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6493|回復: 1

[转帖]走向学术殿堂的三阶段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6-5 08: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马良怀教授《魏晋文人讲演录》代后记走向学术殿堂的三阶段1978年我大学毕业,被留在华中师范学院任教,开始了我的“学术”之路。    那是一个绝对服从分配的年代,“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是那一年代人人都得遵守的规则。当“组织”把我放在了大学,我也就只能是别无选择地“做学问”了。    我在一本书的后记里曾回顾说:“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接踵而至的便是大串连,破四旧,‘文攻武卫’,‘广阔天地’里种田、伐木、修铁路、挖水渠……一晃竟是九年。后来虽说作为‘工农兵学员’走进了大学校门,但也是校园里‘深挖洞’,农场里‘广积粮’,进商店,下工厂,真正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还不到三分之一。所以,当大学毕业留校时,我心里清楚,只有小学的那点知识是扎实的。”凭借着小学的那点知识功底在大学里“做学问”,在今天看来是件很滑稽的事情,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却是十分普遍的现象。那时的我当然不知道怎样去做学问,准确地说,还根本不懂什么是学问,但既然是“革命的需要”,也只好硬着头皮去做了。当时虽说文化革命已经结束,但史学界基本上还是一个热衷于“五朵金花”的年代,因此在还不懂什么是学问的时候,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宏大”的关于中国古代农民问题的研究计划,并为此而感到兴奋,认为只要自己刻苦努力,一定能够做出像样的学问。于是便夜以继日地读书、查资料、做了大量的笔记和十几万字的资料卡片,并先后写了数篇自以为不错的“学术论文”四处投稿,其结果自然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这便是我走向学术殿堂的第一阶段,可以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的阶段。    当我在学海里糊里糊涂地翻滾的时候,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这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他让我从基本功做起,先读《新华字典》、《文字蒙求》、《说文解字》,再读《史记》、《资治通鉴》,诸子百家。他告诫我说,做学问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文史哲的一些基本书都得细读。学问有“专家”与“通人”之分,专家之学只是在一个领域甚至一个问题上穷其毕生之精力以求学问之精深,而通人之学则是冲破文史哲此疆彼界的束缚以求学问之博大,凡历史上做出大学问的人,如司马迁、郑樵等,走的都是通人之学的道路。由于学问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才有可能做出有价值的学问,因此,张先生也鼓励我走通人之学的道路。同时他又告诉我,所谓的“通人之学”,并非漫无边际地空阔,具体到研究的选点上,则要“由博返约”,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深入其中去“做学问”。    在张舜徽先生的细心指导下,我终于知道了该如何地去“做学问”。经过数年的努力,于1983年,我在华中师范学院的学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论东汉后期的党锢之祸》。论文发表之后,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新华文摘》予以全文转载,《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学年鉴》等书刊予以论文要点介绍。作为学术研究的处女作,能有这样的反响,其愉快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让我坚定了献身于学术研究的信念。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自己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扑在了学问上:读书、写笔记、做卡片、一篇二篇地将自己的研究转换成文字,乐此不疲。除了学术,很少去思考其他的问题,潜心学问几乎成了我生活的全部内容。此时的我认为,学术研究是天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具有为之而献出全部生命的伟大和神圣。这是我走向学术殿堂的第二阶段,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我先后对中国历史上的士人、皇帝、宦官三个关系密切的群体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在《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岳麓书社出版的《士人 皇帝 宦官》一书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在那一阶段完成的),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1987年,我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于韩国磐先生门下攻读博士学位。而正是在负笈于厦门大学的日子里,我开始关注到以前很少去留意的社会现实,于是有了许多学问之外的思考。我在博士论文的“后记”里这样写道:“厦门大学依山傍海,风景美丽如画,能给人许多的欣喜和快慰。然而,当我置身其中之后,逐渐发现这如画风景中的厦大人却生活得并不那么轻松、惬意,于其眼神之中,常可见到些令人不安的迷惘和焦虑。后来,由于学术活动等原因,使我有机会先后到过桂林、贵阳、昆明、武汉、南京、上海、北京等地,我强烈地感受到,现代人的焦虑和困惑,已在古老的黄土地上蔓延开来。人们普遍的牢骚满腹,烦躁不安。侃大山,搓麻将,练气功,吟‘囚歌’,喊‘西北风’,跳迪斯科……由此,使我想到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知识分子的心态和举止,想到了‘上帝死了’之后西方人的苦闷和迷惘,想到了汉末魏晋时代的士大夫们的独特风姿。于是,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动从心底迸发出来,不舍昼夜地压迫、折磨着我,令我寝不安卧,食不甘味。”因此,我将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选在了魏晋人的身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便整天与魏晋人纠缠在了一起:读其书、想其人、慕其风采,陪同他们饮酒、谈玄、读《老》《庄》,一道思考、探讨生命的真实存在、人生的终极关怀等许多让人困惑的大问题。在与魏晋人的朝夕相处中,终于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博士论文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写作,它打破了文体与客体的界线,使生命与学术不分彼此地交融在了一起。自此以后,学问于我,不再是一个探讨、研究的对象和客体,也不再是一种崇高的事业和追求,而是由外入内,转为一种需要,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这便是我走进学术殿堂的第三阶段,是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我不再去思考学问的价值,也不再去制定研究学问的计划,而是在书海之中“跟着感觉走”。“每有会意”,便停留下来,流连徘徊、打量欣赏。在激动、享受之中,也会情不自禁地用文字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这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其中的“欣然”绝非五柳先生的“忘食”可以言其状。正是这一次次地“会意”,一次次地“欣然”,使我的人生获得了充实,于是也就有了《张湛评传》、《玄学与长江文化》、《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风流千古    人琴俱存——汉晋之际士人与琴的关系之探讨》、《老子道德学说与魏晋时期道德重建之关系》、《汉晋之际庄园经济的发展与士大夫生存状态之关系》、《面对社会与面对生命——向秀、嵇康对〈庄子〉的不同解读》、《黄宪魅力发微》、《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陈寅恪对王国维的理解》、《述曹操交班》、《论魏晋士人立足于此岸的超越》、《魏晋名士的心境及其现代意义》、《情憎之爱——苏曼殊对爱的理解与实践》、《山涛一一一位停留于正始年代的竹林名士》、《享受 历史的另一种功能》等等一系列与自己的生命紧密相联的文字。    我也知道,在当今这个时代,我这样的“做学问”是很不合时宜的。好在自己并不想去做一个学问家,也不想留下什么“名山”之作,更不想通过学问去获取学问之外的一些东西。只要自己的人生过得适意,过得真实,也就心满意足了。    因为,生命于我,毕竟只有一次!    http://www.douban.com/review/2055244/
 樓主| 發表於 2009-6-5 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作者: 马良怀isbn: 7563383026书名: 魏晋文人讲演录(附光盘)页数: 215定价: 28.0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9-3-1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3 03:44 , Processed in 0.0326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