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10145|回復: 0

[转帖] 《中国古代史论丛》总目(1-9辑,1981-1985年)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1-4 09: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国古代史论丛》总目(1-9辑,1981-1985年)

太史政按:20世纪80年代前半叶,大陆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曾在郑天挺先生的发起下有过五年的通力合作,出版了《中国古代史论丛》这一以书代刊的刊物,共9辑,至今已经成为绝响。关于这一刊物的目录,国学数典网友lareys曾于2009年12月上传了全部9辑的PDG文件,并附上了详细至页码的详目。新浪共享网友byfsgjzx也于2010年5月上传了似根据PDG文件合成的PDF文件,大家皆可下载。然而,lareys的详目尚存在著录方面的许多错字,并且忽略了《中国古代史论丛》这一刊物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即每一辑分别由不同的学术机构或学者作为特约编辑进行该辑的文稿编辑,从而使得每一辑都各有其不同的学术领域作为重点。因此,本次总目整理,在更正lareys详目之错误的同时,亦附上每一辑的特约编辑情况,以见当时大陆中国古代史学界的学术互动情况。

国学数典链接: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AE%BA%E4%B8%9B
新浪共享链接:http://iask.sina.com.cn/u/1604510005/ish?folderid=52972


《中国古代史论丛》一九八一年第一辑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294千字,388页,2860册。
编委会:郑天挺、傅衣凌、谢国桢、王仲荦、史念海、张岂之、朱绍侯。
(本辑承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张海鹏同志协助编审)

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写在《中国古代史论丛》前面 郑天挺 1
邹衍及其后继者的世界观 顾颉刚 3
关于魏晋南北朝隋唐门阀政治的几个问题 郑欣 16
元代佛教与元代社会 陈高华 42
汉武帝“罢黜百家”辨 罗义俊 66
秦惠王历史作用再评价 葛懋春 73
元载论略 韩国磐 82
论安史之乱的平定和河北藩镇的重建 黄永年 99
明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左云鹏 113
关于“削鼻班”和“乌龙会” 谢国桢 123
秦汉课计制度 李孔怀 129
王闿运《桂阳直隶州志·货殖传》读后 傅衣凌 140
“名田”浅论 朱绍侯 154
曲阜“衍圣公府”祭学田地考略 刘重日 171
我国早期的植棉和纺织 史学通 191
释史 胡淀咸 210
周易名义考 黄寿祺 225
陆贾《新语》的真伪及其思想倾向 苏诚鉴 236
论《新五代史》的人物评价 姚瀛艇 252
唐樊绰《云南志·六诏》校记 赵吕甫 270
古代大河三角洲的概势及其演变 陈怀荃 292
两宋时期的台湾 朱瑞熙 318
老挝异名考 陈碧笙 327
明代中国与菲律宾的友好往来 周绍泉 338
方腊起义丛考 李裕民 348
惠施行年考 何清谷 367
关于城濮之战的晋楚兵数 钱宗范 376
关于瓦岗军起义的年代 赵文润 385

补白:
资料:
炮考 文廷式 2
炮考 梁章钜 170
石鼓文 梁章钜 41
西施随范蠡辨伪 刘献廷 65
有关《新五代史》资料二则 王士禛、梁章钜 122
赤壁本赤(山+鼻) 刘献廷 291
赵匡胤父追尊为昭武皇帝 张道贵 326
白莲教之倡始 文廷式 347
王遹非王适 俞如云 366
寇准父应为寇湘 顾吉辰 384
咏史诗词:
汉唐漫咏 刘蕙孙 72
武侯庙 杨慎 81
诸葛公墓 魏际瑞 81
马嵬 李商隐 139
马嵬坡 郑畋 139
读长恨辞 李觏 139
马嵬驿 袁枚 139
咏项羽四首 杜牧、王安石、郑燮、唐孙华 153
读陈胜传 屈大均 224
咏隋炀帝三首 李商隐、皮日休、陈恭尹 235
满江红·拟岳飞班师 夏承焘 269
满江红·柴市谒文文山祠 夏承焘 317


《中国古代史论丛》一九八一年第二辑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328千字,432页,2300册。
编委会:郑天挺、傅衣凌、谢国桢、王仲荦、史念海、张岂之、朱绍侯。
(本辑特约编辑: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

关于中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郑天挺 1

明清史专号:
“六必居”的材料证明了什么? 邓拓、刘永成 11
明代流民运动——中国被延缓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 李洵 30
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迟缓发展的原因 谢国桢 48
明代私人海上贸易的性质和影响 林仁川 57
明清时期闽粤地区的果品业商品生产 陈学文 69
福建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初探 林祥瑞、黄志中 79
明代均田均粮运动的发展 伍丹戈 94
张居正综核名实的思想和他的考成法 茅海建、宋坚之 141
朱元璋与江南地主 唐文基 157
明代贵族庄田的土地问题 黄冕堂 168
明代勋戚庄田的土地来源和经营情况 郑克晟、傅同钦 201
明初垦田数考辨 董楚平 212
试论明清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 刘敏 218
徽州庄仆制及其研究 刘重日、曹贵林 237
明代辽东都司军屯的情况和作用 杨旸 245
明代云南经济史论略 秦佩珩 251
明代福建赋役的特点 陈支平 261
明清德化土地契约的经济内容 杨国桢 270
清朝入关前的民族政策 李治亭 286
皇太极改革综述 孟昭信 304
清代前期三大财政支出 彭雨新 324
试论康熙的经济政策 钟安西、楼毅生 343
一六八三年清政府统一台湾 陈碧笙 352
邓茂七起义的特点 张桂林 368
论明末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孙祚民 375
鲁南王俊起义史实述辨 王汝涛 393
蔡牵集团及其海上活动的性质问题 孔立 420

读史札记:
从一枚银章谈起 王世华 431

补白:
资料:
王船山不满明太祖 文廷式 29
明史纪事本末 梁章钜 56
重惩贪吏 赵翼 68
睿忠王致史阁部书 昭梿 93
论三逆 昭梿 211
田价、米价、银价 钱泳 236
明初文字之祸 赵翼 269
明祖用法最严 赵翼 303
永乐中海外诸番来朝 赵翼 323
明初徙民之令 赵翼 374
藩军初制 昭梿 430
咏史诗词:
咏郑成功四首 连横、林峻堂、邱逢甲 156
吊于谦三首 黄鷟来、孙蕙、王式丹 167
过开封怀李岩 夏承焘 244
明清杂咏 柳亚子 260
明季咏史 张笃庆 342
闽于山戚公祠题壁·用岳武穆韵 郁达夫 367
吊史可法六首 吴嘉纪、戴绶年、黄燮清、郁达夫、邓拓、翦伯赞 419


《中国古代史论丛》一九八一年第三辑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273千字,364页,4000册。
编委会:郑天挺、傅衣凌、谢国桢、王仲荦、史念海、张岂之、朱绍侯。
(本辑特约编辑:《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

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村社制和奴隶制残余 傅衣凌 1

先秦史专号:
我国远古传说与自然环境变迁 王红旗 14
夏夷蛮貊戎狄羌越得名考源 刘蕙孙 26
夏为东夷说略 程德祺 34
论人殉人祭和我国社会史的关系——兼论我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划分 佘树声 41
周代公社所有制下的贵族私有土地 胡方恕 64
中国奴隶社会普遍使用青铜农具问题质疑 范传贤 97
《曶鼎铭》里的“众”是奴隶吗? 孙机 108
“铸刑鼎”考释 杨剑虹 111
再议“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李启谦 126
先秦礼制中的“威仪”说 姜昆武 137
商鞅的赐爵制非二十等爵制 高敏 142
屈子职任与朝中几个职官的辨析 姜亮夫 150
《牧誓》是一篇战争舞蹈的誓词 刘起釪 161
试探《侯马盟书》的年代、事件和主盟人 陈长安 175
《左氏春秋》考辨 林贞爱 192
《左传》结尾年代辨正 汪受宽 207
孔子经济学说述评 陈炯光 217
孙武的军事思想 朱开光 239
诸子学论丛 金德建 246
春秋时代的驿传 徐鸿修 254
春秋楚都丹阳辨正 魏嵩山 269
《孙膑兵法·擒庞涓》篇古战地考察和战争历史地理研究 黄盛璋 275
关于吕不韦评价的两个问题 洪家义 310
奉阳君考辨 邓廷爵 325
说先秦玉器 傅振伦 333

读史札记:
“禅让”与原始民主制度 左言东 347
“骏发尔私”新解 晁福林 350
晋文公年岁考 李名方 354
试析《孟子》的“民” 傅永聚 358
《孟子》“贼民兴”新解 萧立岩 362

补白:
资料:
伊尹事录 文廷式 33
程婴杵臼 洪迈 351
民曰黔首 吴曾 330
万岁之呼 吴曾 110
鸱夷子皮 吴曾 322
“元首”说 姜昆武 136
“股肱”说 姜昆武 13
“爪牙”说 姜昆武 268
“文人”说 姜昆武 160
“纲纪”说 姜昆武 238
孙膑减灶 洪迈 289
咏史诗:
咏息夫人二首 杜牧、胡曾 359
咏伍子胥三首 王令、陈鸣鹤、黄鷟来 191
姑苏台 胡曾 63
西施 罗隐 174
商鞅 王安石 149
咏屈原七首 李商隐、戴叔伦、胡曾、陆游、秋瑾、柳亚子、叶剑英 344
宋玉 李商隐 274
燕昭王 陈子昂 174
咏荆轲四首 骆宾王、陈子龙、陈梦雷、冯廷魁 364


《中国古代史论丛》一九八二年第一辑(总第四辑)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267千字,351页,3000册。
编委会:傅衣凌、谢国桢、王仲荦、史念海、张岂之、朱绍侯。
(本辑特约编辑:苏双碧、李祖德、诸葛计)

关于中国封建经济关系的形成问题 田昌五 1
“岛夷”、“东鳀人”与古台湾关系 吴壮达 21
清代采铜铸钱工业的铸息和铜息问题考察 彭泽益 35
论明清苏松嘉湖农家经营的商品化 樊树志 66
明清佃仆的身份地位 叶显恩 88
明初商屯质疑 商传 102
清代内阁制的变迁 赵希鼎 124
从礼仪制考察官制 周一良 150
乾嘉名士政治思想简论 陈金陵 160
朱元璋军事思想初探 陈梧桐 185
论李自成起义军均田口号的含义 南炳文 202
隋末江南首先发难的刘元进起义军 臧嵘 217
北凉史上的几个问题 黄烈 231
略论北朝均田制的实施状况 杨际平 252
“玄武门之变”有关史事考辨 胡如雷 284
从唐初《氏族志》看士族地主历史地位的变迁 赵克尧、许道勋 297
关于岳飞的初葬和改葬 王曾瑜 313
“隆武遇害”考辨 朱纪敦 318
诸葛亮不出兵子午谷的原因试说 宋裕 330

读史札记:
后燕“带方”、“王佐”非人名辨 李步嘉 334
释“白著” 张邻 339
唐五代闽海上交通的特点 闻之 342
黄巢与儒生 卫文选 345
丁耀亢生卒年考 李济贤 348

补白:
资料:
古无隋字 吴曾 65
封神演义 昭梿 149
牢盆简释 关耳 251
唐代均田户的杂徭负担 乌廷玉 317
古代造船原料——桄榔须和橄榄糖泥 阿草 329
唐代江南水稻的亩产量 关耳 333
李白非蜀人 吴曾 341
咏史诗:
吊岳飞四首 高启、吴嘉纪、黄鷟来、柳亚子 20
吊文天祥三首 边贡、顾梦游、吴定璋 344
咏包拯二首 唐孙华、梁孝标 351


《中国古代史论丛》一九八二年第二辑(总第五辑)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296千字,392页,3000册。
编委会:傅衣凌、谢国桢、王仲荦、史念海、张岂之、朱绍侯。
(本辑特约编辑:山东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郑佩欣)

悼念郑天挺同志:
爱国·进步·谨严·笃实——悼念郑天挺同志 白寿彝 1
敬悼郑天挺先生 傅衣凌 6
郑老的“身教”永志难忘——敬悼郑毅生老师 熊德基 10
悼念郑天挺先生 谢国桢 15
怀念郑天挺师 商鸿逵 18
教诲谆谆多启迪——忆郑老与我的最后一次谈话 刘泽华 2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忆父亲最后所关怀的几件事 郑克晟 26

试论文与文字 刘敦愿 31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中“平等”、“平均”口号的历史考察 孟祥才 39
关于北朝末期至五代的义兄弟结合 (日)谷川道雄 53
浅谈中国的封建行会 蒋兆成 71
“大武戚”铭文及图像考释 陈昌远 97
田忌事迹述评 何清谷 108
九品中正制萌芽探讨 张旭华 116
试论北魏末年河北地区和青州的暴动 杨耀坤 126
中晚唐的社会矛盾和朋党之争的经济根源 吴慧 143
试论唐朝的中枢机构和文书制度 陈贤华 178
唐代河北藩镇与奚契丹 黄永年 195
唐代江南实施均田小议——兼及南朝以来江南户口的消长问题 张泽咸 221
房、杜何以堪称“良相”? 牛致功 232
朱升和《朱枫林集》评议 张海鹏、刘尚恒 250
万历后期的矿税之祸——明代辽东档案研究之三 周远廉、谢肇华 273
牛金星在农民起义军中的作用 刘德鸿 305
我国古代采矿技术史(坑采) 杨文衡 326
“颇黎”释名 沈福伟 352
我国瓷器渊源略论稿 宋伯胤 365
唐代东都坊数蠡测——读《唐两京城坊考》及《元河南志》札记 高敏 388

补白:
资料:
《明史》校点拾零七则 官大梁 5、9、70、194、272、304、364
《明清史讲义》订误一则 李凤民 21
朱温三事 洪迈 387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成仁录》 249
沈百五 钱泳 249
洪文襄之降 昭梿 364
用洪文襄 昭梿 272
秦桧十客 陆游 325
元末官吏贪污之名目 刘献廷 38
咏史诗:
咏韩世忠、梁红玉五首 侯泓、杨濬、赵翼、黄燮清、林伯渠 30
杨椒山公祠 吴学濂 231
咏史杂成口号十首 夏完淳 96
咏史 郑燮 220


《中国古代史论丛》一九八二年第三辑(总第六辑)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255千字,350页,3000册。
编委会:傅衣凌、谢国桢、王仲荦、史念海、张岂之、朱绍侯。
(本辑特约编辑: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

关于魏晋南北朝门下省的两个问题 陈仲安 1
魏晋时期道家思想的流行 熊铁基 17
论诸葛亮一出祁山之战 陈可畏 38
关于黄巾起义余部的几个问题 谢桂华 46
试论曹操政权的性质 杨德炳 58
魏晋兵制札记四则 黄惠贤 74
北魏末军户制的衰落 朱大渭 84
李显甫开李鱼川之时间考 卢开万 116
河北山东高门大族的衰落——关于隋末农民战争的几个问题之一 彭神保 123
张九龄——唐代有远见的政治家 刘学沛 135
唐代十道和十五道的产生及其性质 田尚 141
略论唐宪宗平定藩镇割据的历史意义 方积六 153
北朝的徭役制度 鲁才全 167
再论唐代的客户——关于纳税客户的性质问题 张泽咸 190
唐玄宗天宝十一载“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试析 高敏 209
唐代前期的临时别差科问题的提出 唐耕耦 222
唐代的盐户 陈国灿 236
唐代职田的渊源及其演变——唐代职田制度研究之一 李文澜 254
唐敦煌县寿昌城主小议——兼说城主 沙知 274
唐西州寺院家人奴婢的放良 姜伯勤 286
试析吐鲁番出土的高昌唐代雇佣契券的性质 程喜霖 304
跋敦煌所出《唐景云二年张君义勋告》——兼论“勋告”制度渊源 朱雷 331

补白:
资料:
陈寿论诸葛亮 赵翼 83
关于诸葛亮出祁山 刘献廷 303
铜鼓 钱泳 140
晋之亡与秦隋异 洪迈 285
范晔作史 洪迈 57
《隋书》不为王通立传析疑 王士祯 115
唐亡由诸侯之强 文廷式 122
唐古文不始于韩柳 赵翼 350
古文自姚察始 赵翼 221
唐人避讳之法 赵翼 189
度牒 赵翼 152
资治通鉴 洪迈 330
咏史诗词:
咏诸葛亮五首 杜甫、李商隐、温庭筠 166
咏曹操三首 陈恭尹、申涵光、郑燮 16
咏刘备三首 刘禹锡、吴祺、何景明 303
满江红·吴大帝庙 朱彝尊 235
舒城怀古 唐孙华 235
咏赤壁四首 杜牧、姚文焱、刘献廷 134
蔡中郎坟 温庭筠 350
木兰 马銮 37
台城 韦庄 208
八公山 胡曾 349


《中国古代史论丛》第七辑(一九八三年第一辑)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289千字,396页,3200册。
编委会:傅衣凌、王仲荦、史念海、张岂之、朱绍侯。
(本辑特约编辑:《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

秦汉三国史专号:
西汉时期义、利思想的演变与争辩 谢天佑、王家范 1
汉代自耕农的社会地位及其与地主阶级的关系 吕苏生 32
汉代的田庄经济 朱绍侯 63
再论汉代农业领域榨取奴隶剩余劳动形态 范传贤 82
早期封建经济与秦汉农民战争 彭年 96
释秦律“率敖” 杨禾丁 123
汉代法律管窥 林剑鸣 140
试论张汤的法制思想 杨育坤 159
秦器铭所见秦仕进制度的印迹 黄留珠 168
两汉的选举制度与门阀世族的形成 左益寰、刘克宗 175
令吏琐议 杨剑虹 192
汉魏郎官 杨鸿年 202
试论秦王朝短祚的原因 刘静夫、刘晓航 227
试论秦朝速亡的根本原因 朱维权 240
韩非之死,李斯难辞其咎(与王举忠同志商榷) 龚维英 250
陆贾在汉初政策转变中的贡献 罗义俊 256
陆贾述作《楚汉春秋》的主要倾向 金德建 267
贾谊思想略论 祝瑞开 275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辨 王宾如、王心恒 287
王莽改制简论 韩养民、葛承雍 298
蔡伦造纸说不能否定 梁福义 310
评诸葛亮斩马谡 吴洁生 316
关羽是怎样被神化的? 张小明 320
赤壁之战曹操败于疾疫说质疑 宋裕 326
三国志注引书目(《廿二史札记考正》之一篇) 陈垣 331
跋《三国志注引书目》 陈智超 340
《新语》的成书时代 金德建 343
对中华书局本《史记》标点的意见 张仲良 353
《史记》新标点本讹“七”为“十”校订 张勋燎 362
《后出师表》一误辨正 顾孟武 368
《释〈报任安书〉的几个问题》质疑 予夫 372

读史札记:
关于苍头军 晁福林 377
“家人言”与“司空城旦书” 苏诚鉴 381
略说西汉“自衒鬻者” 黄留珠 386
汉魏阿名考 张孟伦 391

补白:
资料:
《史》《汉》之异 文廷式 62
刘项俱观始皇 王鸣盛 31
刘项成败 洪迈 286
萧何绐韩信 洪迈 81
宦官亦有贤者 赵翼 249
汉人同姓名 钱大昕 158
读史拾零二则 高敏 174、371
咏史诗词曲:
读《史记》二首 缪钺 390
咏史二首 荒芜 330
茂陵二首 林散之 139
嘲秦始皇“焚书”二首 章碣、罗隐 367
咏陈涉等三首 周昙 319
咏刘邦三首 张安道、陶望龄 385
水龙吟·谒张子房祠 朱彝尊 380
咏韩信二首 罗隐、骆用卿 339
咏贾谊三首 刘长卿、李商隐、王安石 191
咏王昭君八首 董必武、谢觉哉、翦伯赞、张执一、吕振羽、冶秋 266
[朝天子]咏史七首 薛昂夫 95
[山坡羊]三首 张养浩 396
[柳营曲]怀古、楚汉遗事 马谦斋 309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274
[折桂令]咏史 阿鲁威 297


《中国古代史论丛》第八辑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334千字,458页,3450册。
编委会:傅衣凌、王仲荦、史念海、张岂之、朱绍侯。
(中国先秦史学会秘书处编)

先秦史专号(二):
卅年来关于殷墟头骨及殷代民族种系的研究 杨希枚 1
关于先秦货币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朱活 25
河姆渡文化的历史地位 徐中舒、唐嘉弘 39
“中华文化西来论”的翻版——批判苏联瓦西里耶夫的《关于外国影响在中国文明中的作用》 刘蕙孙 47
改火的由来 汪宁生 64
甲骨卜辞所见商代天文、历法与气象知识 郑慧生 72
爱国主义者——孔丘 夏子贤 95
《周易》筮辞的来历 刘宝才 109
论墨子“天志”、“明鬼”的宗教观 段志洪 122
韩非的历史观 杨钊 133
《大雅·文王之什》新解——周文王的文治武功及其死亡考 刘毓庆 148
读《尚书·无逸》 李民 169
周代“工商食官”的前前后后 赵锡元 184
先秦姓氏制度初探 骆光华 203
有关周公营雒邑的几个问题——兼论雒邑成周的地理位置与作用 陈昌远 219
《周礼·夏官·环人》新解 李少一 240
“中国奴隶社会”研究中的几种常见提法驳议 张广志 245
晋“作爰田”解并论爰田即井田 徐喜辰 261
等级占有制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封建化 徐亮工 277
西周社会的封建性质及封闭性社会结构 佘树声 305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和暴力革命 崔春华 330
春秋奴隶考略 陈连庆 344
试论西周社会性质 李仲立 361
民氓新探 戚其章 377
越国源流初探 唐嘉弘 383
齐国婚俗初探 魏琦 407
战国纪年疑义 白光琦 424

补白:
资料:
释“格式” 佳鸿 260
“左衽”和楚人 晓雪 132
诗书成词考释六则 姜昆武 202、218、244、382、406、448
东西周 赵翼 46
《周本纪》佚共伯和 凌扬藻 121
《读史賸言》七则 秦笃辉 38、108、147、329、343
《商君书·徕民篇》一句话的解释辨 闻之 94
咏史诗曲:
咏屈原三首 贯云石、聂绀驽、林散之 376
题缪文远著《七国考订补》 缪钺 71
[朝天曲]三首 薛昂夫 24
关洛怀古 刘蕙孙 63
咏史诗六首 许浑、杜牧、陆龟蒙、崔道融 168


《中国古代史论丛》第九辑,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330千字,437页,2100册。
编委会:傅衣凌、王仲荦、史念海、张岂之、朱绍侯、吴枫、关履权、张海鹏。
主编:李则鸣。
(本辑特约编辑:南充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刘静夫)

古代宗法制度探源——兼评《殷周制度论》 李则鸣 1
从傅嘏《难刘劭考课论》看曹魏为政的特点 杨耀坤 30
封建门阀制度简论 简修炜 50
唐代三省制与相权之争 徐清廉 72
朱元璋的人才论 刘清阳 91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中的派别 童书业遗稿 104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的历史实践 柯昌基 118
论周宣王“不藉千亩” 李西兴 134
宋朝福建路经济文化的发展 王曾瑜 149
略论宋代的“榷盐” 郭正忠 167
关于金代社会经济的几个问题 王瑞明 189
对明初经济若干资料的看法 董楚平 209
关于明代建筑发展的若干社会原因 陈绍棣 226
明代的牧马草场 郑克晟 246
春秋时代原始婚姻形态初探 钱宗范 260
鲁南东夷文化与春秋莒国 王汝涛 278
孔子思想在朝鲜 杨焕英 293
孔子思想在西方 冯佐哲 321
试论建安文学初期的黄老思潮 沈侗廔 331
略论刘秀在绿林起义中的贡献 吕苏生 341
关于李顺之死 徐规 352
明天启年间山东徐鸿儒起义 李龙潜 357
关于明代“倭患”的几个问题 李丹慧 372
明太祖的对日政策及其影响 陈抗生 385
隆武死事考信 刘德鸿 400
再辨隆武入粤 朱纪敦 405
赤壁小战说质疑 顾孟武 412

读史札记:
《秦誓》作于秦穆公三十六年考 金德建 425
李士淳的一首书愤诗 朱纪敦 433
“狂僧邱义”案 朱纪敦 436

补白:
资料:
诗书成词考释三则 姜昆武 29、71、90
《明通鉴》校点拾零六则 官大梁 103、320
《明史》校记十则 官大梁 49、351、356、371
徐霞客与漱玉泉 吴华 148
司马迁作史年岁 赵翼 384
班固作史年岁 赵翼 399
关于李顺 陆游 432
嘉靖中倭寇之乱 赵翼 188
赤 梁章钜 404
《宋史》校记七则 顾吉辰 245、259、277、320
咏史诗、曲:
成都怀古 缪钺 411
吊项羽二首 王昙、黄仲则 424
[山坡羊]长安怀古 赵善庆 208
[折桂令]武昌怀古、咸阳怀古、金陵怀古 卢疎斋 292、435
[中吕]满庭芳四首 周德清 330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225
[折桂令]诸葛武候 鲜于必仁 225
[朝天子]咏史一首 薛昂夫 225
[塞鸿秋]凌歊台怀古 薛昂夫 340

http://www.wangf.net/vbb2/showth ... ;amp;threadid=26063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5 02:39 , Processed in 0.03439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