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9842|回復: 6

天工书局本《左氏会笺》勘误举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4-12 17: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先贴上册的。有的字不好输入,就不贴了。有的例如己、巳、已;干、于;宇、字之类的错误,不举例。
(另外,这书好像没有版权的?)

P.40
傳:齊俟。又,不赴于諸俟。
按:俟並當作侯。巴蜀书社影印本(下简称蜀本)不誤。
P.41
箋:哭服小記。
按:哭當作喪。蜀本作喪。引文見《禮記正義》卷三十三《喪服小記》。
P.106
箋:宋本。注田下許字無。
按:注文“言若進璧以假許田非久易也”,則箋文當作“田上許字無”。蜀本同其誤。阮校本作“言若進璧以假田非久易也”,田上無許字。
P.109
箋:鶚以不然。
按:四字不通。蜀本同。引文出清儒金鶚所著《求古録禮説》,本作“鶚竊以爲不然”。 此處當脱“竊”、“爲”二字。
P.120
傳:錫鑾和玲。
箋:錫音楊。
按:錫當作鍚。蜀本、阮校本均作“鍚”。錫字無楊音。文公十一年箋云:“錫與鍚字形相似而亂”,“無以辨之。”哀公十二年箋云:“鍚音羊”。本年傳文箋釋既注“音楊”,兩注均與《釋文》同。則傳、箋並當改作“鍚”。
P.156
注:郊,王城也。
按:傳文無郊字。蜀本作郏。當從蜀本作郏。箋云:“郏即郏鄏”可證。
P.361
箋:言吾知齊伐鄭之所申來。
按:申當作由。蜀本作由。申字蓋涉傳文申侯而誤。
P.362
傳:有寵於楚文=。文=將死。
按:下文字當作王。蜀本不誤。文王兩字下之符號均爲重文符。同頁“齊侯脩礼於諸=。侯=官受方物。”是其例。
P.375
箋:里克一日未云晉。則是晉之臣子。
按:云當作去。蜀本作去。
P.517
注:故先入欲安喻國人之也。
按:“之也”不成句。蜀本亦同。阮校本作“故先入欲安喻國人”,可通。敦煌寫卷作“故先入,欲安喻國人也。” 疑之字衍文,或之字下脱“心”字。
P.524
箋:平王東遷居王城。乃漢之河陽縣。
按:河陽當作河南。箋文云:“地道記云。王城去雒城四十里。至漢猶分雒陽河南二縣。平王東遷居王城。乃漢之河陽縣。”台本、蜀本皆誤。
P.532
箋:可知黽舅蜀字常相亂也。
按:舅字不可解。当依蜀本作與。(这段话引文全同《經義述聞》,但没有注明出处。)
P.565
注:匡任潁川新汲縣東北。
按:任當作在。蜀本作在。
P.568
箋:若漢之術尉矣。
按:術當作衛。蜀本作衛。
P.649
箋:據洒誥百僚庶尹惟亞惟服宗工。
按:洒當作酒。引文見《尚書•酒誥》。
P.657
箋:黔中故城在今湖北辰州沅陵縣西。
按:湖北當作湖南。蜀本同。楊注本云:“高士奇《地名考略》本《後漢書•南蠻傳》謂在今湖南沅陵縣、芷江縣一带”。 考箋文亦引《後漢書•南蠻傳》。《後漢書•南蠻傳》:“白起伐楚,略取蠻夷,始置黔中郡。”李注:“黔中故城,在今辰州沅陵縣西。”
P.704
箋:古承縣在今兗州府嶧縣西北一里。去莒誠逹。
按:逹當作遠。蜀本作遠。隱公二年箋:“承縣在今兗州府嶧縣西北一里,去莒遠。”可證。
P.725
箋:大夫伐取姑書。
按:姑當作始。蜀本作始。
P.809
箋:是枚馳以救之。
按:枚當作故。蜀本作故。
P.823
箋:四隅檐宇。曲而翻起。如何丘之高聳。故曰四阿。
按:何丘當作阿丘。蜀本作阿丘。
P.888
箋:成字其終卒之義。
按:其字蜀本作有。當從蜀本。
P.916
箋:公筮亦之以上皆曰故也。
按:語序错亂。蜀本作“公筮之亦以上皆曰故也”。“公筮之”見傳文。傳文前文有“皆曰。國士在且厚。不可當也。”竹添氏認爲晉公卜筮的原因之一,是因爲左右皆言伯州犁在楚,恐難以戰勝。故云公筮之亦以上皆曰故也。當從蜀本。
P.935
箋:宫中衖謂之壺。
按:壺當作壼。襄公九年箋“宫中巷謂之壺”,同此誤。僖公二年箋:“寺人者内小臣在壼闈之中”,壼字不誤。蜀本皆誤。《爾雅•釋器》:“宫中衖謂之壼。”
P.1023
箋:晉悍蔽之之法。豈得已哉。
按:悍當作悼。箋文述晉國遏制楚國。始自晉文公,次及襄公、靈公,晉悍當作晉悼無疑,指晉悼公。蜀本作悼。
發表於 2010-4-13 00:22 | 顯示全部樓層
鱼游兄,看书看的真认真啊
 樓主| 發表於 2010-4-13 14:46 | 顯示全部樓層
雕虫小技,繁荣一下版面而已
發表於 2010-4-13 14:57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工的不是影印本?
 樓主| 發表於 2010-4-14 08:5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3楼(周楷煜) 的帖子

是影印,但似乎没有说明是根据什么版本影印的。边栏也有印错的,边栏外有很多日文,巴蜀书社的没有。好像不是同一个底本
發表於 2010-4-19 13:22 | 顯示全部樓層
查了一下,此書版本情況應該是這樣:

日本有兩版。一版是明治三十六年(1903)東京明治講學會刊本,這是原版,網上也有這個本子的掃描版,470兆,沒有眉批。另一版是明治四十四年(1911)東京富山房《漢文大系》十、十一卷,網上也有,70兆,有《漢文大系》編者加的眉批。

巴蜀這套影印的是原版,所以沒有後來《漢文大系》本的眉批。台灣天工本有眉批,則應該是《漢文大系》本,而《漢文大系》本應該是重排本。新文豐影印過全套《漢文大系》,又也有單行的《左氏會箋》,但不知道底本。還有廣文也影印過。
 樓主| 發表於 2010-4-20 11:1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5楼(周楷煜) 的帖子

恩,现在再回头看天工书局印本的日文凡例,果然如此。当时没有看这个凡例,乱说话了,呵呵。谢谢提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2 23:05 , Processed in 0.03519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