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8373|回復: 0

[转帖] 学术生命的创新与继承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2-22 11: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年度国学2009》之子学报告
学术生命的创新与继承
刊发时间:2010-02-22 07:57:21 光明日报


        今言子学,大抵除先秦五经之学而外,基本以冯振“子为义理之学”的眼光对待之(《子二十六论叙》,《国专月刊》第1卷第1号),故探研儒学、孔孟之旨者,皆视为子学,此与章太炎《诸子学略说》的取径亦合辙。需要说明的是,子学以先秦诸子为主干,然秦汉以降的诸子学亦应包括在内,本文重心集中在先秦诸子。2009子学研究,是此前相关研究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当前国学复兴的一个具体表征。

  子学研究平台日益拓宽,各类专业学术期刊陆续推出子学研究专栏。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办的《国学学刊》本年度获得正式刊号出版发行,开辟“思想史研究”专栏,其中第二期刊载的杜维明《儒家人文思想中的社会性、个体性及天人一体观》、王中江《早期儒家的“社会角色”意识》、方朝晖《中国文化的模式与儒学:以礼为例》等以社会学视角研究儒家思想的专题论文,尤具特色。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办的《诸子学刊》(第二辑),汇聚两岸三地及新加坡学者的研究成果,涉及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及兵家思想研究,诚为本年度子学研究的一大亮点,其学术价值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孔子研究》杂志社亦继续往年特色,不定期推出“荀子研究”专栏,本年度该刊第一期即推出廖名春的《荀子“虚一而静”说新释》及张立文的《诠释与索隐:傅山评荀子思想的性质与特征》。本年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专栏还配以“编者按”的形式发表一组法家研究论文,以期推动当代法家思想研究。

  “前轴心时代”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诸子学研究兴盛于现代,胡适、冯友兰截断众流式的哲学史研究范式,伴随着卡尔·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理论的输入,先秦诸子尤其老子、孔子生活的年代被视为中国哲学的“结胎时期”而备受重视,以致形成今日研究先秦诸子的学者大多都奉“轴心时代”理论为圭臬。与“轴心时代”更多观照断裂与突破的思路不同,当代学者张光直、余英时、陈来、邹昌林等对“前轴心时代”的探讨以及更多关注“前轴心时代”与“轴心时代”之间的联系性,这种研究取向于本年度的子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呈现。郑开的《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三联书店2009年版),以德礼体系的产生与演变为中心,多角度地考察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思想特质,从而为研究先秦诸子的思想背景及历史渊源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刘绪义的《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从发生学的视角考察了先秦诸子与前诸子时代的巫史、礼乐传统的历史联系,将诸子之学得以生成的深层原因归结为人的“文化自觉”。这种观点与思路,遥遥呼应着陈来在《古代宗教与伦理》(三联书店1996年版)中强调的“前轴心时期”的特征不在于“超越的突破”而在于“人文的转向”的见解。梁涛亦从反思亚斯贝尔斯“轴心时代”开始,强调中国文化每一次的飞跃,不仅要回到轴心时代,更要回到前轴心时代。认为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既是轴心时代的产物,也是前轴心时代文明的最全面继承者(《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学术月刊》2009年第2期)。

  梳理前贤子学研究的方法、观点,继承前贤学思进而超越之,成为当代子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取向。本年度子学研究在学术史梳理层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刘毅青对徐复观《论语》研究解释进路的分析,得出孔子思想的内在体系不同于西方哲学严格的形式逻辑体系,主张对《论语》的现代阐释唯有紧扣其概念和逻辑的特征,才能对孔子思想有较为符合原意的理解(《孔子研究》2009年第3期)。对徐复观研究思路的探讨,事实上呈现出当代学界始终萦怀的一个问题,即:如何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真正回归传统语境?何恬的《此山之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英美孔子研究》(《孔子研究》2009年第2期),则直接点出了欧美孔子研究的根本特质,他们基本都将“是否符合西方价值标准”当成了褒贬孔子思想的基本依据。该文还分析了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学者芬格莱特、史华兹、郝大维与安乐哲、葛瑞汉等人的研究。这些研究一方面时时警惕“西方中心主义”的陷阱,另一方面又巧妙借助自身的西方视角为世人呈现了诸多孔子研究的新观点。如何认识和评价传统儒家思想?陈独秀的态度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胡军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论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一文指出,陈独秀批判的直接对象不是孔子,也不是儒家思想,而是假借孔教实施复辟帝制的所有活动。他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映射出整个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并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在现实条件下,传统的儒家思想将如何走进现代化。李欣复、纪燕的《王安石〈老子注〉再评述》(《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2期)亦从学术史梳理的角度反思王安石“老学”研究的特点,指出王安石有强老就儒之片面性与不足,其最成功之处在于对老子哲学首章基本观念和重要字词句做了高水平解读。魏义霞的《康有为对庄子的定位与近代哲学视界中的庄子》(《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3期)认为,康有为对庄子的身份认定和思想阐释受制于其孔教观,同时促进了孔子之学的现代化转换,并且引领了近代庄子研究的致思方向。

  出土文献与子学研究亦逐渐导向深入。大抵而言,郭店竹简与子学关系最为密切,上博简、清华简则更多关涉经学、史学的内涵。对于郭店竹简,学界关注更多的是“老学”、思孟学派以及孔孟之间的学脉传承及思想嬗递。本年度的子学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特别关注到郭店竹简与荀学的内在关联,并以此为前提,重新反思荀学在古代思想文化及当代传统文化复兴的价值和地位。颜炳罡的《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荀子的情性哲学》(《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1期),亦直接呼应着这种研究取向,他认为《性自命出》主要是以情、性为中心所展开的哲学说明,因而要弄清其学术归属关键在于弄清其“性”的本质。种种证据说明,《性自命出》之性不是思孟学派的道德之性、义理之性,而是气性,或者说更接近于荀学的材性——本始材朴之性;从性的可动、可逆、可交、可厉、可绌、可养、可长等来看,与荀学的对治性的“化性”与“积善”完全相通。由此认为,该篇文献可能是荀子情性哲学的直接源头。荀子学术传统是顺应孔子、仲弓而来,《性自命出》很可能是子弓即冉雍或其后学的作品。台湾学者李美燕则以儒家乐教思想中的“情”为研究对象,结合《荀子·乐论》、《礼记·乐记》以及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的乐论,认为三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均认同乐教本是应乎人之“情”而产生,但《性自命出》的“情”与《荀子·乐论》、《礼记·乐记》的“情”在意涵与功能的价值取向上并不完全相同,前者以哀乐皆为人之至情,后者则以欣喜悦乐之情为先王作乐以化民的基缘。(《〈荀子·乐论〉与〈礼记·乐记〉中“情”说之辨析:兼与郭店竹简〈性自命出〉乐论之“情”说作比较》,《诸子学刊》第二辑)荀学与郭店竹简之间的关联,日益成为当前子学研究的一个新起点。此外,墨学与出土文献的研究也在前人基础上有所推进。黄人二的《上博藏简第五册鬼神之明与〈墨子·明鬼〉》(《诸子学刊》第二辑)在解读简文的基础上,对日本学者浅野裕一及中国学者丁四新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修正和补充,认为简文与《墨子·明鬼》思想相左,其本质是“墨皮儒骨”,表明墨子后学与孔门思孟学派之间不仅仅是思想冲突,而且还存在较为平和的思想学术交流(《诸子学刊》第二辑)。

  研究方法与立场的自觉。刘笑敢教授新著《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是子学研究领域的重大创获。该书以中国哲学承载的“学术研究”、“民族精神”、“生命关切”三种身份为反思起点,主张中国哲学要想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真正确立起来,必须在三种身份之间做出区分,不因价值信仰及民族情感的因素降低学术研究的理性思考,并以具体个案形式探讨中国哲学诠释传统和中国哲学研究方法。对于儒学研究的立场,他深刻指出:“越是客观,冷静,深入的纯学术研究,越能为儒学的发展提供真实的生命资源,最终提升一个人的信仰境界,并为儒学的更新和提升作出贡献。一个整天忙于发表宣言、讨异端的辩护士怎么可能为儒学的更新和发展作出理论贡献呢?其实践上的贡献也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这种做法本身就不能体现儒学的诚敬精神,惹人反感,包括真诚信仰儒学的人也会反感。”该书对于子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及道家、儒家研究的思路,极富启发意义。孙中原《墨家研究的长期性:纪念沈有鼎诞辰百年》(《中州学刊》2009年第一期)借鉴库恩的科学范式转换论、希尔伯特的理论研究分层论和傅伟勋的创造性诠释学观点与方法,充分论证了沈有鼎墨学逻辑研究的突出成就,指出中国逻辑界的《墨经》校诂,还远未走出傅伟勋说的前两种诠释境界即“实谓”和“意谓”。即使在“实谓”和“意谓”的诠释境界,中国逻辑界的成果,也远未达至理想,臻于完满,形成共识,更遑论傅伟勋说的后三种诠释境界“蕴谓”、“当谓”和“创谓”了。而这后三种诠释境界,才真是墨家逻辑创新与转型的理想化、完善化研究。这些理性的方法论反思,对于提升子学研究的创新性,当不无裨益。

  子学的当代价值继续受到热切关注,研究观点及思路呈现新的特点。汤一介《儒学十论及外五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在阐述儒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而不同”、“内圣外王”等重要观念之时,专列一章“论‘儒学复兴’”,从方法论上强调考察儒学复兴必须有“问题意识”,进而在天人、人际、身心三个层面阐释了儒学复兴的必要性。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主编的《儒学与海峡两岸文化根基》(台海出版社2009年版),则以具体实例揭示了儒学对于当前两岸文化交流、巩固民族认同的现实功能。中国文化、儒家思想中包含的公共哲学资源的发掘,其正义论、公私观与西方的异同是儒学讨论中新的与现代化建设相关的问题。郭齐勇与陈乔见合作的论文《孔孟儒家的公私观与公共事务伦理》(《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及郭齐勇的论文《先秦儒学关于社会正义的诉求》(《解放日报》2009年1月11日理论版)指出,先秦儒家的公私观内蕴着深厚的公共性与公正性的思想资源。孔孟荀等强调从政者的敬业、忠诚、廉洁、信用品性等责任伦理,在君臣关系的处理上包含了区分职权、责任及相互制约的萌芽,尊重民意,强调察举,区别官守与言责,不仅是公共责任意识,而且是分权制衡的初步。先秦儒家的人文价值理念长期浸润在中国民间社会,又不断转化为传统政治法律制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精神资源与制度的参鉴。白彤东《旧邦新命:古今中西参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则力图从正面建构儒家思想的政治价值,在逻辑上论证了先秦儒家不仅与西方的自由、法治、民主、人权等主流价值相兼容,而且指出先秦儒家在回答西方哲学的挑战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独到之处,认为儒家的精英政治克服了西方自由主义者没有处理的现代民主的所谓“第六事实”(无知或不知情的群众无法胜任投票),从而主张儒家思想在制度设计上仍有生命力。道家生命观的当代价值亦得以深刻揭示。朱晓鹏《道家生死观的思想特点及其现代意义》(《诸子学刊》第二辑)指出,道家自然主义的生死观阐述了有生必有死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而又自然而然的过程,作为生命个体,不必为生而喜,为死而忧,积极参与到大化流行的自然过程当中,努力活够自然所赋予我们生命时限的同时,超越具体生命的有限性,从而坦然面对死亡。该文对于解答人生困惑、安时处顺地调适身心关系、阐发道家当代价值,极有学理价值。此外,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詹石窗《中国道学之精神》与洪修平《中国佛学之精神》(均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在探寻儒学、道学及佛学的基本精神、弘扬中国古代优秀文化方面,亦有深入研究与不俗见解。

  其他方面,兵家、名家的研究亦有所进展。譬如,李桂生的《先秦兵家的诸子学性质、学派特征与基本范畴》(诸子学刊第二辑)不仅将兵家纳入先秦诸子的学脉流变之中,而且超越纯粹的军事学视角,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分析了兵家基本范畴——“诡道”的正面与负面影响。黄克剑的《公孙龙“离坚白”之辩探赜》(《哲学研究》2009年第6期)以“离”字内涵为切入点,结合公孙龙的《迹府》、《白马论》、《坚白论》、《通变论》、《指物论》、《名实论》,从整体上分析了公孙龙借重于语言分析和逻辑推求而“正名”,进而成为逻辑的理想主义者,本文推动了当前的名家研究。

  章太炎曾谓:“诸子之学,在今日易滋流弊”(厉鼎N:《章太炎先生访问记》,《国风》(南京),8卷4期,1936年4月)。结合当前的子学研究状况来看,章氏的担忧并非多余。尽管2009年度子学研究成就斐然,但也存在某些不足。首先,无视前人研究成果,拾人牙慧的应景之作比比皆是。对治之法,唯有虚心总结前贤的学术观点和致思逻辑。其次,儒家、道家思想研究群体庞大,观点和思路精彩纷呈,然而墨家、法家及名家、阴阳家、纵横家的相关研究,则略显冷清。复次,当代价值的探讨,绝大多数仅仅停留在相对于现实问题的必要性论证层面,对于产生现实问题的真实原因,却未能深入分析,从而存在一种“文化决定论”的倾向,子学当代价值的可行性问题,实应成为一个重点。

  我们期待未来的子学研究观点更加深入,论证更加有力,形式更加多样,成果更加丰硕,从而为国学的复兴及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建构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写:“《年度国学2009》年度报告”编写组

  执笔:宋洪兵
http://www.gmw.cn/content/2010-02/22/content_1058074.htm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2 21:50 , Processed in 0.03311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