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12192|回復: 7

[原创]中欧走向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原因(修改稿)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6-9 09: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欧走向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历史分析目录:一、引言二、历史关键区域的概念三、中国欧洲整体地理条件对比1、中欧的地形    ⑴中国的地形    ⑵欧洲的地形2、中欧的气候    ⑴中国的气候    ⑵欧洲的气候    ⑶中欧地形、气候综合对比3、中欧的农业(种植业、畜牧业)产量    ⑴中原地区与西欧南欧地区的农业地理因素比较    ⑵中原地区与南欧西欧地区的农业发展    ⑶中原地区与南欧西欧的种植业对比4、中欧的人口规模、国家规模、军队规模    ⑴古代中国的人口规模(周/战国/秦/汉唐/宋/明清)    ⑵古希腊人口规模    ⑶古罗马人口规模    ⑷中世纪欧洲人口规模    ⑸1500年后欧洲人口规模    ⑹中欧人口规模与密度对比    ⑺历史关键区域的国家规模1——中原王朝的规模    ⑻历史关键区域的国家规模2——南欧西欧的国家规模    ⑼中原王朝的规模与欧洲国家规模的对比    ⑽中原王朝与欧洲国家的军队规模对比5、中欧古代交通      ⑴中欧的不同交通模式及其对远征的影响         ①中国——陆上交通模式         ②欧洲——陆上交通与海上交通混合模式         ③不同的交通模式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⑵古代中欧的兵力运送时间比较6、中欧的战争      ⑴不同的地理条件决定不同的战争方式          ①中原地区的战争          ②南欧西欧地区的战争      ⑵不同的人口规模决定不同的军队规模,不同的军队规模决定不同的战争效果四、中欧“历史关键区域”形成完全不同的政治格局五、不同的政治格局对文化历史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⑴地理气候因素上的差别最终导致中欧的政治格局不同        ⑵中欧不同政治格局对文化与历史的不同影响一、引言     网上有不少人在讨论欧洲是如何走向现代文明(政治民主化自由化法制化、经济资本主义化、文化科技现代化)的,中国是为什么没有走向现代文明的文章。大家的这种探索精神都是好,很多结论也都在极大的启发价值,本人也从地理历史角度提出一点个人看法。        要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需要有一种大历史的眼光,把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放到其所发生的大背景之中去研究。要研究中国、欧洲的不同历史走向。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舞台背景——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二、历史关键区域的概念        人类的一切活动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物质财富的生产(主要指农业、畜牧业)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地方首先要有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或畜牧业,然后在这个地方才能生活着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了人口才能发生未来的一切政治历史事件。所以对于中国与欧洲的地理分析是有所取舍的,某些地区(如东欧平原)或许完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但由于气候情况恶劣;某些地区(如西藏地区)则地形与气候均恶劣,这些地区在古代都无法有效进行物质财富生产活动,所以这些地区在人类历史上无法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种地区本人将其定义为“影响历史的非关键区域”;而另一些地区则由于地理与气候条件的适宜,从远古以来就一直具有着相当发达的农业或畜牧业,并且一直聚集着大量的人口,是历史政治事件发生的主要舞台,这种地区本人将其定义为“影响历史的关键区域”。从以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来,一个地区能否成为历史上的关键区域是由这个地区所具有的物质财富生产潜力决定的,而这种潜力又是由于地理条件(地形、气候)决定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        对中国而言,古代农业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一直在中原一带(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而且中国古代近80%的人口都一直集中在这一带地区,所以中原地区就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关键区域”;对欧洲而言,由于其自身的地理(气候地形)原因,古代农业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在南欧西欧地区,大量的人口也主要集中于南欧与西欧,所以南欧与西欧地区则是“影响欧洲历史的关键区域”。我们分析中欧走向不同文明形态的原因主要就是基于对中国欧洲各自关键区域的地理分析上的。图示:........................决定........农业、畜牧业情况.......决定地理条件(地形、气候)————>   财富、人口数量、国家规模————>统一还是分裂的政治格局...................................交通、战争模式
 樓主| 發表於 2007-6-9 09:27 | 顯示全部樓層
三:中国欧洲整体地理条件对比1、中欧的地形        在看下面的全部内容之前,先提醒各位读者注意一点,那就是法国的纬度居然与中国的黑龙江省处在同一平行线上,而波德平原与东欧平原居然处于比(原中国领土)外兴安岭还要更高的纬度上。所以欧洲的气候如何各位可以先大致想像一下。(最好看看地球仪,本文所说的就好理解了)         ⑴中国的地形        很多人在看中国地图的时候,往往会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地形太复杂,崇山峻岭远远多于欧洲。确实,从整体来看中国的12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与欧洲的1100万平方公里领土地形要复杂的多,高山高原所占比重也远远超过欧洲。可是在古代对人类历史发展有意义的不是高山与高原,而在于关键区域(中国的历史关键区域就是中原地区)。        中国地形是一个四面封闭,整体联系很紧密的大陆。东面是大海,较少有半岛,也缺乏像英国那样的大岛屿(不列颠岛面积20万平方公里,台湾岛仅有3万平方公里)。        中国的中原地区(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地形非常好,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属于平原地形,只有较稀少的山脉。在一万年至一千年前,黄土高原也是比较平坦、植被丰富、易于远古人类开发和生存的地区。从唐朝开始,由于人类过度开发破坏,黄土高原变成了千丘万壑也就是当前这幅模样。中原地区的面积总和大约有200万平方公里。        除了中原地区是较适合古代生产与生活的地方外,中国还有四川盆地,史称天府之国,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东北平原,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与波德平原面积相同,但纬度低于波德平原)。        ⑵欧洲的地形        从地形地势上看,欧洲是七大洲中最平坦的洲。欧洲的平原面积占全洲面积的近60%。但是请不要忽略重要的一点:有平原并不意味着这个地方就有着发达的种植业或畜牧业,它还需要适宜的气候。而东欧平原的气候恰恰是有人类生活的平原中最差的(最冷最干燥)一个。从纬度上看,东欧平原与西伯利亚平原是相同的。东欧平原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占欧洲平原总面积的80%),却只在其西北部由于有北大西洋暖流的经过会温度高些,其他地方的气候状况与西伯利亚平原相似,而西伯利亚平原则至今也没有多少人生活在其中。由于古代在东欧平原地区所生活的人口太稀少(注①),所以东欧地区对欧洲的历史政治影响较小(注②),远比不上南欧与西欧在欧洲历史上的重要性。所以本文对欧洲地理因素的分析还是着重于分析南欧与西欧。        欧洲的另外一块重要平原就是波德平原(可是面积只有30万平方公里,与东欧平原相比小太多),地势平坦,一般海拔 50-100米。        欧洲面积稍大一点的平原仅有东欧平原与波德平原两块,其他都是一些河流的三角洲地区,或者部分低丘陵地区(西欧平原)。其面积都非常小,而且分散。而在欧洲的南部地中海地区,则呈现为破碎分裂的地形,高山把各个半岛分割开,在这些半岛上零零碎碎地分散着一些很小的平原、丘陵、河谷。        欧洲地形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水平轮廓破碎”。欧洲总面积的1/3以上属于半岛和岛屿,其中半岛面积约24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面积的24%;岛屿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总面积的7%,这在世界各大洲中是罕见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和亚平宁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次大的半岛有科拉半岛、日德兰半岛,克里木半岛和布列塔尼半岛等等。 大陆海岸线长37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复杂的一个洲,切割最为厉害。多半岛、岛屿、港湾和深入大陆的内海。2、中欧的气候        前面己经说过,要分析中国欧洲的地理因素差异,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分析两者的气候差异。欧洲的东欧平原很大(近500万平方公里),可是很不幸的是,那里的气候条件太差了,与中国的中原地区气候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下面就来具分析:         ⑴中国的气候         从一万年到三千年前,中国的温度整体上要比现在高2—3度,降水量要高出200mm。 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黄淮海平原)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也就是说古代的中原气候与当下浙江省气候类型相同。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獐、竹鼠和貉等动物遗骸,这些动物现今则主要生活在气候温暖湿润又多沼泽的长江流域,在京津地区当时则生存有一些现今见于亚热带地区的动植物。        从总体上来讲古代中国的气候类型可以分成四种,中原地区(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华北平原大部,长江中下游平原全部及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古代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与现在差不多);青藏高原属于高山气候(与现在差不多);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比现在温度与降水量都高一点)。        中原地区的气候是让欧洲农民无比羡慕的气候,这种气候所在地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其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而欧洲正好相反),每年的生长季长达250天以上。中原地区的气候是大大有利于种植业的气候。        至于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性气候,其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此外,四季分明、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东北平原的雨热也是同期的,而欧洲的波德平原则是雨水平均分布。在远古时代东北的人口一直不多,只到唐朝后期,东北才真真出现了较发达的农业与畜牧业,人口逐渐增多。        蒙古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欧洲东部的气候相似,也是一个容易干旱的地区。但不同点在于东北与蒙古高原相较于欧洲同类型气候区纬度要更低一些,温度会更高一些,降水量也是小于或等于蒸发量。蒙古草原的气候情况会比欧洲好一点,但总的来讲这种气候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都好不到那去,只能发展畜牧业。(注③)        青藏高原的气候较恶劣,其人口数量一直不多,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不大,不说。(如果青藏高原的气候好一点的话,那么关于藏族的历史恐怕就要重写)        ⑵欧洲的气候        从总体上来讲欧洲气候可以分成三个区,东欧平原及波德平原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与西伯利亚相同,北部还有冰原气候),西欧及部分北欧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欧几个半岛都处于地中海上,属于地中海气候。        东欧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虽然在过去的一万年至三千年前,全世界的气温比现在高2—3℃,降雨量也多出大约200mm,但是东欧平原古代的气候并不比现在的气候条件好多少。因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属于极不理想的气候(仅好于极地气候)。再加上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降水量是从南向北增加,而蒸发量却是从北向南增加。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从北到南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冬季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 40℃。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东欧平原南部生长季约100天,北部仅50-70天。在东欧平原中西部与南部蒸发量都高于降水量,结果对于东欧平原的农业(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都产生了致命性的不利影响(十七世纪引入土豆之后稍有改观),东欧的种植业一直居于次要位置,占主导的还是畜牧业。        西欧与部分北欧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洋气团影响,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东岸暖得多),夏无酷暑(夏季时暖流水温仍较大陆温度低,海上要比陆上凉得多),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气温年、日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冬季降水量在全年所占比例稍大,全年没有干季。        南欧的几大半岛都处于地中海气候区,这种气候在夏季,干旱少雨,夏秋季降水只占全年降水的20~40%;冬季,副热带高压南移,西风带气旋活动频繁,降水丰富,降水最多月份的降水量是降水最少月份的3倍以上。冬季气温5~10℃,夏季21~27℃,年降水量约350~900毫米。自然植被以耐干旱的灌丛为主。        从以上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欧洲东欧平原广大,但是气候不佳,全年生长季仅有100天以内,再加上降水量比不上蒸发量,这为发展种植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灌溉技术与能力还不足,农作物品种不太合适的情况下,东欧平原始终无法支撑大量的人口;而西欧情况则好一些,其种植业与畜牧业在古代均有较为出色的发展;但到地中海地区气候条件又不太利于农业生产,其雨水与温度正好相反,高温季节少雨,而寒冷季节多雨,也没有什么好的粮食作物能很合适于这种气候。(具体的欧洲古代农业情况在第三点详谈)        ⑶中欧地形、气候综合对比        对于中欧的地理条件,从上面所列举的资料来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几点结论:        ——欧洲的大平原地形很好,偏偏气候恶劣,有地利没天时,不利于古代欧洲人生产生活,最终这块地方无法生产出大量的财富,无法支撑大量的人口和庞大的军队,所以东欧平原在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成为“影响历史发展的关键区域”;        ——欧洲历史发展的关键区域是南欧与西欧,而南欧与西欧的地形极其破碎,本身陆地上没有大平原,而且各处都被高山阻隔,海岸线极长极曲折;        ——中国的中原地形很好,气候非常适宜农业,有地利有天时,有利于古代华夏人生产物质财富;而且中原本身地势平坦。        中原地区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区域,与欧洲的关键区域(南欧、西欧)相比:中原地区宜农面积超大,而且气候良好,陆上交通便利;而欧洲(南欧与西欧)平原小,而且气候不利,但由于地形破碎,陆地海洋交错,所以海上交通发达。
 樓主| 發表於 2007-6-9 09:28 | 顯示全部樓層
3、中欧的农业(种植业、畜牧业)产量        一个地区能够生产出多少有形财富(主要指粮食和肉类)就决定着这个地区能供养多少人口,而人口规模则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实力以及对内对外政策。要研究政治历史的发展,是无法脱离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这个重要的因素的。在中国与欧洲的关键区域,由于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两地的农业有着天壤之差。两地的农业差距造成了在以后历史中两地之间人口规模、国家规模、军队规模以及思想文化、政治结构上质的区别。        ⑴中原地区与西欧南欧地区的农业地理因素比较        对于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来讲,需要考虑的地理因素有四个:⑴、地形;⑵、气候;⑶、原有植被情况;⑷、土质与肥力。其中前两项是决定性因素。        本文己经在前面较详细地分析了中国的“影响历史的关键区域”(中原地区)与欧洲的“影响历史的关键区域”(西欧与南欧)的地形与气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光凭气候条件,中原地区与西欧南欧地区的农业就己经不在一等级上了(中原雨热同期,全年积温远高于欧洲)。而从古至今中国与欧洲的农业有着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原地区几乎是纯种植业,而欧洲则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存,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并种。(畜牧业所承载的人口远低于种植业,见注3)        中原地区的生产季可以达到两百五十多天(春秋时期从中亚引入小麦之后则把冬天也有效地利用起来了);而西欧的生产季一年只有两百天,由于雨水平均分配(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种植作物时雨水数量显得不足,冬天种植小麦时雨水又显得过多。欧洲的地理气候因素大大限制了全欧的种植业发展,最终在欧洲形成的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存的农业格局;在地中海上的几个半岛区,地中海气候使得各个半岛上的平原谷地一年只能种一次粮食作物,而冬季则只能种植葡萄橄榄之类的经济作物,并用葡萄酒橄榄油去北非或西亚地区换取粮食。        至于第⑶个和第⑷个农业地理因素(原有植被情况和土质肥力),中原依旧比欧南欧优越的多。中原地区在远古时候植被中草原占近一半,而且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土质属于疏松而肥沃土质,与西欧南欧完全不同,西欧与南欧的土质都属于高度粘土质。这对于远古华夏人来讲,中原地区的土质只要用原始石器和木棒就可以开垦种地了,而欧洲人要大规模进行土地开垦非等到青铜器出现不可。从土壤的肥力来看,中原土壤的肥力也高于欧洲,再加上中国人较早采用了施肥技术,所以中国古代很早就实行了连种制和复种制,而欧洲直到近代还一直在采用休闲制。         ⑵中原地区与南欧西欧地区的农业发展         董恺忱在《从世界看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一文中指出:一、中国是世界上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二、中国框形犁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传统犁之一。它的特点是具有曲面壁和摆动性。西方近代犁吸收了中国犁的特点,成为近代农业革命的契机;三、我国是世界上有较高土地利用率的国家之一,和南欧中世纪长期实行休闲制不同,中国很早就实行连种制和复种制;四、在世界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中,我国是没有出现地力衰竭的几个仅有的国家之一,这主要得力于中国农民善于利用生产、生活上的废弃物给土地施肥;五、我国传统农业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精耕细作农艺和较高的单产上。         我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率很高,土地生产率也是相当高的。据日本学者熊代幸雄对古代农业播种量与收获量比值的研究,西欧“在以小麦为主食的英格兰,这一比值在中世纪略少于4倍,到了近代则提高到6至11倍之间”。在六世纪前期的华北(《齐民要术》所反映的时代),粟的比率倍数为20—40倍。“与欧洲相比高出10倍左右”。学者宁可也指出:“如果从播种量看,欧洲中世纪农业的粗放程度就更惊人了。当时一般收获量最低是播种量的一倍半两倍、一般是三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六倍。至于我国,从云梦秦简的材料看,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到十几倍,而据《氾胜之书》、《齐民要术》记载则已达到几十倍至上百倍。”直到近世,我国农业单位面积的产量仍居世界前列。如一些农业科学家曾利用《沈氏农书》和其它一些资料,估计明末清初嘉兴地区稻米产量最高为每公顷6700—8400公斤,而今天美国加州稻米产量仅为每公顷6500公斤。从总体上来估计,西欧中世纪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三四倍,而中国达到十几倍、几十倍。(注4:数据来源《世界农业史》)          在土地利用方式上,欧洲国家为了利于农牧结合和恢复地力,实行休闲、轮作,其中包括放牧地的二圃制和三圃制;西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典型的三圃制,即将全部耕地划分为3个耕区,依次轮流种植冬小麦、春小麦和进行休闲。三圃制最初在德国南部、法国北部等一些属于王室和寺院所有的组织得较好的庄园内实行,后逐步推广;到11~13世纪,除原来的耕地外,还在新垦土地上推行,从而促使西欧一些国家的耕地面积得以成倍地、个别地方竟是3~4倍地增加。在这以前,即使农业较发达的英国,其耕地也不超过全部土地的二成;德国和法国北部在一成五以下;人口稠密的法国南部和西班牙也只达到二成至二成半之间。但在一些地力瘠薄的地方,如英格兰的西南部直到16世纪时也还是二圃制占优势;法国南特地方的农村,直到18世纪时仍是二圃制、三圃制并存。在中国则是在废除撂荒制以后走上了土地连种制的道路,实行精耕细作,种植业和畜牧业也进一步分离。(注④)        对于中国与欧洲的农业产量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要说明一下,除了地理以及生产技术方面的差异外。中欧的古代农业还有一个社会因素上的重大差异,那就是中国在古代的奴隶制在周代就基本废除,取而代之的是贵族与平民合作的井田制,到战国时期则连井田制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地主与小农经济。农民对于农作物的占有权支配权进一步增强,这大大提高了中国农民的农业生产热情。而欧洲直到公元500年罗马帝国消失了还有许多地方实行奴隶制,奴隶与农奴的生产热情极低。“精耕细作”在中国己经开始实行了将近一千年,而在那时的欧洲还只能是庄园主头脑里的梦想,以至于欧洲的土地始终处于粗放型经营的状态,只到十八世纪才有部分西欧部分地区才有所改观。这也导致了中国古代的农业产量远远超过欧洲。        ⑶中原地区与南欧西欧的种植业对比         中国种植业的产量         具体到每个劳动力的农业生产情况,则有如下数据(注⑤):         ——战国时期:粮食亩产:216斤,每个劳动力年生产:3188斤;         ——西汉时期:粮食亩产:264斤,每个劳动力年生产:3578斤;         ——唐代:        粮食亩产:334斤,每个劳动力年生产:4524斤;         ——宋代:        粮食亩产:309斤,每个劳动力年生产:4175斤;         ——明代:        粮食亩产:346斤,每个劳动力年生产:4027斤;         ——清代:        粮食亩产:367斤,每个劳动力年生产:2262斤;         欧洲数据暂缺,因为欧洲的古人几乎没有留下有效数据(也因为我所看的书太少,未能找到有关的精确数据。在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史》,在马克·布洛赫的《中世纪法国农村》里找不到关于古代欧洲种植业收成的数据)。但综合一些当代农业史学家的研究成果,推测欧洲种植业的全年亩产最多只能达到中原地区的1/5(一般情况下是1/10)。         另据一些古代数据显示:《管子·治国》“一夫为粟二百石”推算,战国时期一个全劳力已能年产粮2700公斤/每人,高于12—13世纪英国全份地农奴的劳动生产率(2300公斤/每人)。(注:上面的很多数据是用战国时中国的数据对比中世纪的欧洲,己经相隔一千五百年)        对比以上资料与数据可以看出:从全年亩产总量来看,欧洲最多只有中原的1/10—1/5;从劳动力的个人劳动生产率来看,同时代的欧洲也落后于中国1/3左右。中原地区与西欧南欧的农业差距非常显著,中原地区不需要青铜器和铁器就可以进行高产量的农业活动,周朝就己经达到“上农九人,中农八人”(一个农民供养8或9人)的农业生产水平。再加上中原的农耕面积远远超过西欧与南欧的农耕与牧场面积,中原在远古时代就己经可以生产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这最终使中国支撑起了庞大的人口规模。而欧洲则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始终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农牧业,这也使得南欧西欧的人口密度远不及中原地区。下面将在第4点“人口规模、国家规模、军队规模”中详细分析。4、中欧的人口规模、国家规模、军队规模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历史。在古代科技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人口的数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口数量稀少的话,这个地区的历史政治活动就会显得非常单调,如东欧平原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就意味着他所能提供的劳动力数量和兵员的数量。         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产量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根本性因素,由于中欧两地的地理气候差异,中欧的农业生产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原地区通过农业所创造出来的财富和物资远远超过欧洲地区,所以中国在远古的时代人口数就己经达到了巨大的规模,而欧洲地区则数量较少。        ⑴古代中国的人口规模        要估计周朝之前的中原人口数量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那时候中国根本就没有全国性的人口统计。据在张荫麟《中国史纲》(注⑥)里所说,周成王对外用兵最多一次俘获敌军1.3万人,那周初期周王的军队规模也不应该少于五万人,按古代中国征兵情况反推,周初天子的直辖人口应该在30-50万之间。在其后的历史中,周王的军队为“六军”,其中每军1.5万人,总计军队人数9万,按古代中国征兵情况反推,周王直接管辖下的人口总数在50-100万之间。在西周时期中国各地人口数量都不多,分封在各处的诸侯国往往也只有几万至十几万人口。        而到战国时期,由于农业工具、知识、技术的进步以及小麦水稻的全面推广,中国人口第一次出现了大爆炸式增长。而这时期实行了新的税制(按田亩收税)改革,各个诸侯国对本国人口有了较完整的统计,根据当时典籍里所反映出的数据,齐秦楚赵魏等诸侯国人口都己达到300—500万左右(战国时期中国人口总数在2500万左右)。        依托于中原地区而建立的任何一个王朝,人口规模都不小。秦朝人口规模为2500万左右,由于秦始皇没有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秦朝时期全中国人口实际上处于不变或下降之中。西汉中期情况为:民户12233062,人口59594978(数据来自《汉书·卷28下》)。西晋在未统一全中国之前,中原的人口数也上升到了5000万。南北朝时期,北魏拓拨氏统计魏全国人口数(中原人口)为2500万(数据来自《魏书·卷106》),而南朝人口数仅为600万不到;隋文帝时期,中原地区重新统计,统计人口数4601万(890万户),而陈朝竟然只有500万人不到(60万户)(数据来自《隋书·卷29》)。北宋数据比较特殊,如宋书中有记载:绍圣元年,户19120921,口42566243;元符三年,户19960812,口44914991;崇宁元年,户20264370,口45324154。宋朝的户口数比汉朝高一倍,而其人口总数却比汉朝低,这主要是因为宋朝只统计丁男丁女,老人小孩都不计入,所以宋朝实际人口数至少要再乘2.5倍,即总人口在一亿左右(数据来自《宋书·卷86》)。明朝由于从美洲引进玉米和红薯等优良作物,人口有了一次大的增长,明末达到近2亿,清初又下降到1亿人,在1785年,中国人口达到3.9亿。据《清史稿·卷69》宣统三年,四川一省就有民户5041780,口52840446,仅四川一省人口就与汉朝人口差不多。(注⑦)              ⑵古希腊人口规模       公元前5世纪,大多数雅典人仍住在乡村。据维彻利估算,伯里克利(Perikles,公元前495—429)时期的雅典约有公民4万,分居在另3个城市中,即锡拉库萨、阿格里真托和阿尔戈斯,而雅典主城的人口曾多到2万。全体自由民约15万人(包括在雅典或庇里尤斯港经商的约2万多的异邦人,而奴隶总数约40万)。同时代的其他城市很少有达到如此规模的,在古希腊全境,有15个城市的人口约为1万(符合当时法定的大城市规模)。在波斯战争时期,斯巴达约有8000公民,著名的富城爱伊纳只有2000人。因此,雅典城邦还是希腊古典时期人口较多的“大城市”。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古代希腊城市也普遍兴起。这一时期的殖民运动使希腊城市扩展到小亚细亚和黑海沿岸,西至意大利和西西里”。据统计,由希腊母邦城市(mother city or cities)所建的殖民地达139个。除了雅典城邦之外,希腊另一个大城邦就是斯巴达,但斯巴达的城邦规模比雅典要小(公民仅8000人,包括奴隶在内总人口应该不会超过40万)。而希腊其他的小城邦则多数属于几千人的规模。(数据引自《世界城市史》)        根据以上资料推测,古典时期希腊全境的全部城邦人口(包括奴隶)加起来不会超过200万。        在希腊霸权时期(公元前800—公元前400年),南欧与西欧其他地区人口数量更少。希腊是最繁荣的地方,希腊北面的马其顿和海峡对面的意大利还处于蛮族阶段。从那个时代的各种综合记录来看,当时南欧与西欧地区的总人口最多500万,而且由于大多数地区还处于野蛮人阶段,整体文化水平以及地区间交流情况都不活跃。这与同时代中国2500万人口的规模己经显示出了很大的差距。(不论中国还是欧洲,关于蛮族人口的历史资料少之又少,既使找到此类数据也是要么夸张要么失实,如在凯撒的《高卢战记》里有好几处记载了敌对蛮族部落的士兵的数量,我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发现己超过100万了,那照此估算,当时在莱茵河两岸的敌对蛮族部落总人口就不会少于350万,这大大超出了当时当地畜牧业所能承载的总人口数,凯撒明显是在夸大战功。所以对于蛮族的人口数量,干脆都排除不算)        ⑶古罗马人口规模        罗马建城的时间在公元前753年,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最先是一些分散在山丘上的一些村落,后来,这些分立的村庄逐渐走向联合。公元前7世纪早期,来自于各个村落的居民参加一种被称为“塞皮提蒙”(意“七丘”)的宗教节日,这些村庄已经逐渐联合成一个单一的、大规模的、繁荣昌盛的城市。        对于罗马的人口规模现在也是资料不详,只能通过一些远古记载里的只言片语去推测。大约在公元前500年,罗马就达到了15万人口,公元前150年,超出了30万,以后人口增长还要快。罗马有一种食品配给制度,每个罗马的公民都可以获得一定量的免费供应的小麦和面包,到公元前45年,受惠人数达到32万人。到公元2世纪时,罗马城人口可能超过了100万(其中一半是奴隶),成为当时西方第一大都市。据当时人的估计,有11条高架渠每天向城市供应10亿多公升水。(数据引自《世界城市史》)         对于罗马帝全境当时的总人口数,估计起来比较麻烦。大家看看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二章里的一段话:“尽管战争、殖民活动不断消耗原有的人口,罗马公民,在塞维尔·图里乌(公元前500年)进行第一次人口调查时才不过83000人,而到同盟者战争(公元前90—98年)时期,仅可以拿起武器为国效命的总人数,已不下63000人。”(注:爱德华·吉本的数据可能有误)         爱德华·吉本在同一章中还写道:“承认罗马法律的罗马公民、地方人口和奴隶究竟各有多少,这虽是一个重要问题,但现在已根本不可能作出精确估量了。我们获悉在克劳狄乌斯皇帝(公元41—54年在位)担任人口统计官时期,他所统计的罗马公民(成年男子)共为694.5万人,这个数字再加上适当比例的妇女和儿童,总数应在两千万左右。更低一级的子民共为多少现在无法肯定,各种说法不一。但是,在我们把各种有影响的因素仔细加以考虑之后,我们似乎可以估计,在克劳狄乌斯时期的地方人口大约为不分年龄、性别的全部公民的二倍;奴隶数则至少和在罗马世界居住的自由人的总数相等。按这一不很严密的估算来看,那罗马帝国的总人数便将升至约一亿二千万”。        我对爱德华·吉本的这个数据始终持怀疑态度,因为吉本前后提供的数据表明:仅仅过去150年,罗马能够拿起武器的人口数量就增加了一百倍(694万/6.3万)。除去将罗马公民权扩及全体盟邦自由民这一政策因素,再除去疾病、战争因素外,那也需要很强的繁殖能力才能达到这个倍数,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合理的数据应该是6000万左右(包括东方行省和北非行省),但这这个数据包括了东方行省和北非行省,而当时东方行省和北非行省是产粮区,人口密度比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更高,所以当时西欧与南欧地区总人口最多3000万(罗马帝国人口的一半,比原罗马人口增长25倍)。        ⑷中世纪欧洲人口规模        公元5世纪,庞大而又衰弱的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冲击下终于寿终正寝。自此之后的四五百年里,西欧大地一片空旷萧条:繁华的城镇转眼成了堆堆废墟,凋敝的农村到处是荒草丛生;闭塞割据,自给自守,听不到手工作坊的叮档锤声,也看不见熙熙攘攘的市井气象。这就是5至10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情调。这段时间的人口总数还远远比不上罗马帝国时期。        列举几个当时欧洲著名的城市,看看当时的人口:        布吕格,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欧洲商业城,出现在9世纪末。11世纪时,人口约1万。从16世纪到18世纪,居民数在3万到3万5千人之间波动。       博洛尼亚,罗马人于公元189年在此建居民村。第一次拓荒浪潮中有3000户人家来到这里,其中仅约五分之一定居在村镇的中心,而绝大部分却安置在附近的周围。以后,城市迅速增长,并成为意大利北部最大的城市之一,居民数达数万。15世纪末,这座生活着大约5万居民的城市形成了最终的形式。         罗马农奴居住地佛罗伦蒂阿要比博洛尼亚小得多,约有1万居民。罗马帝国衰败后,城市又遭到敌人的入侵和蹂躏。卡洛林时期,城市人口重又达到5000。11世纪中,佛罗伦萨已有2万人口,在14世纪中期第一次瘟疫爆发前超过了5万人。       从13世纪到14世纪,人口最多的米兰和巴黎,约有20万居民,威尼斯有15万,佛罗伦萨有10万,根特和布鲁日有 8万,而西奈只有5万。没有一个中世纪城市能达到当时阿拉伯在欧洲的统治区首府的规模(巴勒莫有30万居民,科尔多瓦有40万),按规模和人口而言,也远远地落后于东方的大中心,如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都各有100多万人口。(以上数据均来自《世界城市史》)        当时欧洲还发生了在世界史上较为少见的大瘟疫,数百年时间内居然发生了不下五次大瘟疫,最大的一次黑死病弄死1/3的欧洲人。这也大大降低了此时期欧洲的人口数量。瘟疫的频繁发生与欧洲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频繁有很密切的关系,这在后面讲交通问题时再说。        ⑸1500年后欧洲人口规模       11世纪诺曼公爵威廉征服英国时,英国总人口统计数仅150万,到1450年时只有约300万(不到法国人口的25%), 到1800年约为1300万。在中世纪伦敦人口最多曾达到20万,后经历黑死病,到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反而不到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18—19世纪,伦敦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1900年,伦敦的人口增加到200万。(数据来自《世界城市史》)        1600年,法国有人口2000万, 当时法国已是 “人满为患”。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人口才增至3000万。(数据来自马克·布洛赫《法国农村史》)        1500年全欧洲约6000万人口,二百年后的1700年,人口才增至8300万。二百年间只增长50%,主要集中在本来人口较少的国家。但同期间中国人口已从2亿上升至4亿。         ⑹中欧人口规模与密度的对比        汉代之后,中原地区的人口规模一直在6000万左右,一直持继到宋初。考虑到中原的总面积为200万平方公里,那中国的人口密度为30人/平方公里。到宋朝,总人口达到1.2亿以上,中原人口重心从华北平原移到了长江中下游平原,但还都属于中原地区,人口密度为60人/平方公里。到明末,中原人口密度达到80人/平方公里。(以上为估计数,因为没有完全精确的数据)        对比南欧与西欧,他们的总面积为400万平方公里(除去东欧平原和北欧)。古希腊时,全部人口在500万左右,密度为1.2人/平方公里;罗马帝国时期人口密度为,6人/平方公里;中世纪降到3人/平方公里;1500年,南欧与西欧人口密度升到12人/平方公里。(以上为估计数,没有完全精确的数据)参照一下当前中欧两地的人口密度:(2005年数据)      ——法国:面积55.1万平方公里,人口6200万;      ——德国:面积35.5万平方公里,人口8200万;      ——波兰:面积31.2万平方公里,人口3866万;      ——乌克兰:面积60.3万平方公里,人口5029万;      ——中国浙江省:面积10.1万平方公里,人口4898万;      ——中国河南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900万;      ——中国山东省: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8653万;      ——中国江苏省: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人口7654万;          ⑺历史关键区域的国家规模1——中原王朝的规模         无论在那一个时代,国家规模可以说就是当时的人口规模(当然,还要考虑一个地区分裂成多少个国家)。对于中原地区来讲,中原在历史上是大多数时间都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的,所以中原的人口规模基本上就是中原王朝的规模。(注⑧)        由于地形的原因,中原地区的平原地形为区域性统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平原地形行军速度快,而防守方除了城墙之外几乎无天然的险要之地可以用来阻止敌军。在秦之前,中原地区仅是名义上统一于天子,实际则诸侯割据。而在秦之后的中国历史中,中原地区除少数几个时期能维持五十年以上的分裂外,这个地方总是统一的。三国时期,中原的分裂是从黄巾起义(184年)到曹操统一(建安五年,即200年),只经历了16年的分裂;西晋之后,中原地区基本都在一个政权掌握之下,只是朝代更替较频;五代时期,中原也一直是统一的;南宋与金划淮河为界,中原地区分成淮北与淮南两块分属宋金;其后,中原地区再未分裂过。而中原一直是中国历史的关键区域,其人口的规模使得中原王朝的国家规模总是能很容易达到5000万人口以上的规模。        从各个朝代的人口统计来看,中原的人口规模相对于中国的长江以南、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来讲始终是处于绝对优势的。中原的面积虽然只占全中国的1/5,但其人口却一直占全中国的80%以上,中原的统一就意味着中国人口之中的大部分统一了,而这也使得中原王朝有实力来完成全中国的统一。        ⑻历史关键区域的国家规模2——南欧西欧的国家规模        首先要说明一点,中原地区大多数时候都是统一的,所以中原地区大多数时候也只存在一个政权(互相征战最后也只能是一个),所以中原的人口规模在大多数时候就是中原王朝的国家规模。而南欧与西欧的地理条件分割的厉害,统一难度太大,所以除罗马帝国统一过,其他时期都分裂成无数个城邦国家,所以南欧与西欧的总人口数并不代表其国家规模,欧洲的国家规模要比总人口规模小得多。        在本节的第(2)至第(6)我己经详细地列出了所能找到的关于南欧西欧的人口规模的数据,由于欧洲人在历史记录方面做得不像中国人这么出色,所以对于他们的人口规模无法精确估计。不过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南欧与西欧的地形不像中原地区,这使得其城邦规模一直都很小,雅典城邦公民人数最高为5万人(总人数45万),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三百年总人口最多时达到300万,其中还有一半多是奴隶,而奴隶是无法进行武装的(也没人敢武装奴隶)。到公元41年,罗马共和国人口达到6000万(一半是奴隶),但在南欧与西欧仍只有3000万人。        在罗马帝国消失后的一千年之中,再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统一全部的南欧与西欧地区,所以南欧与西欧总是处于分裂的状态之中。其中的国家形态各种各样,规模也是有大有小,但是依旧以城邦为主,人口以几万到几十万的居多,人口规模能超过百万的很少。直到1400年法国人口开始超过一千万,成为罗马帝国之后欧洲的最大国家。        ⑼中原王朝的规模与欧洲国家规模的对比        在上面的第(7)与第(8)中,本人己经反复强调了这样一种观点,我觉得在这里还是有必要再提一下,那就是:中原的历史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统一的,或者说基本上只有一个政权存在于中原的土地上,所以很多时候中原的人口规模就是中原王朝的国家规模。但是南欧与西欧却是相反的情况,在罗马帝国瓦解之后,再也没有归属于某一个相同的政权之下,而是一直保持着多国林立的状态,所以国家的数量很多(例如:公元1000年,在德国那么一小块土地上居然存在着800个诸侯国,在1860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前还有几十个政权),这也就意谓着每个国家的规模都不会很大(况且南欧与西欧的总人口规模也从未达到过中原的人口规模)。        中原王朝的人口规模太大,所以总能轻易地征兵百万。而欧洲国家规模普遍极小,国家的常备军人数鲜有达到十万以上的。就像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征服者威廉,在11世纪时期,所带部队仅为15000人。把征服者威廉的部队投在中国任何一个时期的战场上估计都没有生还的希望。        总之,人口规模影响国家规模,国家规模则决定着军队规模,下面本人把中欧历史上有较详细可信数据的不同时期的军队规模列出,请读者自己对比。        ⑽中原王朝与欧洲国家的军队规模对比战国初期——长平之战——秦50万,赵40万;战国末期——灭楚之战——秦80万(秦国总兵力己达100万以上,齐楚都号称“待甲百万”);东汉初期——宛城之战——王莽军42万,莽败;唐朝初期——麟德四十年,皇家战马总数达70万6千匹(《新唐书》);北宋初期——庆历年间外禁、厢军总125万(《宋书·卷一百四十》);                  宋朝还设有乡兵:其中仅河北就有乡兵29万,河东有14万(《宋书·卷一百四十三》);明朝时期——禁兵38万(《明史·卷八十九》);天下卫所官军原额270万(《明史·卷九十一》);                        明末出现了严重的军队腐败现象,实际军额少于在册军额,有些甚至只有三分之一;清朝时期——旗兵12万(《清史稿·卷一百五》);绿营兵66万(《清史稿·卷一百六》);                        清还设有乡兵、土兵、水师,兵数无可考。希腊城邦——公元前480年——伯罗奔尼撒联军陆军37000人;海军2万人;亚历大山帝国——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军队:步兵3万人,骑兵 5000人和160艘海军(1万人);                                公元前331年远征波斯,步兵4万,骑兵7000人;罗马共和国——公元前90年——城邦兵力6万;                            凯撒时期——22个军团,共11万人(每个军团大约5120人);罗马帝国——屋大维时期——44个军团,共22万人;东罗马帝国——帝国末期——全国总兵力达100万;(东罗马帝国主体在小亚细亚半岛)中世纪——查理曼大帝——与摩尔人战争,摩尔人17万大军,摩尔人败;查理曼联军人数不详;            ——威尼斯共和国——10世纪至18世纪,鼎盛期约500年公元,拥有500艘战舰2.5万人;            ——11世纪,征服者威廉远征英国——1.5万人;            ——1494年,意大利战争:法王查理八世军队3.7万加盟军2.5万共6万多人;路易十四时代——1672年,法军的陆军达12万人,海军军舰120艘;                                 1690年,法军陆军达30万人,号称与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陆军之和相等;
 樓主| 發表於 2007-6-9 10:14 | 顯示全部樓層
5、中欧的古代交通        ⑴中欧的不同交通模式及其对远征的影响                  ①中国——陆上交通模式        中国的交通模式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陆上交通。在中原地区,其本身就是大片的平原,没有山脉海洋横亘其中,偶尔有些地方有河流阻碍一下。从一个地方出发去远征另一个地方往往可以采取近似直线的行军路径。陆上交通的运兵工具是很简单的,只要有马,有牛,有车就能快速运兵,实在不行让士兵用脚走也可以。而且中国从夏商两代以来就形成了国家修路的传统,那时候天子拥有正统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立表”(修路并作好标志)。经过中国人两千年的努力,到战国末期,中原地区基本上己经有发达的全国性道路网络了,而此时的罗马人才第一个在欧洲大陆上大规模修路。         ②欧洲——陆上交通与海上交通混合模式        南欧与西欧都是破碎分裂海洋分割高山阻碍的地形。欧洲的南部三大半岛都有高山海洋阻隔,其陆地不像中原地区一样平坦,西班牙与法国之间是比利牛斯山脉,法国、德国与意大利之间是阿尔卑斯山脉,意大利与巴尔干半岛联结处是迪纳拉山脉,各大半岛之间以及英国与欧陆之间就不用说了,都被海峡所阻隔。        欧洲的交通模式与中国完全不同,欧洲是海上交通与陆上交通混合的交通模式,甚至在很多时候欧洲人更加依赖的还是海上交通。海上交通可不像陆上交通那么简单,在陆地上没有交通工具依旧可以靠士兵的两条腿去远征,但是没有足够的运输船,没有足够的军舰谁也无法实现海上移动。在欧洲的历史上,远征多是通过海军进行的,这使欧洲的远征活动必需先准备大量的运输船或战舰,给欧洲国家的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海上交通还有一个较大的缺点,那就是在没有蒸汽推动力之前,海上移动的速度并不快,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还需要等到一定的季节有合适的风向才能出海远征,这无疑又让欧洲人的运输难度大大增加。         ③不同的交通模式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总结南欧西欧与中原地区的地形对交通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中欧至少有以下三点不同:1、对交通工具的要求不一样,中原地区装备马就可以快速行军了,实在没马也影响不大;而欧洲跨海远征则一定要大规模的舰队;2、陆上交通障碍不同:中原可以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采取近似直线的行军路线,也不需要翻越高山,运输难度小;但欧洲却无法做到从一点到另一点进行直线行军,山路又多,大大影响行军速度和安全,也无法运送辎重;3、海上交通需要船和适当的风向,运输成本高,同时不能做到随时出征,容易延缓战机。中原地欧则根本不需要考虑海洋障碍,欧洲人运兵的成本显然要高于中国。       (2)古代中欧的兵力运送时间比较        研究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就像前面研究古代人口数量一样,由于古人并没有现代人这么强的统计意识和时间意识,也没有现代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所以没有留下大量的详细规范的数据。我也只能是在古人的只语片语中寻找信息,很精确估计是做不到的。        中原地区是平原地形,而且在远古时代就己经开始在各个城邦之间修路,到战国时期,中原的道路己经成为完备统一的网络。另外由于中原地区的地形比较平坦,从一地到另一地不需要像欧洲一样避开山脉或海峡去绕圈子,几乎可以直线前进。虽然古书上留下的有关兵力运送速度的文字记载不多,但没关系,马跑路的速度和人类走路的速度现代与古代相比并没有多大变化,所以我们还是可以较精确地推测古代整个中原地区的兵力运送时间。        在春秋时期中国己经使用大规模的车战,同时还有专门的部队用于运送辎重和粮草,这使得战斗部队的行进速度大大加速。中原地区征兵的速度据《慰缭子·攻权第五》记载,当时“集兵千里者旬日,百里者一日”。也就是说相当于现在长宽600公里的区域只需10天就能把兵力集中起来。而行军速度根据《三国志》与《晋书》中相关记载,孟达在新城起事,司马懿从南阳(即宛)出征,新城与南阳相距1200里(相当于现在的450公里),司马懿仅用8天时间就兵临城下,平均每天行军56公里(司马懿的部队是步兵)。另据《荀子》一书中记载,魏国的“武卒”是按一定条件选拔的,其中就有一条身负武器、甲以及三日军粮,半天必须能走“百里”(相当于现代的30公里)。这几个数据告诉我们古代步兵的行军速度一天“百里”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果加快行军,一天五六十公里也是能做到的。根据这种速度,那古代的步兵从中原西部的长安城出发到达东部的徐州城(总长900公里)估计最多也只需要30天时间,最短则只需要16天时间,如果使用车兵或者骑兵,那所需的时间就只要七八天了。        关于欧洲古代兵力运送的时间,本人没有看到多少数据,据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二章》中记载,当时从罗马出发,在顺风季节里,从罗马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仅需要9—10天。但这里就出了一个问题,海上运兵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碰上顺风的,有时候因为风向不对要等上好几个月才能出征。至于陆上运兵的时间,南欧西欧古代运兵的时间也比中原地区慢很多,因为他们的地形不是平原,很多时候要走山路,另一方面这种地形的危险系数较高,容易被敌军伏击,客观上也加大了行军的难度。所以欧洲的兵力运送上不会像中原地区那么容易,也不像中原地区那么快。6、中欧的战争        本人所分析中欧的战争主要从这几方面来分析:不同的地理条件决定不同的战争方式;不同的人口规模决定不同的军队规模,不同的军队规模决定不同的战争效果;最后,不同的战争决定不同的政治格局;        ⑴不同的地理条件决定不同的战争方式        地理条件对战争的影响依旧是决定性的,地理条件对战争的影响也是多维的。地形、气候、距离都会使战争的表现形式出现巨大的差异。例如两个城邦如果同处于一块大陆上,那陆战就是唯一的选择;如果两个城邦处在两个海岛上,那海战就肯定是主要的形式;如果两个城邦之间距离很近,那两个城邦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大,最终合二为一的可能性也大;如果两个城邦之间距离遥远,那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小,或者必须使用骑兵才能有效地进攻等。下面开始分析中原与南欧西欧地区的战争有何不同:          ①中原地区的战争        中原的地形是平原和高原地形,以平原为主,黄土高原在古代也是一个平坦的高原。在这种地形上,能够用于阻止敌军进攻的天然险要之处不多,仅有几处小山脉(如太行山、大别山),但是这几处山脉对于整个中原来讲太小了,用来阻止整个中原地区的武力统一是不够用的。另外就是黄河与长江,但是由于这两条河都太长,可以渡河的津口太多,对于阻止敌对势力的进攻来讲实际防守作用也有限。        在中原地区,受地形因素限制,实际可能发生的战争模式只有平原野战或攻城战,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战争模式,在欧洲历史上经常看到的海战在中原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假如进行野战则是两军在平原上展开撕杀,一般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分出最终胜负。而攻城战对于进攻方来讲虽然有点难度,但对守方来讲也相当不利,守方往往都是野战打输之后退回某座城市防守,这时候守方面临两种选择:⑴集中兵力守一个或几个主要城市,其他城市就拱手让给进攻方;⑵或者在每一个城市都平均分配兵力防守。但实际上这两种选择最终都是很容易走向失败的。只要进攻方的军队规模在十万人以上(由于中原的人口规模太大,最有实力的中原政权组织十万大军历来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他就可以有效地把反抗城市各个击破。纵观古代中原地区的战争,两国实力相似的时候都是以大规模平原决战来定胜负,很少有人把大量的军队集中在城里守城的。        战争模式的单一大大有利于中原地区各个分裂政权进行倾尽全力的大决战,再加上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原道路的全面修筑,中原地区的征兵与运兵速度都大大加速(从开始征兵到决战一般都不需要超过三个月)。只要有两个以上的分裂政权并存于中原,实力稍强的一个政权几乎就可以随时发动大规模战争。这也是导致中原地区在绝大多数时期统一的直接原因,平原地形有利于强者统一中原,分裂政权中实力相对弱的势力在中原持续生存下去很难。        ②南欧西欧地区的战争       南欧与西欧的地形几乎是分成几个大小差不多的相对独立的区域,这些区域之间的地形分割的太厉害,几乎每个区域想统一其他区域都有较大的难度。我们在前面的交通问题上己经分析过了南欧与西欧的那种破碎分裂海洋分割高山阻碍的地理条件,这种地理条件下,首先所能供养的人口规模很小,每个城邦在刚开始的时候本城人口都不多,这导致了城邦的军队规模总是很小,雅典以及后面称霸南欧500年的威尼斯共和国都只有几万人的军队(不超过五万)。军队规模小是每一个欧洲城邦征服其他城邦时所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再从远征的路径来分析,欧洲军队有两种远征交通模式(通过海上运输或通过陆上交通),这两种交通模式都无法做到像中原地区那么方便和省钱省时,欧洲的军队如果是从本国出发通过陆地远征任何一个其他区域都会遇到山脉障碍,有大量的时间花在走山路上。这使进攻军队的陆上行军速度较慢,而且无法有效地运送辎重,保证后勤,行军缓慢则给敌方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去备战,而自己没有辎重和有效的后勤则进攻难以为继。在山脉多的地形上行军,容易被敌方军队利用险要地形来阻击或伏击。另外,欧洲的陆上交通与不像中原那样方便,因为中原是一整块联在一起的平原,从出征地到目的地有时候的路线几乎是直线,欧洲本身就是几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通过其边角上的某块地方联结在一起,要跨区域远征则必须通过这些狭隘多山的联结处,不存在直线行军的可能,这也使得欧洲远征军的行军距离大大增加,这也延缓了欧洲每一次远征的时间。最后,即使通过了长距离的行军到达了目的地,他们还将进行攻城战,而一个有一万人防守的城市往往能有效地抵御十万人以内的军队进攻。这是从陆上远征的角度来分析。        即使不通过陆上远征,欧洲军队还可以通过海上进行远征,而且由于欧洲的海是联成一块的,欧洲的军队只要海军足够强理论上讲是可以进攻欧洲沿海的任何一个地方的。但这使得欧洲的战争也变得多样化了,中原人要统一中原地区从来不需要考虑海战,但欧洲人必须考虑,即使某个城邦自身不使用海战的方式,他还是要花较大的代价去维持一支海军来防止别人的海上进攻(这也降低了陆军的财政投入)。而海上进攻方也有很多困难要去面对,首先要有大量的运输舰或者战舰,这需要投入大批资金;其次,要等到合适的风向或者洋流,这又进一步限制的进攻的时机;再次,要防止敌方海军的海路阻击;第四,要进行成功的抢滩登陆战(这个难度有点大);最后要获得胜利还必须成功地攻下对方的城池。总之到最后能够成功的概率大打折扣。就像中世纪威尼斯与士耳其争夺克里特岛一样,居然打了两百年才决出最终的胜负,这么长时间的战役在中原的地形上是不会发生的。        ⑵不同的人口规模决定不同的军队规模,不同的军队规模决定不同的战争效果        这个内容我打算只是简单地说几句,因为前面的相关内容实际上己经讲了很多。本人希望读者在看了我前面所做的关于人口规模的分析之后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中原与欧洲国家的人口规模是有很大差距的。中原地区最大的那个分裂政权能很轻松地征集一支十万人的部队,并且能够持续地补充兵员,因为中原所承载的人口数量多,而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如果是一个英明的将领的带领下,几乎可以攻下中原地区的绝大多数城池。当然,假如敌对政权也有十万以上的军队,那这就要靠野战来一决雌雄了,但在中原这种四战之地,决战总是不会拖很长时间的。        而南欧与西欧本身地理因素就不利,各个城邦的人口规模都不大,所能征集起来的军队人数总是太小(在罗马帝国之后,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军队规模小于十万),军队规模小,这可以说是远征所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而且在欧洲进行统一战争的难度又比较大,天然阻碍太多。这使得欧洲统一大业自罗马帝国消失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伟大的王国能够重新做一次。自罗马帝国之后,欧洲最大的一次统一就是查理曼大帝的统一,但是他的统一大业在他死后不但没有继续下去,而且很快瓦解。四、中欧“历史关键区域”形成完全不同的政治格局       经过了前面对中欧各自的“历史关键区域”的地形、气候、农业、人口规模、国家规模、军队规模、交通模式、战争方式及效果的分析,我现在可以看看由这些因素所导致的最后结果了。       中原的地区由于平原地形广大,气候与土壤质量良好,农业发达,人口数量多,军队规模大,进攻效果强,而且战争模式单一,平原阻碍少,进军速度快,这最终使得中原地区的统一变得相对容易;       而南欧与西欧地区由于地形崎岖平原较小,气候与土壤较差导致农业提供的财富有限,人口数量少,军队规模小,进攻效果差,而且战争模式太复杂,海陆军都要建设导致财政负担重;再加上地理破碎,地理阻碍太多,行军难度大,进军速度慢,进攻方即使有英明领袖也难以克服这么多的天然因素限制,这使得南欧与西欧地区的统一变得很难完成,很长时间都处于多国林立的状态。       而且由于中原地区的交通发达原因,中央政权能够迅速掌握各地的信息,能够迅速地调集各地的财富和动员军队,能够迅速地把强大的军队派往任何一个地区,总之,中央政权能够对帝国各个地区保持强有力的控制,维护长时间的统一。       最终,中原地区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一个政权的管辖之下,集中统一(大一统)是一种历史常态。而欧洲则能长时期地保持多国林立状态,政治分治就成了历史常态。
 樓主| 發表於 2007-6-9 10:15 | 顯示全部樓層
五、不同的政治格局对文化历史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⑴地理气候因素上的差别最终导致中欧的政治格局不同         ①、中国古代的历史最终形态是大一统,而欧洲古代历史的常态是政治分治,多国林立;        ②、中国在大一统之下,统治者不仅容易利用强大的武力消灭敌对政权,扩大地盘,进一步加强其武装力量,还能利用其强大的武装建立一套旨在强化其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最终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变得更加强大;        ③、欧洲在政治分治情况下,多国林立,各国君主之间,君主与地方诸侯之间,诸侯与诸侯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互相对立互相制衡。结果在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在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取得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压倒性实力;在国内君主、贵族都无法获得相对于其他阶层的压倒性实力。        ⑵中欧不同政治格局对文化与历史的不同影响        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建立后,接着就采取了能进一步加强这种体制的各项措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统一思想,消灭可能的分裂势力,建立中央垂直管辖的郡县,建立严格控制人民而自己却可以随意践踏的法律体系。这一整套制度建立之后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力量。        大一统的优点是能进一步加强中原地区物资与人力的调动效率,有利于统一的中央帝国向周边扩张。缺点则更大:统治者拥有了篾视一切的力量,最终成为一个不受任何风俗、传统、道德、宗教、法律所能制约的绝对权力,因为这一切力量都没有武力来得有效和恐怖。这种绝对权力总是不经意间就能突破一切正当权利的最后防线,总是能轻易地就做出万恶的事情——取消人民的各种自由,侵犯人民的财产权与生命权。正因如此,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无法形在有效的私有产权和平等的法制社会。         秦建立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发生了疯狂压迫人民和扼杀思想言论自由的事情(修长城、皇宫和焚书坑儒)。秦只存在十五年,最终因暴政而亡,但他所建立的这种大一统中集权体制却没有跟着死亡。因为从那时开始,在中国的历史地理条件下,这种体制是最有效的物资调配体制,以后不论那个王朝都只能采取这种体制。项羽曾设想让中国回到松散的政治体制中去,但历史最后抛弃了他的主张。        汉的建立,基本上是沿袭了秦朝的制度,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虽然也分封了十几个诸侯国,可是这种和平的地方自治没能维持多久,四十年之后,中央与地方的战争消灭了所有的大诸侯国。在消灭地方诸侯的同时,汉朝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进一步维护这种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只是与秦朝的粗暴手段相比更文明了一些:罢绌百家,独尊儒术(实质上与秦朝的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一样,消灭了中华文化中的自由因素,让文化永远地屈从于政治极权)。从此一家之言代替了百家争鸣,政治领域的极权最终也使思想领域产生极权,思想自由因素被消灭了,而这种愚民政策最后又反过来强化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绝对权力)。        ⑶、大一统(极权)全面压抑了中华民族的活力,中国与欧洲有了不同的命运        当下中国有很多人认为儒家学说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一直说他们的这种看法是肤浅的。实际上儒家学说与其他学说一样,同样都是大一统(极权)的受害者。首先:大一统(极权)并不是儒家学说所建立的,也不是儒实学说所能建立的。儒家学说本身是百家争鸣的产物,是思想自由所迸发出来的火花。而“罢绌百家、独尊儒术”所弄出来的真真的东西是“思想专制”。“思想专制”才是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帮凶,也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在文化领域的必然表现。所以秦朝则是借助政治权力(法家)直接灭了百家争鸣,而汉朝是表面上借助儒家灭了百家争鸣。汉朝罢绌百家并不是儒家学说的错,而是大一统(极权)自身的需要,在其他学说被消灭之后,被大一统(极权)所绑架的儒家学说本身最终也失去了自由的本性,演变为沉腐僵化的思想枷锁,不再是原来孔子的儒家思想了。儒家学说本身在百家争鸣之下产生的优秀思想,但就像先进的武器一样,被恶人利用了就成为凶器,被好人利用了就成为正义的工具。现代的中国人应该为儒家学说的复兴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的环境,儒家学说本身绝对不会排斥自由,因为他自身就是思想自由的产物。        由于中国的地形几千年来没有多少变化,所以从秦之后,大一统中央集权始终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时常会因为各种矛盾的激化而让一个中央帝国倒下,但是过不了多久,又会有一个新的中央帝国出现,并且统一全中国。在这一个接一个的中央帝国之后,真正始终站立不倒的就是大一统中央集权。一种依靠中国特殊的地理地势与气候条件所产生的资源调配方式,一种能给最高统治者带来无限权力的体制。中国的政治权力在中国的地理条件下演变成一种绝对权力(不受限制的权力),任何与皇帝不同的意见与主张都会被无情地消灭,绝对权力的支配能力加上皇帝的个人欲望会消灭整个机体的活力与创造力,最终让中华民族在两千年的历史中走向了封闭与保守。如果不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力介入,中国很可能会永远停留在历史的原处。        这一点在当前中国的现实中也得到了印证,马主义的思想统治地位是因为某党的独裁统治所导致的,而不是相反。又由于有了这种思想上的专制使得中国近五十年来依旧在科学上没有多少进步与创新。这个事实强有力地说明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对民族活力与创造力的扼杀。        而欧洲的历史却正好相反,除了罗马帝国有较长时期的统治之外,欧洲没有再产生第二个长时间的大帝国,因为欧洲的地理条件使得任何一个这样的大帝国都很难维持长久,只是历史上偶然出现某个杰出皇帝的时候会伴随出现一个昙花一现的大帝国,随着这个杰出皇帝的死去,帝国也随之瓦解。看看罗马帝国之后的欧洲的历史几乎没有一个帝国例外。因为要在欧洲这种地理条件下维持一个长时期统一的大帝国难度太大了。        在欧洲历史上,破碎的地形一直较有效地保护着欧洲的各个诸侯国的独立性。虽然表面上看罗马帝国之后的一千多年中欧洲总是被中亚与东方的中华帝国瞧不起,欧洲没有大一统帝国的传统,各地都是小国林立,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果对手下的人民过于残暴只会使他失去人民。没有哪个一个欧洲的诸侯国君主是不可一世的,因为他没有这样一个大帝国在背后支撑着他,没有实力去为所欲为,欧洲始终处于同中国的春秋时期相类似的政治环境之中。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斗争使得自由的思想因素有了存在的条件,给思想的自由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最终这种思想自由迸发出了人类历史又一次惊人的创造——近代自然科学与工业文明产生。         至于自由与民主的政治体制的来源,实际上每个民族在原始社会时期都有带有相当多的自由民主政治因素,但是在中国的大平原环境之下,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皇帝能轻易调动强大的军队,这也使他拥有了消灭一切异己的实力,皇帝不需要与任何人协商就可以轻易地获得他们的财产甚至生命(而作为一个统治者,只要他拥有足够的实力,直接使用强制性命令总比使用协商的方法更省事更舒服)。任何个人或地方势力与皇帝作对的代价太大,而成功的机会又太少。但是在欧洲却不一样,欧洲没有统一的大帝国,遍地的小国家互相对立,没有哪个君主能拥有绝对强大的实力。地方诸侯能在各国君主互相斗争之中有很多风险小、成本低但是收益大的手段可以使用(如在外国进攻时作内奸),从而获得巨大的投机收益,严重削弱君主的实力。        中国与欧洲的君主对待地方诸侯的政策上是完全不一样(虽然欧洲的君主也想消灭地方诸侯),政策上的不同完全是因为中国欧洲的君主实力不同造成的。如果欧洲的君主与中国的皇帝一样实力强大的话,他根本不会去考虑召开什么三级会议、议会等,并在这些会议中请求贵族批准他加税。他只接用武力把贵族的财产剥夺掉是最省事的办法。所以欧洲破碎的地形保护了人类天然所具有自由民主因素,并使这种因素成为人类活动的一种常态。而中国却正好相反,大平原使得中国人也同样天然拥有的自由民主因素被大一统(极权)消灭殆尽。      最终,中国与欧洲走向了不同的文明形态!2007.1.7初稿2007.5.28修改说明:本人在文中有不少数据是自己的估计,并不精确,但是本人认为这些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距不会影响全文主旨建立的基础。通过这些并不精确的数据,大家能够明白中原地区与南欧西欧的农业、人口、国家规模、军队规模、战争效率有很大差别就可以了。本人博客:http://www.blogcn.com/u2/21/72/chenyongmail/index.html
 樓主| 發表於 2007-6-9 10:15 | 顯示全部樓層
注:注①:数据来源:http://www.fordham.edu/halsall/source/pop-in-eur.html注②:从十七世纪土豆引入之后才有所改变,在土豆引入之前欧洲人一直没有找到能在英国、北欧与东欧气候条件下有效生长的农作物;注③:畜牧业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要大大小于种植业,如蒙古高原非常广大,也是地球上最平坦的高原,但其所承载的人口总量一直不大。汉时匈奴兵力约30万,则当时匈奴总人口应该在100—120万之间;12世纪蒙古时期,蒙古高原人口总数也不到200万;注④:数据来源《世界农业史》注⑤:数据来源:http://www.readannals.cn/forum/archiver/tid-4747.html注⑥:张荫麟《中国史纲》,第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注⑦:关于中国古代的人口数据来源会别是《汉书·卷28下》、《魏书·卷106》、《隋书·卷29》、《宋书·卷86》、《清史稿·卷69》;注⑧:我在写完本文之后将专门写一篇《中原地区的统一分裂史》。就整个中国范围来讲分裂的时间并不短,但是当你把眼光缩小到中原地区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地区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都是统一的。
 樓主| 發表於 2007-6-9 10:15 | 顯示全部樓層
附论:附一:为什么东欧平原在欧洲历史上没有地位?              本文是从地理条件出发来分析中欧的不同走向的原因,从东欧的地形来看是非常好的平原,面积也极其广大(近500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紧挨西伯利亚高原,温度过低,降水量本身就小(不到600mm每年),而蒸发量又大于降水量,整个地区呈干旱状态;另由于东欧平原在古代森林覆盖率太高,在铁器没有发明之前,人类还没有有效的办法开发森林地带。所以东欧平原从远古直到十八世纪都是非常低产的地区。本来西欧南欧的农业畜牧业生产能力与中国的中原地区相比就己经很低了,可是东欧更低。而当时还没有从美洲引进土豆,小麦等农作物在东欧平原南部也只能一年生长一季,整个东欧的主要财富来源还依靠畜牧业,而畜牧业生产粮食的能力比农业低很多,所以在东欧那么广大的地方,人口总数居然长期只有3—5百万。对比:——公元前400年(战国):齐国: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公元500—1450年:东欧(俄波乌三国),面积500万平方公里;人口:500—900万;(参考:http://www.fordham.edu/halsall/source/pop-in-eur.html) (上面的数据还是用中国战国时期的数据对比中世纪东欧的数据,相差1500年)      由于东欧人口密度一直太低(密度仅为中原地区的1/16至1/30,与宋代中原人口密度相比则差距更扩大到1/40),人口规模太小,地方广大,信息交流难度大。东欧在历史上长时期处于停滞状态。鉴于以上原因,东欧平原在古代欧洲的历史发展上属于可以忽略的地区。(东欧平原的气候如果与中国的中原地区一样,那么这个地区无疑将全成为欧洲历史发展的中心区域,而欧洲则也永远别想发展出近代民主与自由制度。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知识技术的积累与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欧洲历史上最专制最残暴的大帝国就是从14世纪伊凡四世开始的沙皇俄国。)附二:中欧地理差别所导致的重农与重商两种不同传统      欧洲整个地区的种植业受地形气候土壤因素影响,一直没有很高的成就(与中原相比)。而且不论欧洲人在一块土地上投入多大的人力和精力去搞“精耕细作”,也无法创造出像中国中原地区一样的收成,这使得欧洲人很早就对发展种植业失去了兴趣,这也使得重农主义在欧洲一直没什么市场。相反,同样由于气候原因,欧洲粮食产量偏低,经济作物反倒有较好的收成(如葡萄与橄榄),这在很早的古代就促使南欧半岛上的城邦用其所生产的葡萄酒和橄榄油去北非的产粮区换粮食,这种多种偶然性的历史安排让欧洲人很早就明白了商业贸易对于获得财富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最终让欧洲发展出了重商主义传统;      中国人则走向了重农主义,根本原因也在于地理因素。因为中国的地理因素(地形,气候,肥力)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只要有一块地,对其投入大量的精力就可以给农民带来较好的收成,再加上一些政策原因,促使中国人把追求财富增长的努力都花在了种地上。附三:私有财产权并不是人类自由的真实基础      所谓私有财产是人类自由的基础,这句话只看到了真相的一半。在人类还没有形成普遍的平等自由观念的时候,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私有财产权必须是依赖于实力的保障的。      欧洲恰好就是人类各大洲中唯一一个地形破碎分裂的洲。这使得欧洲的国家规模历来较少,而统一全欧洲的事业难度又太大。多国林立的现实使得贵族在国王面前有实力来保障自己的私有财产,最终保障了自己的自由。      而中国的中央集权太强,所以任何臣民的实力都无法与皇帝的极权实力相抗争,所以中国不会存在真真独立的私有财产。      所以,本人一直觉得私有财产权是人类自由的基础并不是真理,而是另一个真理的表象。      ——自由来自于实力制衡。
 樓主| 發表於 2007-6-9 19:57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国地形图.请注意中原地区.一片平原,几乎没有地理障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3 03:22 , Processed in 0.04376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