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6884|回復: 2

读《李方桂全集》杂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12-15 07: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以下摘自《李方桂全集》第13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李方桂先生口述史•总附录》中柯蔚南先生的《追忆李方桂先生》:    李先生治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他对事实资料的重视。有一次我在处理一 些问题时用了很长时间却似乎总不能圆满解决。最后,我偶然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案可以涵盖所有这些问题。我写信向李先生报告这一喜讯。后来我见到他的时候,他说我的解决方法很有意思,也的确很巧妙。但是他又说:“千万要当心那些解决语言学问题的所谓聪明方法。能不用就尽量避免。因为真正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常常很简单,而且并不需要别出心裁。我们在处理问题时遇到的困难往往是由于缺乏事实资料造成的。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事实材料,那些问题也就没那么困难了。最好的办法通常是把那些麻烦的问题先放在一边,去寻找事实资料,而不是提出一个聪明的结论。”(《李方桂全集》第13卷第307页)    我想李方桂先生的告诫对于语言学之外的领域同样适用。至少我自己在思考问题或写文章的时候就常常犯下这种错误:在缺乏足够多或者足够明确的事实材料的时候,借助于某种理论提出一个推测性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又做出很多的推衍。这显然是不严谨的做法。造成这种不严谨的原因,虽然有必须发文章的外部逼迫因素,说到底还是自己浮躁浅薄的表现。深夜读到李方桂先生的话,再次感到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努力克服的严重缺点。
發表於 2008-12-15 09:07 | 顯示全部樓層
但是他又说:“千万要当心那些解决语言学问题的所谓聪明方法。能不用就尽量避免。因为真正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常常很简单,而且并不需要别出心裁。我们在处理问题时遇到的困难往往是由于缺乏事实资料造成的。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事实材料,那些问题也就没那么困难了。最好的办法通常是把那些麻烦的问题先放在一边,去寻找事实资料,而不是提出一个聪明的结论。”(《李方桂全集》第13卷第307页) -------------------------------“事实资料”,这是需要明确说明的,要有一个标准。比如,现在不少专家都认为古人说(注释)过的,就是“事实资料”,很少考虑这些注释是否会错。假如拿一个错误的“资料”当作标准,那么自己的工作还能对吗?现在都认为我们缺少的不是方法,而是态度。偶认为这两点都是很缺少的。尤其是古文字学的研究方法,太有限了。由于没有什么可靠的理论,所以往往“借助”某种理论的时候反而错了,令人不知道问题是出在“理论”/“方法”上,还是“态度”上,这就是现状。
發表於 2008-12-15 09:30 | 顯示全部樓層

鄙人觉得:

当那些不断强调态度问题的专家们也不断出错的时候,就应该反省方法和理论的问题了。连农民老大哥都知道,只有“家伙”(工具)硬,才能出活的道理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3 03:31 , Processed in 0.03332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