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布之道 於 2019-9-26 17:56 編輯
說“弔” 布之道
關於「弔」字的本義,歷來眾說紛紜。歷來諸家關於「弔」字構形本義的說法,近有白於藍、王錦城先生作《釋“弔”》[1]一文可參見,下恕不俱引。下面就安大簡《詩經》談談我的看法。
安大竹簡《詩經》:「𥾯(綢)穆(繆)欶(束)新(薪),厽(三)曐(星)才(在)天。109」「𥾯(綢)穆(繆)欶(束)楚,晶(三)曐(星)才(在)戶。110」[2]《毛詩》:「綢繆束薪」毛傳:「綢繆,猶纏綿也。」
這裡以「𥾯」爲「綢」,頗引人注意。「𥾯」以「弔」爲聲,「弔」古音藥部端母,「綢」幽部定母,故「𥾯」、「綢」音近可通,或爲異體。
《說文•糸部》:「綢,繆也。」《廣雅•釋詁四》:「綢,纏也。」《楚辭•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王逸注:「綢,縛束也。」可見「綢」古有“纏繞”之義。
何琳儀先生指出「弔」从「人」从「虫」[3],鄔可晶先生指出「弔」形有纏繞之義[4],皆可從。據安大簡《詩經》以「𥾯」爲「綢」的現象,我們可以推測,「弔」从「虫」纏「人」,是「綢繆」之{綢}的表意初文,本義爲“纏繞”。 「𪫥穆」一詞似又見於邾公華鐘。「余畢龏威(畏)忌𪫥(綢)穆(繆),不彖(惰)[5]于氒(厥)身。」春秋晚期,《集成》00245
[1]白於藍.釋“弔”[A]//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8/11/17-18:1-6;白於藍,王錦城.釋“弔”[J].江漢考古,2019(03):135-139. [2]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中心.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M].中西書局,2019:61-62,145.
[3]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M].中華書局,1998:307.
[4]鄔可晶.甲骨文“弔”字補釋[J].中國文字(新四十二期).藝文印書館,2016:151-164. [5]陳劍.金文“彖”字考釋[A]//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C].綫裝書局,2007:243-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