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6747|回復: 1

[转帖] 重读那些被遗忘了的文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2-24 12: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重读那些被遗忘了的文明
                                   《敦煌》热播的背后及对泛娱乐化现象的反思

http://xh.xhby.net/newxh/html/2010-02/24/content_105533.htm

  春节的电视荧屏,央视春晚无疑是最大的看点和话题。而让另一些观众沉醉的,却是一部叫《敦煌》的10集历史纪录片。该片从正月初一在央视一套首播,到昨晚观众依依不舍告别最后一集,甚至有人发出了“没看《敦煌》,这年算是白过了”的感慨。确实,历时5年拍摄的《敦煌》,让我们在当下浮躁的文化生态中,在社会泛娱乐化和影视剧无所不用其极的炒作浪潮中,沐浴到了中华文化和文明的洗礼,让我们看到,有一种东西,它不会在喧哗中消失,而是会永久流传。有观众说,纪录片《敦煌》让我看到了艺术的终极归宿,不管社会如何变迁,有一样东西不会改变,那就是我们对文化永远要抱着虔诚而非游戏的态度,只有虔诚地对待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我们才能正视自己,坦然地面对我们的子孙。

  当我们在电视荧屏上与《敦煌》作短暂告别的时候,我们不妨将镜头回放,重新去体验、感受《敦煌》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与感动,而这种感动来源于文化的力量。昨天,记者通过电话辗转采访了《敦煌》总导演周兵,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敦煌艺术研究院文献所所长马德,南京大学教授董健,南师大历史系教授,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刘进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张杰等,多角度地体会《敦煌》。

  还原:再现敦煌1600年的璀璨历史

  一把芨芨草,捅开了一个沉睡千年的藏经洞,而纪录片《敦煌》,就从这个藏经洞的宝藏被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发现开始,它全面记录了敦煌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散落其间的故事,展现了100多年来敦煌学者对这个沙漠宝库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内容包括“‘探险者’来了”“千年的营造”“藏经洞形成之谜”“无名的大师”“敦煌彩塑”“家住敦煌”“天涯商旅”“舞梦敦煌”“敦煌的召唤”“守望敦煌”等,在去年四川电视节上,该片夺得了纪录片“人文类评委会特别奖”。

  与历史、文物打交道一辈子的马未都坦言自己不是敦煌学专家,只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来看这部电视片,他认为整部片子充满了凝重之感,让观众有机会重回千年之前那个色彩绚丽的敦煌。

  尽管片子马上播完,但说起《敦煌》的创作历程,总导演周兵对5年来的辛苦和投入仍历历在目——

  《敦煌》制作团队是《故宫》原班人马,同时,我们还邀请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国际著名学者和摄影师加盟,季羡林先生曾担任该片总顾问。在创作和拍摄中,摄制组9次深入敦煌,行程数十万公里,拍摄素材近400盘磁带,前后参与制作人员多达上百人。相对于之前的《故宫》,《敦煌》的拍摄难度更大。首先,《敦煌》要表现的内容时间跨越1600多年;另外,因为敦煌地区是一个很辽阔的地方,且因为深处沙漠,景象颜色单一,要求每一个镜头完美,拍摄难度非常大。

  在这部纪录片中,敦煌研究院首次向电视媒体打开67个洞窟,其中24个洞窟从未对游客开放,也未对媒体开放过。周兵介绍说,“比如莫高窟第三窟,我们被获得特许,在洞窟外用长焦进行拍摄,首次展示闻名于世的第三窟千手观音壁画。这幅壁画也是后世舞蹈《千手观音》的灵感来源。”同时,《敦煌》还给观众展示了许多之前从未在公众面前展示过的国宝。“在大英图书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我们拍到了一些重要的敦煌文书和经卷,并购得阿龙诉状和工匠草稿的电子版。片中还向大家展示了在新疆出土的1000多年前的饺子、大量的彩塑等观众很难看到的文物珍品。”

  一位观众由衷地对记者说,我一直在苦恼介绍什么样的影视片给我的孩子,今天看了《敦煌》,我知道我找到了。

  探索:用小人物串联大历史

  作为一部全方位展示敦煌历史和人文的纪录片,《敦煌》最打动观众的,是片中一些小人物。他们的故事,使冰冷枯燥的历史有了生活的气息和情感的张力。

  周兵说,《敦煌》用戏剧化的手法,以小人物的命运作为线索,串联起敦煌的大历史。纪录片除了表现敦煌的壁画、彩塑和艺术成就之外,还会关注与敦煌有关的人。当年在敦煌的老百姓,他们的生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他们的人生背后折射出敦煌历史社会的方方面面。

  《敦煌》挑选了十几个鲜活的甚至是备受争议的人物来串联敦煌历史,从英国探险者斯坦因,到道士王圆篆,再到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雕塑家、画家、村民、舞女、寡妇等等,他们的形象都在镜头下一一得以重现。周兵说,这些人物有些有史可依,有些则是根据历史的合理推断,将历史赋予在一个个虚拟的人物身上,然后用戏剧的表现形式将其展现。

  比如第五集《家住敦煌》,讲述的是一个叫阿龙的寡妇为夺回自己的土地而打的一场官司。这是敦煌学者非常熟悉的一个历史事件,其法律案卷包括诉状至今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这一集纪录片不仅探讨了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的法治状况,而且通过展示阿龙在打官司期间参加女人社,去莫高窟拜佛等小故事展现了敦煌服饰的变化、饮食的多样、婚礼趣事、莫高窟燃灯节、马球赛等典型的敦煌百姓生活。

  南师大历史系教授,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刘进宝曾参与该纪录片的拍摄,他说,对片中人物,编导没有妄加评价,而是将他们还原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比如王圆箓道士,这个1931年死在莫高窟,最后因藏经洞被一些专家称为晚节不保的人,纪录片是这样给观众交代的:这个瘦弱的脸上总带着笑容的中国道士,有人说他是藏经洞的发现者、维修人,也有人说他是目光短浅的宗教信仰者,有着小聪明的中国农民,出卖藏经洞的罪人,中国文化史上的卖国贼。纪录片详细交代了晚清积贫积弱的国家背景、普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的世风以及王圆箓当时的精神状态,是非留与观众评说。有观众感叹,王圆篆当时把这些文物献给各级官员都送不出去,当斯坦因、伯希和这些人到来时,这个不识字的道士守护藏经洞已有7年,他最后用他判断不出价值的文物换银子,应该给予一定的理解。纪录片以一种多元视角人性化地看待历史人物,令人信服。

  争议:纪录片能否用真人“演”出来

  在这部纪录片中,很多人物都是由真人扮演,他们的喜怒哀乐,当年的风土人情、王朝的兴亡更替尽现眼前,千百年前的历史一下子变得真实可感。据悉,《敦煌》拍摄时共招募了27位演员,包括近现代的常书鸿、罗振玉、斯坦因和伯希和都是由演员扮演,但此举也引起了争议。

  情景再现最早由Discovery探索频道引入中国,近几年《生死罗布泊》、《故宫》等国产纪录片的制作播出,“情景再现”也已成为纪录片时兴的表现手法之一。支持者认为,观众早已不满足由“空镜头”构成的“历史回望”,剧情再现不仅能丰富纪录片的视觉形象,而且为片子增添了情感色彩,使纪录片更好看。但是也有人表示反对,认为纪录片不是电视剧,如果纪录片可以随意还原历史、虚构人物,还不如直接去拍电视剧。

  敦煌艺术研究院文献所所长马德就对真人演出持保留态度,他对记者说,真人演绎和历史真实毕竟有差距,真人表演多了,看纪录片感觉像看电视剧,而且有时为了剧情的需要,材料的取舍会伤害历史性。南京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吴建宁也认为,真人表演会损害纪录片的“文献性”,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纪录片应尽量避免用真人表演。而马未都先生称它像市面上出现的“新派菜”,虽然它宣称是纪录片,但不太像,所以他在博客里把它称作是电视片,但这不影响他对这部优秀电视片的评价。

  对纪录片领域的这个敏感话题,总导演周兵坚持的观点是:“纪录片不仅仅是记录,作为制作者,我们同样有义务为观众提供生动、鲜活的历史和文化。”他说,《敦煌》采用了电影化和故事化的叙述方式,甚至大胆地虚构了人物作为故事主线,播出后也有人对这一点提意见。但他认为,演员表演只是一种技巧,关键在于它能不能表达真实的历史信息。片中有几个人物是虚构的,他们的故事也是拼接的,但是组合起来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例如史小玉就是成千上万大师级艺术家的缩影,足以让观众理解那些信仰虔诚的画匠,了解他们的命运;寡妇阿龙的故事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风俗,这是一种更大格局上的真实。关键是如何把握尺度,而这正是对导演最大的考验。他认为“情景再现“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同时,能增强纪录片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反思: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

  “守望敦煌,‘守望’两个字,让人看到了坚持和无悔。”这句《敦煌》的解说词,既是献给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几代与敦煌事业相依相连的丹心学者,更是纪录片《敦煌》剧组5年坚守的动力源泉。

  令人感动的是,在拍摄中,周兵先后九进敦煌,远离尘世,沉下心来,甘愿为清冷而寂寞的莫高窟担当“文明的守望者”。在他的博文里,周兵用质朴的文字感谢他的创作团队:“感恩他们5年来的坚持和辛劳,为了一句话、一个几秒钟的声音却拿着很少的钱,作为总导演,我总是几乎偏执苛刻地提要求,而提供给他们的物质和精神保障却很少,很惭愧。”

  这是纪录片创作团队的生存写照。与平均日产300多集的商业电视剧相比,这里少有热闹的卖片声,娱乐圈的喧哗浮躁与哗众取宠也跟这个圈子无缘,更多的是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

  南航社会学副教授张杰这几天一直在追看《敦煌》。他感慨地说,像《敦煌》这样具有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的作品还应更多。如今电视中充满的是喧闹嘈杂的综艺节目,以明星开路、逻辑混乱的贺岁大片,令大众集体性地陷入戏说、调侃的误区。这不仅是缺少艺术评价体系的体现,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艺术家自身使命感的缺失。一个艺术家不仅应该自己知道美,也要让大众知道什么是美,没有责任感,艺术家就沦落为商人,无论艺术形式如何变,讴歌真善美永远是艺术家的追求。

  “《敦煌》的编导们历尽艰辛,将这一宝库展现给更多的观众,算是一份功德。”著名学者马未都在他的博客里如此评价。他认为,电视是典型的大众媒体,但是现在电视节目普遍追求的是收视率而不是思想,有整体媚俗的倾向。像《敦煌》这样的电视纪录片对提高大众的审美大有好处。老百姓的审美很难一次性提高,所以多拍几部这样的电视片,才可以逐渐提高老百姓的审美趣味。他希望在社会浮躁的大背景下,电视工作者在自我提高的同时,也把观众的审美能力拽起来。

  南京大学文学院董健教授感慨,《敦煌》团队的坚守和勇气值得文艺界反思。他说,滚滚的经济大潮造就了虚假繁荣、本质平庸的娱乐泡沫,人们追求更多的是感官之乐,而不是精神之乐,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一旦艺术家选择做坚守者,就会与清贫寂寞为伍。而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这种坚守,就会陷入人文精神的整体滑坡。而艺术家的责任,正是坚守自己的历史使命与文化良知,以理性、智慧、质朴的光芒照亮人们的心灵,守望大众的精神家园,为整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增添财富。

  本报记者  薛颖旦  田 梅

  王宏伟  徐 宁


  →友情提醒

  如果读者您错过了在央视一套《敦煌》的播出,可进入“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录片台”,进入以下网址在线观看《敦煌》

  http://jilu.cntv.cn/humhis/dunhu ... 100214/100724.shtml

  
發表於 2010-2-28 12:41 | 顯示全部樓層
看过其中一集,对张大千和于右任喝酒那一段印象深刻。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3 09:12 , Processed in 0.03380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