文字字形進行了專題研究,編寫了本書。

張雷
  2019年7月
目錄

  前言…………………………………………………………………………一
  凡例…………………………………………………………………………三
  卷一…………………………………………………………………………一
  卷二…………………………………………………………………………二七
  卷三…………………………………………………………………………六一
  卷四…………………………………………………………………………八九
  卷五………………………………………………………………………一二三
  卷六………………………………………………………………………一五三
  卷七………………………………………………………………………一八四
  卷八………………………………………………………………………二二七
  卷九………………………………………………………………………二五五
  卷十………………………………………………………………………二七五
  卷十一……………………………………………………………………三〇四
  卷十二……………………………………………………………………三三六
  卷十三……………………………………………………………………三六七
  卷十四……………………………………………………………………三九六
  訛誤字……………………………………………………………………四二四
  合文………………………………………………………………………四二五
  簡號另編表………………………………………………………………四二八
  材料出處簡稱表…………………………………………………………四二九
  筆畫檢字表………………………………………………………………四三三
  參考文獻…………………………………………………………………四四五
  後記………………………………………………………………………四五四

後 記

  本書是在本人博士論文《秦漢簡帛醫學文字整理與研究》的下編“文字編”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重點項目“簡帛醫藥文獻字形表”(gxyqZD2016136)的支持,謹致謝忱。
  本人博士論文的撰寫得到指導老師李家浩教授的悉心指導。李老師是名師,更是嚴師。從論文選題到開題論述,從論文框架到具體章節,從論證方式到組織語言,從文字修飾到標點符號,從字形釋字到分部分卷,我的論文草稿上布满了李老師用鉛筆批改的圈圈綫綫。李老師對我的論文草稿不僅提出了很多批評,也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使我受益良多。僅在李老師手上,論文就修改了八遍,每次拿到李老師的修改意見,我都備感壓力。
  在李老師的指導下,我對論文作了一遍又一遍修改。其間,李老師還推薦我參加了《北京大學藏漢代竹書》醫簡部分的整理工作,這對我來説無疑是一次實戰化的學習,也進一步提升了學術研究能力,李老師爲我鋪設了一條學術之路。
  本人博士論文的撰寫也得到了指導老師徐在國教授的悉心指導。本書中很多字形的釋字分卷吸收了徐老師的很多意見。在徐老師的指導下,我從碩士論文《馬王堆<五十二病方>研究》做起,開始接觸簡帛醫書專題研究,徐老師爲我打開了一扇學術之窗。我特别想感謝徐老師的是,如果没有徐老師當年高屋建瓴地爲我“量身定做”的碩士論文題目,我自己也不會發現這樣一方研究的天地。身教勝過言傳,也是在碩士期間,徐老師每天亮至深夜的辦公室燈光和其撰寫的精深的著作堅定了我走上學術之路的信心。
  感謝劉樂賢教授出席我的博士論文答辯並擔任答辩主席,答辯時劉先生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感謝外審專家老師徐正考教授、吴良寶教授、白於藍教授、柳長華教授、王振國教授,感謝他們對我的博士論文提出的寶貴修改意見。
  感謝胡益民教授、黄德寬教授、楊軍教授、曾良教授、郝士宏教授、程燕教授諸位老師和劉剛師兄在學習期間給予的教導和指點。
  當年讀博期間,在好友李東海的鼓動下,選修了胡益民老師的課程。一天上午,胡老師聽説我的指導老師是李老師後,更是興奮地將我拉到他家,給我展示他的豐富藏書,講述他的學術觀點,並贈送大作《張岱評傳》一本。胡老師雖駕鶴道山,其音容宛在。寫到此,情不能已,再次感謝一路指點和鼓勵的各位師長。
  感謝中山大學的師兄楊澤生教授,師兄不僅在學術上給予鼓勵,當年他拿到剛上市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一時間就給我拍發了一百多張圖版來,令人動容,他還提供了不少其他资料。
  還要感謝在其他單位工作和學習的好友和同門,如王輝、劉建民、楊蒙生、馬曉穩、趙爭、周琦、顧漫、劉陽等,他們也提供了不少資料,尤其感謝同好周琦題籤。感謝在安徽大學學習的同窗好友牛清波、孫合肥、夏大兆、吕延、李鹏輝、蔣偉男、周翔、郭飛、郭磊、黄繼省、王昕、相宇劍、陳治軍、雍淑鳳、羅毅等,平時得到了這些同學的不少幫助,如資料的搜集方面李鵬輝和蔣偉男就出了不少力。
  感謝單位領導和同事在我讀書期間提供的便利和支持,尤其是教研室主任牛淑平教授不斷地給予鼓勵,系主任陳朝暉教授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感謝讀博期間父母替我照看女兒,没有他們的幫助,我是無法分出時間讀書的。感謝我的愛人,感謝她的全力支持。感謝我可愛的女兒,給了我不少温暖。
  本書收録了學界的衆多研究成果,我研讀這些成果時獲益良多,這些成果的作者都是我學習的對象,深表敬意。雖然書後列出了大部分的參考文獻,但難免掛一漏萬,加之本人學力尚淺,一定在很多方面還有不少不足之處,誠懇希望學界同仁提出寶貴意見,我將繼續研究。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