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潘灯

淮南武王墩楚墓文字初讀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4-4-29 23: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4-4-30 09:17 編輯

由4樓截圖中的 微信图片_20240429223423.png 字,我們聯想到包山簡147中的 鑄.png ,此字學者一般隸定作“ 微信图片_20240429222815.png ”,釋作鎈、塊、鍰、鈑等(參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六)包山楚墓竹簡》第54頁)。我們懷疑,此字或與 微信图片_20240429223423.png 為一字之異,可讀“鑄”。在楚系文字中,有很多豎上加飾點的構(部)件下部再加橫的現象,如“城”: 微信图片_20240429224023.png 厚: 微信图片_20240429224246.png 清五厚13背→ 微信图片_20240429224252.png 安大二仲1,鳧: 微信图片_20240429224414.png 包山258(下部所從之“鳧”) 微信图片_20240429224440.png 望山2-13,有鑒于此,鑄字右部所從“寸(肘)”應有可能變作“圣”形。若所言不虛,包山簡147其字所在辭句則可讀為“金鑄二鑄”,大意蓋為用黃金鑄造的金幣二塊(枚)。前一鑄當作動詞,鑄造;后一鑄當作量詞。語法結構類似今言“紙張二張”“水壺二壺”,“二鑄”是否就相當于二枚郢爰,還有待考證。
鑄.png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釋“鋝”,讀“鍰”,“金鍰二鍰”,前人已述,不贅。
微信图片_20240429223423.png
鑄.png
 樓主| 發表於 2024-5-18 22:47 | 顯示全部樓層
據央視新聞最新消息,淮南武王墩楚墓出土帶銘青銅器,其中一款青銅簠銘文摹本及釋文如下:

微信图片_20240518222911.jpg

微信图片_20240518222918.jpg

我們發現,此簠銘文與先前發現的楚王酓前簠銘文完全一致,如下圖所示(參劉彬徽、劉長武《楚系金文彙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28頁):
微信图片_20240518222924.jpg
楚考烈王名熊元,元与前韵同,学界早已論定酓前即熊元。故我們大致可以判斷,淮南武王墩墓墓主即為楚考烈王。


 樓主| 發表於 2024-5-18 23:09 | 顯示全部樓層
另,武王墩墓還出土2件帶銘鼎,如下截圖:
微信图片_20240518225216.jpg

微信图片_20240518225153.jpg


武王墩考古發掘項目考古二組組長路國權謂:“目前看可能是‘豊’字的可能性大一些。”其實這個字楚簡中常見,在上博簡和郭店簡中分別作 sh005jz0001z1501.jpg gd001yc1027z0301.jpg 等形,就是“豊”字,在簡文中一般讀“禮樂”“儀禮”之“禮”。從另一鼎上铸“客豊”來看,此“豊”當為铸客的名字,亦可讀“禮”。

發表於 2024-6-22 13:0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旧岛先生 於 2024-6-22 13:07 編輯

   在央視新聞“楚國王級墓葬發現秦國風格漆木器殘片”(20240515)視頻中,可以發現還有一件有銘漆器殘件,比較清楚地能看到中間一行有“左工師”的字樣,與之前公佈的完整漆銘略有不同,但估計應該也是由“太后詹事丞”監造,其製作年份猶未可知。
   至此,目前共見有四件太后詹事機構製作的器物:
      十七年,大(太)后詹事丞□,工師歊,工季·上(?)己·己(?)
      年,大(太)后]詹事丞[],左工師,隸臣·大官
      廿(二十)九年,大(太)后詹事丞向,右工帀(師)駕,隸臣乘·大官·長
      廿(二十)九年,大(太)后詹事丞向,右工帀(師)駕,工大人臺·長·午·九
   這四件漆器銘文的共同點,亦其特殊之處在於記載“物勒工名”部分的周圍刻有長方形外框,其中十七年太后漆盒銘文在外框的四個邊角處各有一道斜劃。這種形式在戰國時期其他各國的題銘當中尚未見到,可能爲秦國所特有。
   這就很容易聯想到江蘇盱眙大雲山漢墓出土的一件有銘漆耳杯(M10:84),其刻銘周圍也有長方形邊框。最早整理者信從魏宜輝先生的觀點,認爲耳杯的銘文是戰國晚期齊系文字。不過李亦鵬先生和游逸飛先生在對銘文字體進行細緻比较之後,指出M10:84和幾件傳出大雲山漢墓的漆耳杯銘文“並非純正的戰國齊系銘文,而是雜揉了齊文字與秦文字風格的齊系銘文,時代更可能為秦末漢初”(第437頁),此說正確可從。
   他們關於耳杯的具體製作者提出了“秦漢之際復辟的田齊工官”和“漢初封王的劉齊工官”兩種可能,並沒有給出確切意見。但其實正如他們文章中所提到的“大雲山三器的物勒工名卻是‘工官’‘工長’”,“工官”“工長”之名從不見於戰國諸國以及秦代題銘當中,而二者卻均見於漢代銅器銘文,因此其製作者的身份屬於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左工師”漆器殘件

“左工師”漆器殘件

十七年太后漆盒銘

十七年太后漆盒銘

江蘇盱眙大雲山漢墓出土漆耳杯銘

江蘇盱眙大雲山漢墓出土漆耳杯銘

參考文獻:
1.“央視新聞”微博:https://weibo.com/2656274875/OeoXWspgg?refer_flag=1001030103_,2024年5月15日。
2.楊啓乾、李文涓:《常德楚墓出土的兩件戰國漆器考》,《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四輯,長沙:嶽麓書社2007年,第265-267頁。
3.南京博物院、盱眙縣文廣新局:《江蘇盱眙大雲山江都王陵M9、M10發掘簡報》,《東南文化》2013年第1期,第66-67頁、第69頁註釋[2]。
4.李亦鵬、游逸飛:《田齊抑或劉齊?——江蘇大雲山漢墓隨葬齊系銘文再考》,收入《首屆出土文獻語言文字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臺灣出土文獻研讀會主辦,2022年12月17-18日,第435-447頁。
5.游逸飛:《媵制已死,娣媵仍存——以東漢扶風大族與江蘇大雲山西漢江都王陵陪葬墓為例》,《清華學報》新52卷2022年第4期,第648-662頁。


發表於 2024-6-22 16: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旧岛先生 於 2024-6-22 19:42 編輯
旧岛先生 發表於 2024-6-22 13:01
在央視新聞“楚國王級墓葬發現秦國風格漆木器殘片”(20240515)視頻中,可以發現還有一件有銘漆器殘件 ...

  這類帶有外邊框的秦代刻銘,還可舉出一例,即“右大廄”兩詔一石銅權(《銘圖》34·18926)。《銘圖》謂“近鈕處陰刻2長方框,其內分別刻3字、2字”,但從熊長云先生拍攝的高清照片來看(參見熊長云編纂:《新見秦漢度量衡器集存》,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第30-37頁),僅見有一處外邊框。《銘圖》可能是將“宮廄”二字之“宀”旁、“广”旁的筆畫誤當成邊框。
    另需作補充說明的是,上文所謂“聯想”云云,並非指秦昭襄王時期的太后詹事漆器铭文與大雲山漢墓漆耳杯銘在格式上有前後沿襲或有同一來源之意,後者與“右大廄”石權銘文或許更具有相似性,其加刻外边框大概是仿照陶文(或印章)之制。

“右大厩”石权.png
 樓主| 發表於 2024-6-23 10: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4-6-23 11:02 編輯

應是5月中旬左右,在手機上看到“這里是安徽”消息,便隨手截圖:

廿九年.jpg

這或許就是14樓舊島先生所述“四件詹事太后機構制作的器物”之一:
廿(二十)九年,大(太)后詹事丞向,右工帀(師)駕,隸臣乘·大官·長
僅看圖片,好似釋文有所出入,不見后文“大官·長”,不知是否就是此器。
關于釋文“乘”,我們覺得與“駕”的馬部非常相似,只是少了左上的斜畫,把左部的兩斜畫穿插到字的中部去了,(斜畫當指馬首毛或頸上鬃毛,多寡不拘)此字當釋為“馬”。此器的釋文今作:
廿(二十)九年,大(太)后詹事丞向,右工帀(師)駕,隸臣馬

點評

從文字刻寫及邊框細節來看,是一件。“大官·長”是邊框外的朱漆書文字。“乘”字下部作“?”形,大概只能看作是省簡寫法,與“馬”字不類。  發表於 2024-6-25 11:18
 樓主| 發表於 2024-6-23 10:30 | 顯示全部樓層
這類帶邊框的文字,當是受到古璽的影響,和印章的邊框性質差不多,后世陶瓷、漆木器等底部印應是對其的繼承與形式再現。
 樓主| 發表於 2024-6-23 10:52 | 顯示全部樓層
微信图片_20240623093730.jpg
舊島先生所供此圖,其框外右邊,一上一下似還有二字“己”和“古”。應有聯系,不知是當“已故”解,還是視“己”為時間,解作“己古(故)”?
框內第二行首字,上部似與“長”或“髟”有關,右下似為“虫”。古文字中,虫、它、也同源,我們疑此字為“髢”。《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15年)1700頁:“髢,音地。”“裝襯的假髪。詩 鄘風 君子偕老:‘鬒髪如雲,不屑髢也。’”此當為詹事丞名。
 樓主| 發表於 2024-6-23 12:1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4-6-23 12:36 編輯

上述第二行首字,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下部為“犮”,釋“髪”,與睡虎地文字“ 微信图片_20240623121212.png (髪)”有相通之處,上部从“長”是毋庸置疑的。

點評

上部从“髟”。“髟”和“長”的區別,可參徐在國先生《說“鬄”》一文(收入氏著《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徐在國卷》,第366-368頁)。  發表於 2024-6-25 11:24
 樓主| 發表於 2024-6-25 21:28 | 顯示全部樓層
潘灯 發表於 2024-6-23 12:15
上述第二行首字,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下部為“犮”,釋“髪”,與睡虎地文字“(髪)”有相通之處,上部从“ ...

今日正好和徐先生在一起。所議之字从“髟”極有可能。但髟,从長从彡。從原字形參照睡虎地“髪”來看,或視作上部“髟”省作“長”更合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6-26 13:43 , Processed in 0.0391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