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 》( 2010年10月14日 12 版)
扬州大学钱宗武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今文尚书词汇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2BYY027),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待出版)。
千百年来,《尚书》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至今还没有系统的词汇研究专著。《今文尚书词汇研究》不仅填补了上古经典专书词汇研究的空白,还为《尚书》学史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语料和重要理论参考。重要创新简述如下:
一、详细分析了今文《尚书》形容词的形义特征,揭示了汉语形容词的演变规律。
目前,国内语言学界对上古专书形容词的理论研究十分欠缺。本项成果首次揭示今文《尚书》以单音形容词为主,而单音形容词又以多义词为主,并以“同义”、“反义”等构成多种聚合类型。形容词主要有两种构成方法:一是通过语音学方法构成联绵形容词和叠音形容词;二是通过语法学方法构成复合形容词。形容词自身意义演变的主要方向是实义虚化,并可以进一步虚化为情态副词和时间副词;同时,形容词通过自身的组织功能淘汰旧质,并限制某些具有虚化趋势的词进一步虚化。借此,我们可以从词汇发展的历时和共时层面,对汉语形容词中大量存在的一词多义、兼类以及类别不明的现象进行解释。
二、深刻揭示了同源词的音义关系,有力论证了汉语的理据性。
一些外国学者认为汉语最缺乏理据性,而这是不符合汉语实际的。今文《尚书》存在大量同源词就反映了汉语是一种具有理据性的语言。一般说来,“音近义通”是识别汉语同源词的标准,但这并不能准确地概括同源词的内涵和外延。语音相同或相近是同源词的外在构词理据;词源意义相同是同源词的内在构词理据。此外,联想在同源词产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成果通过解析今文《尚书》的同源词,证明汉语是一种典型的以理据性原则对文化现实进行语言编码的语言。
三、论证了“四字格”形式是汉语成语的主要标准。
成语与谚语、俗语、格言等熟语在语言形式上很难区别。成语多有来源,而源自典籍的成语最早可追溯到《尚书》。本项成果统计《汉语成语词典》,发现源自今文《尚书》的成语竟有近百个,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原型结构”,即原始语言形式没有任何改动;二是“非原型结构”,即主要从今文《尚书》中摘用相关词语组成或者对原始语言形式增删概括而成。越是古老的文献,成语的“非原型结构”越多。在今文《尚书》中,“非原型结构”成语的原始形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呈现出增加、删减、改换、紧缩、移位、分取、组合、概括引伸等演变特点,最终全部演变为“四字格”。这是由汉语简洁的特点和成语语用特点双重选择的结果。
四、揭示今文《尚书》“通假”特征,提出并论证了造成文献语言“通假”现象的“用词不规范”说。
目前,学术界对文献语言产生通假的原因向无定论。本项成果详细描写了今文《尚书》语言“通假”的六个显著特点,并指出这是“通假”现象的早期形态特征;同时,辨析和纠正了历代《书》家“通假”异说,并指出文献语言“通假”的发生、发展以致衰减消亡,与汉字使用的不规范、渐趋规范以致必须规范几乎是同步的。因此,“通假”演变规律本身就解释了其成因的“用词不规范”说,而今文《尚书》的虚词“通假”研究则恰恰为之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
五、首次提出并详细论证了研究上古专书词汇的“正形寻义法”、“依文解义法”和“语法定义法”。
传统的学术文化在漫长的时间和辽阔的空间中传承发展,总会受到传播方式、教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传世典籍出现“讹、脱、阙、衍”等现象,造成阅读障碍。本项成果通过“正形寻义”,订正了《尚书》中各种各样的“误字”,再“据形索义”;通过“依文解义”,根据语境,推求《尚书》词语的动态意义;通过“语法定义”,分析语词在语言形式中的组合方式、结构关系以及表述功能,寻求《尚书》词语的语法意义。这些新方法对于文献词汇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专家点评:
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今文《尚书》词汇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作者全面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历代今文《尚书》研究的著作几乎搜罗殆尽,并对所有研究专题的材料都进行了穷尽性统计和分析,使成果的材料基础非常扎实,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 ... 014_5-12.htm?di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