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9953|回復: 6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4-2 13: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發表於 2013-4-2 17:29 | 顯示全部樓層
鳲鳩先生此例應該可信。不過,既然這麼多通用現象,不如直接稱為通假更為合適。“執”從“㚔”聲,《說文》“㚔”讀如“籋”,“籋”本从“爾”聲。而“埶”又通“邇”(裘錫圭先生名作《釋甲骨文裏的“遠”“𤞷”及相關諸字》),則㚔、爾、𤞷(埶)三聲相通(裘先生在他處也認為-m尾和-n尾可以相通)。最近老在想這樣的問題,我們什麼時候能動一下自己的腦筋,在大師的基礎上前進一納米呢?
發表於 2013-4-3 19:15 | 顯示全部樓層
下午讀李春桃先生《利用楚簡資料研究古文五則》(《簡帛》第7輯),其第一則指出《古文四聲韻》卷五14頁“熱”字古文作“苶”,而“苶”本从“尔(爾)”聲。此為埶聲爾聲相通的又一證據。
又覈《廣韻》“苶”字有三切,一音“奴協切”(帖韻),一音“如列切”(薛韻),一音“奴結切”(屑韻)。前一音上推古音收-p尾,後兩音上推古音收-t尾。
發表於 2013-4-14 11:47 | 顯示全部樓層
過去我也曾經認為“埶”和“執”為形誤。陳劍先生《釋上博竹書和春秋金文的‘羹’字異體》已經把上博簡《曹沫之陳》的‘居不褻文,食不貳羹’ 與《容成氏》的“衣不褻美,食不重味”兩句中的“褻”直接讀為“襲”,讀者可以參看。
發表於 2013-4-14 13:26 | 顯示全部樓層
更早的時候,李家浩先生《南越王墓車馹虎節銘文考釋——戰國符節銘文研究之四》(《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專號)》,第662~671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據戰國文字“廉頗”或作“𡉣波”,認為“坴(埶)”可讀入談部。談部收-m尾,跟收-p尾的執聲相通自然不存在問題。
發表於 2013-4-16 00:04 | 顯示全部樓層
新發現西周早期何簋:“𧜼公休。”𧜼字从衣,埶聲。張光裕先生讀為“埶”,以為有“樹立”義(《文物》2009年第2期)。洪颺先生讀為“揚”(《何簋銘文釋讀及相關問題》,古文字學第18屆年會散發論文,又發表於《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3期)。鄙意以為,既然戰國還有方言讀𧜼為襲,西周早期埶聲收-m(p)尾更無可疑,襲答同在緝部,所以可以大大方方地讀“𧜼”為“答”。如果堅持認為埶聲在月部,那也沒什麼問題。古音埶聲加設聲相通,經裘錫圭先生發掘論證以後,現在已經為大家所熟知。古音合聲與設聲相通。《書·盤庚中》:“各設中于乃心。”漢石經“設”作“翕”。然則𧜼之於答,猶設之於翕也。這個意見我曾在年會上跟洪颺先生提過。
發表於 2013-4-28 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按坴(埶)字與-m尾之關係,清人宋保已經指出。宋保《諧聲補逸•弟十》:“燅,重文作𤏝。《繫傳》熱省聲。舕,以冉切,與燅字同部,从舌得聲,同一例。熱省聲、舌聲為月曷末黠鎋薛部內之聲,燅舕皆侵鹽添部內之字,兩部關通之路如铦讀若棪,桑欽讀若鎌,舌聲;又㚔字从大从 ,一曰大聲,皆其證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3 03:55 , Processed in 0.0339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