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6523|回復: 0

[转帖]我与史学评论——《史学的批评与批评的史学》后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9-30 04: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与史学评论——《史学的批评与批评的史学》后记   作者:周祥森   http://www.zisi.net/htm/ztzl/zgsxs/2006-09-28-35284.htm    本书是我1994年以来在史学评论科学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所走过的历程的一个总结,也是我的第一本纯学术性的著作。   收入本书的30篇小文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这12年中公开发表在报刊上的关于史学评论方面的文章;二是从读书札记中选出来的未曾正式公开发表过的文章。在曾经公开发表过的文章中,有些当初是以摘要形式或删节形式发表的,对这类文章我都作了一定程度的修订,恢复了发表时予以删除的内容;其余文章我只是作了一些术语上的变更,以求用语上的统一,内容基本上保持原貌。对于从读书札记中挑选出来的文章,我不仅作了用语上的变更,而且一般都作了较大的修订,以期反映我当前在有关问题上所达到的认识水平。   太史公撰《史记》毕而作《自序》,述其先世及其思想的源泉。而在我家族的“族范”中则制定有“尊业师”的戒条。据清光绪“戊戌(1898年)重修”万青山《川石周氏宗谱》,其中《族范》明确把“尊业师”列为“民生有三,事之如一”者之一,认为“大之德业文章,小之应对进退,凡一切光前裕后之事”,只要在这些方面曾经有以教我者,“无论名之成与否”,都应当尊为自己的“业师”并“终身以之”。所以,在这里,我一则东施效颦一回太史公的做法,叙述自己的家族身世,并梳理自己思想的来源;二则谨遵祖训,以示不忘曾经为我“传道而解惑”的“业师”们对我的恩德。   “文革”前夕的1965年圣诞节,我出生在浙西边鄙、姑蔑之地的江山县(现已改县为市)一个家族式的小村庄--“万青山川石”村(1949年后更名为周村)。   据乡贤考证,江山人的始祖本是山东奄国人。西周初年,周公平定三监叛乱后,追根讨伐时称“淮夷”的姑蔑集团,“遂践奄”。未被杀绝的奄国族众在姑蔑集团保护下南撤,最后定居在今江山地区。但是,并不是所有江山人都是当年奄国难民的后裔。在唐宋元明时期一直是“衢之望族”、“科甲之多为一邑冠”、“簪缨世胄、理学名家代有传人”的“江阳五坦周氏”(森按:“江”指须江。故“江阳五坦周氏”又称“须江周氏”),即江山周氏的历史就很短。   江阳五坦周氏,郡望汝南,“发祥之鼻祖”乃唐初曾被授为“三衢刺史”的周美。据《川石周氏宗谱》留录的唐“内阁学士兼授仆射”杜如晦撰《三衢刺史元善周公传》的叙述,刺史公,讳美,字元善,号充实,“其家世本古金陵淮庐兴贤乡郎头岭活石河人,系梁武帝仆射惠达公之孙、隋恭帝安抚使太和公之子也。以武德七年(624年)举明经,授济南新城令。宽仁以莅民,兴利振滞,由是而政成诵作。予访名而廉实,荐授州牧”。可见,刺史公“刺衢郡”,是宰相杜如晦荐举的结果。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保定府易州儒学学正福宁郑信”作的《周氏宗谱序》也称,刺史公在“唐武德中由新城令擢升柯城刺史,致官择居于江山之凤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赐进士出身承德郎南京兵部武选司主事龙邶龚承荐”作的《序》说:刺史公,“衢之刺史也。见其须江之南乡山川秀丽,因迁而家焉”。刺史公死后“葬于江郎(森按:今江山市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江郎山)之左,土名留春坞”,自唐至清末一直“禋祀不辍”。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武夷》记述了一则民间传说:“武夷山有削壁千仞,人每于下拾沉香、玉块焉。太守闻之,督数百人作云梯,将造顶以觇其异,三年始成。太守登之,将及巅,见大足伸下,一拇指粗于 衣杵,大声曰:‘不下,将堕矣!’大惊,疾下。才至地,则架木朽折,崩坠无遗。”这则民间传说讲的就是关于刺史公的“逸事”。蒲松龄文中的“削壁千仞”,实指江郎山三爿石的大郎峰。蒲松龄的记述有不少舛误。江郎山属于仙霞山脉,而不属于武夷山脉。“云梯”其实也不是“云梯”,而是用当地丰富的毛竹搭建的“脚手架”。所谓“人每于下拾沉香、玉块”,是指原来“江郎八景”中的“郎峰飞瀑”从大郎峰峰巅冲刷下来的名贵中药材(在古代,大郎峰峰巅常有飞流直下,形成著名的“郎峰飞瀑”景观)。“太守”刺史公“作云梯”登三爿石大郎峰采“仙药”的传说,一直在江山民间特别是周氏族人中流传至今。   据《川石周氏宗谱》留存的《五坦周氏族谱》有关材料,刺史公并不是好奇于“削壁千仞”下的“沉香、玉块”,而是追慕他视为有“国士之风”的高隐祝东山。所谓的“作云梯”登郎峰之巅采“仙药”以望成仙的传说,纯系周氏或祝氏后人据刺史公与“江郎之处士”祝东山之间交往的历史事实虚构而成。   据刺史公于唐嗣圣二年(685年)所撰《赠东山先生祝公传》的叙述,祝东山祖上本系衢州人氏,其“十五世祖巡君家世祝国,为晋散骑侍郎,辅帝渡河,留守衢州,封信安侯。以署而家衢[州]之南门。七世祖辂君,为萧齐殿中侍郎,封太尉。齐任奸权,匡救莫纳,退而隐肇江阳之梅泉。皇考讳冈陵者,以《诗》、《书》为业。[唐]太宗数招不起。东山年少,英敏通达。及长,经史明奥,文章焕然,为两浙诸生钦重,声名藉甚。余刺衢郡,奇其有国士之风。因荐诸朝,简授集贤正字。东山则葛衣乌巾,来请相见,辞不赴职。余因留宾于署,以道鲁嗣。日谈天下事,洒如也。既而长子钦明登第,次子克明尚英公仪宾,世以为荣也,而东山容色自若……明年,朝士大夫荐东山内翰检讨。州府催车上道,东山避而藏诸江郎山泽,求之不可得。未几,武后当国,易唐为周。余无能持危,亦置身野避,途适江阳,爱其山水,寓迹于彤坦”。所谓“寓迹于彤坦”,即诸“序”经常提到的“卜居凤林”。后来,刺史公“闻东山逸在江郎山,传经后学……因顾访之。东山野服依然未改也”。在刺史公《登江郎山访东山祝公高隐》诗中,刺史公云:“先生先我识天机,先向江郎构柴扉;愧我朝衣挂已晚,今从花下解鞍鞿。登堂试问近如何,出没烟霞逸兴多;此际深情空想像,江郎风景胜烂柯。难尽心怀若个知,投机不忍话别离;痴情欲向先生笑,聊学鹪鹩占一枝。”明确表达了追随祝公高隐之志。“郎峰祝东山”(森按:因其结庐郎峰,故号焉)则在《赠元善周公来访》中说:“我老无心出市朝,江郎山下自逍游;感君千里来相访,相与仙关话寂寥。话到忘机伤岁时,太阴结雾信堪悲;此情莫向人前说,说与青天明月知。”刺史公与祝东山的这段郎峰友谊,后来便演义成了登巅求仙的民间传说。而从蒲松龄的记述可知,在明末清初,这个民间传说已经讹传到了北方。   刺史公有哲嗣五人,析居而为新、桐、丽、学、平五坦。长子、兵部员外郎材公(讳材,字大用)居新坦凤林。至明代,材公第30世孙通五公(讳开先,字日林。又以讳而称开先公),从凤林徙居至以北15里、须江东岸的万青山川石,即现在的周村,是为川石周氏鼻祖。而我,即为新坦材公的苗裔,刺史公第56世孙、通五公第25世孙也。   据《川石周氏宗谱·族范·振文风》,川石周氏素重“优待成名”,目的在于“振作文风”。因此,为了激励族中“子弟读书者……奋发而兴起”,规定:“或当成名之初,出银钱以贺之;或值科场之年,出资斧以助之;或置三元学田,令游泮发达者,收其田租以养之;及祠中加给胙肉、香饼,以宠异之。”但是,此次重修《川石周氏宗谱》后没过多久,科举制度废除,“优待成名”以“振作文风”的先祖愿望也顿成泡影。自川石周氏第22世兄弟,即通五公第21世孙们重修宗谱以后,川石周氏“文风”便渐趋衰歇。我的爷爷德福公,为通五公第23世孙,民国时期曾任过地方保长,被地方乡民誉为“秀才”,但从他遗留下来的书籍来看,其胸中文墨主要是《四书五经》、《大清律》、会文堂书局印行的《详注圈点楹联丛话》和关于民间婚丧嫁娶所需的禁忌、择日等方面的知识,在废科举后的“新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对于当时的“新学”却似乎并非是他所闻,所接受的教育依然只是《四书五经》之类的旧式教育,显然已严重地落伍于时代了。我爷爷47岁时,因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为严重的肺气肿病而去世。我父亲因我爷爷卧病在床,才读了两三年书、只有十二三岁时,就不得不辍学,承担起一家五口人的沉重的生活负担。所以,父亲恒以没有机会读书为终身憾事。我记得,自从我懂事时起,父亲就经常给我讲我爷爷的“秀才”事迹,告诫我长大后必须努力读书,以继承我爷爷的“秀才”传统,大概其中还包含有振作川石周氏的“文风”的愿望吧!   我就是在这种家族传统的背景中度过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   1983年9月,足迹从未超出江山县范围的我,作为川石周氏和整个万青山村1949年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负笈北上,来到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苏州,在“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明]唐寅《桃花庵歌》)的“桃花仙人”故居附近、古运河岸边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现改名为苏州科技学院),开始了先祖梦寐以求的4年的“状元”生活。   那时的我,就像是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人,对“天堂”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新奇。桃花坞的生煎馒头,绿杨的阳春面,碎石铺砌的小巷里传出的侬侬吴语和软绵绵的争吵声……都曾让我和其他几个来自“蛮越”之邦的同学感到新鲜不已。4年的大学生活,既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而又难忘的记忆,也留下了一缕永远抹不去的“故苏恋情”。而最让我终身难忘的,是在这里遇到了几位给我以后的人生直接打上烙印的好老师,特别是教我世界上古史、又是我大学4年班主任的汪连兴先生和教我世界现代史和苏联史的姚海先生。汪连兴先生师从我国世界古代史专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廖学盛,姚海先生师从我国苏联史专家李显荣。那时,他们都是风华正茂、英姿勃发的年轻人,刚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硕士毕业,是刚成立不久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的创业者和拓荒者。他们讲课逻辑严谨而从不罗索,干脆利落,做学问更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正是从他们的身上,我开始感受到了一种令我向往的学术的魅力。   大一时,铁道师院历史系举办“大学生优秀论文奖”活动,我在阅读了凯撒的《高卢战记》和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后写的一篇习作荣获二等奖。这点燃起了我“做学问”的野心。大二时,上姚海先生的世界现代史课,我做了篇课程作业,内容是关于罗斯福“新政”经济指导思想的问题。先生看了后认为有自己的“见解”,就推荐到了学报编辑部,作为“大学生优秀论文选登”在《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正式发表了出来。这是《铁道师院学报》第一次发表学生的作品,也是我的第一篇“学术”文章。虽然现在看起来并不见得有什么“个人见解”,更谈不上有什么“学术”性,它至多只是我读了几本有关的中文书和几篇相关文章后的一点感想而已,但它对我走上学术的道路却起了巨大的、决定性的作用。   1987年,我从铁道师院考入河南大学,师从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史专家王存华先生等几位导师学习世界现代史。   那时,如果哪一天不想看书,觉得“无聊”,我就会去王先生家看电视,或聊天。先生给我讲他少年和青年时代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一些危险的经历,讲述他与彭湃夫人被关在同一个国民党监狱里饱受折磨的难忘日子,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年代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体会到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有时,先生也讲些“文革”时期发生在河南大学(开封师院)的“奇闻”。而谈得最多的,则是应该如何做历史研究,如何看待现时代、进而抵制外界诱惑等问题。先生向我传授他的治学经验,要求我重视理论学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会用唯物史观的理论和方法去思考、认识问题;但是,那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对我有极深的影响,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没有丝毫的兴趣,因此尽管我在先生面前装得一幅惟命是从的样子,但一走出先生的家,就把先生的谆谆教诲抛到爪哇国里去了。特别是,那时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刚刚涌起的“商潮”之中,我也“人在曹营心在汉”,一度打算弃学“下海”,希望去先生公子的公司里打工。先生反复劝导我,说我只适合做学问,不宜于从商,也不宜于从政。慢慢地,我也就死了“商心”。先生已于数年前魂归道山。如今想起当年往事,既后悔那时的我如此不堪汹涌澎湃的“商潮”的击打,没有很好地听取先生关于重视理论学习的告诫,也由衷地感谢先生的“铁石心肠”-没有被我说动,从而我最终没有被“商潮”卷走。现在细细想来,先生是最了解我的秉性的人。   1990年硕士毕业后,我有幸留校,成为在国内外历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史学月刊》的一名世界历史编辑,开始了与文稿打交道、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生涯,也因此而有机会以第一时间接触和学习国内世界史学者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内最新世界史研究动态,并与众多的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史学编辑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史学评论工作。对一篇历史稿件的审阅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该历史论文的学术价值进行评判的过程。所以,做史学编辑工作是最能培养和训练史学评论能力和“史识”的一项史学实践活动。但是,在从事史学编辑工作的最初几年,我根本没有要搞史学评论写作的考虑,更谈不上把它作为理论历史科学的一个独立部门和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去认识它、研究它。之所以不敢作此奢想,是因为在我看来,能够写史学评论文章的,都是学识渊博、理论修养深厚、思维敏锐、专业基础扎实的学者,而自己刚入史坛,根本就不具备这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后来走上史学评论这条道路,纯属偶然。 1992年,由于我的严重的工作失误,《史学月刊》发表了一篇存在严重伪注现象的关于意大利法西斯与马基亚维利主义之间关系的文章。这件事促成了我与杨玉圣君的交往。事后,玉圣君惠赠了一本他的《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1979-1989)》,这对我当时审阅美国史领域的稿件起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两年后,他又给我寄来了他新出版的个人学术文集《美国历史散论》。《美国历史散论》一书对我触动很大:一是玉圣君在书中所批评的弄虚作假的史学现象让我感到非常吃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感弄虚作假的学风对青年史学工作者所造成的危害已严重到了不能漠然视之的地步,有必要呼吁在历史学界开展学术“打假”行动;二是玉圣君在书中表现出来的注重考实性研究的学术精神和学术风格,让我深有感触,而他在书中提出的重视考实性研究的呼吁则大有进一步做鼓与呼的必要;三是玉圣君的史学评论实践为我树立了学习的楷则。因此,读完《美国历史散论》后,几乎是一气呵成,写出了《略论我国世界史学界的某些流弊》一文。该文在《史学月刊》发表后,很快被《新华文摘》长篇转摘。《史学月刊》自1980年第二次复刊以来,我的这篇即兴之作是第二篇被《新华文摘》长篇转摘的文章。当时,河南大学历史系一些我素所尊敬但交往不多的老师从《新华文摘》上读到我的这篇文章后,路上偶尔遇见时,都大加赞赏;同时,我也收到一些向无往来的国内学者的来信,对这篇文章作了肯定,认为针砭及时,确实切中了国内历史学界的时弊。这一意想不到的结果,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信心。从此,我便开始爱上了史学评论,越陷越深,几至于不能自拔;而我原来的本行美国史,却自此而渐渐荒废矣。做史学评论,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不行。但是,在这之前我对理论总是提不起兴趣。现在要做史学评论,对理论不感兴趣是不行了。还有一个因素是,在我进编辑部后不久,由于编辑部没有人处理史学理论方面的来稿,领导说我年轻,接受新东西快,思维也比较活跃,于是就把这方面的稿件交给我来审阅。这也迫使我不得不去补理论知识严重不足的课。就是在这种赶鸭子上架又临时抱佛脚的情况下,我开始认真地读一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文章,并开始阅读起当时手头惟一的一本史学理论著作、李振宏先生的《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振宏先生的这本书我1990年就购买了,但此前一直搁置在书架上仅供摆设而已。现在为了研究和工作的需要,不得不吃力地啃起这本理论著作。但是,在这之前毕竟从未接触过史学理论领域的东西,缺乏起码的基础知识,所以对书中的许多概念,如“历史存在”、“历史客体”等等,甚至最基本的“主体”、“客体”、“本体论”、“认识论”等概念,当时完全是一头雾水,一窍不通。   庆幸的是,振宏先生的高足,也是我读研究生时关系不错的好友刘克辉君,当时在开封师范专科学校(现已并入河南大学)任教,毕业后我与他仍一直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并通过他结识了如今在美学理论、中国文化思想史和文学史等领域颇有建树,时任《开封师专学报》编辑的刘士林君,进而又认识了开封市文联搞文学创作的几个朋友。几个人不时地在克辉君和士林君共用的一间狭小的宿舍里一起用大碗喝几块钱一瓶、当时流行于开封的四川沱牌曲酒,大嚼开封的桶子鸡,大发议论,甚至大发雄心。那几年的这种颇有点学术沙龙味道的友朋交往,现在回想起来还十分让人怀念。这些学术沙龙式的活动,不仅使我经常有机会向他们请教一些理论方面的问题,而且大大地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培养起了我对理论问题的真正兴趣,并萌发了我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思想史的兴趣。曾经有一段日子,在士林君的感染下,我心血来潮地看起了美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做起了学习美学理论的札记,还试探着闯入康德的世界。一个对史学理论还只是一知半解的人,要去闯完全陌生的美学世界,叩开康德哲学的大门,实在是有些异想天开。所以,激情过后,很快就与美学拜拜了。士林君对我的影响,到现在惟一剩下的,就只有先秦诸子的世界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王国。那几年读振宏先生《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和与克辉、士林二君交往的结果,便是收入本书中我与克辉君合作的《当前中国历史学家的要务》和我第一篇带有一点“理论色彩”的史学评论文章《“糊涂论”传记观异议》的问世。   1996年下半年,振宏先生从历史系调到《史学月刊》编辑部。我勉强承担的审阅史学理论稿件的任务从此彻底解脱,而我也有了经常和直接向振宏先生请教问题的机会。   有一年的夏天,我陪同振宏先生一起出差南阳,为时近一个星期。在路上,在公事之余,他向我讲述他的家庭、小时候艰苦的生活、上大学的历程、治学的经历和感悟,甚至他老家村子里发生的一些逸闻趣事。振宏先生告诉我说:他在大学时,有一次为了弄清楚《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关于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问题,放弃了学校组织的在大礼堂观看电影的机会,冒着倾盆大雨,摸黑敲开了从事世界近代史研究的赵克毅教授家的门,向其请教。振宏先生说,他有一个“坏”毛病:脑子里存不住问题,若不能搞清楚,夜里就睡不着觉。所以,哪怕是冒着倾盆大雨,也要把问题弄明白。这对我的教育非常大。而振宏先生的这桩“逸事”也就这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在这次出差南阳的途中,我们一同拜谒了东汉大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张衡的墓。张衡墓坐落在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小石桥村西。当时的墓园杂草丛生,一幅荒凉不堪的景象。我们绕着墓转了几圈,以表达对这位大科学家的敬仰之情。记得当时面对自己所看到的情景,我感慨说:“没想到,这么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身后竟是如此凄凉,没有人来看他,甚至连墓园也没有人管理!”振宏先生却说(大意):“你看,那不是郭沫若亲笔题写的碑文!还是有人记得他的。我们不也来看他了吗!一个人若在其身后千余年还有这么一个墓留着,供人来瞻仰他,也就不枉此生了!”当时我还怀疑那么个圆土堆是不是真实的张衡墓。振宏先生说:不管它是真还是假,千余后还能有这么个土堆留着,已属不易。随后,他又话锋一转,谈到了做学术研究,其大意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学术成果,不管时间怎么往前推移,都是别人无法绕过的,在研究时必须提到的,那就是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振宏先生于是感想道:不知我们自己的书将来是否还有学者愿意把它摆在自己的书架里!   这次南阳之行可以说是我思想的一个大转折。虽然不敢奢望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达到让别人绕不过去的程度,也不敢企求自己的书会长久地摆在别人的书架里,但是从那以后,我心中暗暗记下了振宏先生的这番话,并把它当做自己学问上的一种追求和努力的目标。   在读研究生期间,因为克辉君的关系,我对振宏先生的道德文章就已经有了一些耳闻。南阳之行使我对他的生平特别是学术志趣了解得更多,也更深了。所以,自那时以来,我就一直在心里把自己当做是他的私淑弟子。   在这10年里,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来,我越来越依赖于振宏先生给我思想上的启发和点拨。每当自己在学术问题上有一点想法,或者有了一点感悟,或者在理论问题上遇到疑惑难解的时候,我就打电话向他请教,或是直接去他家,或者在单位到他办公室找他交流。他总是毫无保留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并不厌其烦地为我解惑。有时,他的三言两语就能让我茅塞顿开,自己数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顿然冰释。每当写完一篇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或是涉及一定的理论问题的文章,我都会把草稿送交振宏先生修改,每次,他连标点符号也都认真地予以改过。收入本书的不少文章就是凝结着振宏先生心血的产物。其中,《客观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交锋》、《新史学:历史学家的永恒追求》这两篇文章,是直接根据振宏先生的意见撰写出来的。   为了写作《客观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交锋》一文,我不仅又一次钻研了振宏先生的《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修订本),特别是其中的上篇“史学本体论”和中篇“历史认识论”,从中获得了认识有关问题的思路,并对一些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阅读了一些后现代主义哲学和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书籍,并粗略地浏览了一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在振宏先生来《史学月刊》编辑部前,受其《伟大的人格》一书的影响,我不仅通过克辉君的关系购买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后10卷陆陆续续才配齐),而且亦步亦趋地像他那样,把“全集”中的10几卷书信读了一遍。结果,和振宏先生一样,我也深深地为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的人格”所感动、所吸引。现在浏览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篇篇文章、一部部著作,重读他们的一封封书信,依然被这两位思想和理论的巨擘感动得不能自已。马克思、恩格斯天才般的理论思维特别是辩证思维的能力,他们思想和理论的深邃性、深刻性和丰富的启迪性,他们善于透过现象抓住问题本质的几乎是本能性的洞察力,他们钢铁般的毅力,他们对生活永远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们简直让人无法想像的、惊人的、旺盛的工作精力,他们天赋般的语言能力,他们幽默、诙谐、辛辣、精练、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他们追求真理、谨严求实、从不“稍微马虎一次”的科学精神、治学态度和学术道德,他们渊博得让人难以窥其门墙的学识,他们真诚的为人处世原则,他们强烈而又鲜明的现实关怀意识和高度的革命实践意识,他们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诚、无私和无畏的奉献精神,他们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他们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信仰……无不给我留下极其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通过走马观花式地“游览”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世界,使我对他们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并对这种“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缺陷有了与蒋大椿不一样的认识,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创立者对这一历史观理论形态表述上的差异也有了清晰的了解。该文先后凡易5稿,进行了近一年的时间。振宏先生对每一稿都做了认真的审阅,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而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的是,每一稿上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地方他都一一改正过来了。   《新史学:历史学家的永恒追求》是振宏先生给我出的题目,本为纪念《史学月刊》发行300期而作。我接受此题目后,经过几天的思考酝酿形成了初步的构想和写作思路,与他作了简单的意见交流后就开始了写作。由于我的理论思维能力太差,没有完全从理论的角度去阐释“新史学”的问题,而是实际把它写成了从具体的实证的知识材料出发的实证性的文章,因此他在看罢初稿后不是很满意,认为与他原初的设想差距颇大。后来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加工,但终因既成的思路无法摆脱,加之时间紧迫,便以非理论的理论文章的形式公开发表出来了。虽然该文发表后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但是它对我来说,终究是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欠缺的一个明证。   细心的读者将不难发现,在这本小书中,我的许多思想和观点都刻有明显的振宏先生的印痕,而我至多只是作了重新表述或阐释性的工作。例如,关于史学评论定义的内涵,史学评论的内容、任务和价值标准体系,关于社会历史主体人的解放和社会性的增长的观点,关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社会批判职能的认识,等等,都直接导源于他在《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业已表达的内容。有一些思想和观点,或借鉴自他的文章,或借鉴自他与我在平时交流中的其个人意见,如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时代以后的第二个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时代观,关于现行学术评奖体制的认识,关于学术评论是实现学术民主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的学术评论价值观,关于史学评论是历史科学发展的兴奋剂的观点,关于史学规范的内涵的认识,关于大变革时期史学期刊的作用和任务的认识,等等。所以,如果说这10多年来我在“史学的批评”(经验史学评论科学)和“批评的史学”(理论史学评论科学)领域取得过一点成绩和进步的话,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应当归功于振宏先生给予我的思想启发和直接指导。   在新世纪之初,振宏先生、克辉君和我曾经计划合作申报一个关于史学评论研究的课题项目,后因故未果。事后,他看我对史学评论颇有兴趣和热情,遂鼓励我根据原定大纲略做修改后独立去完成这项任务。但是,由于我理论思维的能力和理论装备的不足,对经验史学评论科学业已提供的极为分散的实证的知识材料的整理也非短期而能完成,又生性懒散,知识兴趣更是游移不定,缺乏建立自己的“学术根据地”的决心、耐心和毅力,加之迷上了办个人网页等其他一些业余事务极大地分散了时间和精力,因此迄今未能完成写作一本关于史学评论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书的计划。现在,只好权且以这本小书来向振宏先生敷衍塞责了。   在这10余年的史学评论实践活动中,对我帮助和鼓励极大的还有玉圣君。玉圣君对我来说是亦兄亦友亦师,因为他不仅是我进入史学评论实践领域的领路人,而且是我一直以来的又一个值得依赖的对象。玉圣君的学术评论和史学评论成果,总是能给我以灵感和思想上的启迪。自1992年开始有鸿雁往来以来,我们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和良好的友谊。收入本书的关于史注方式、爱德华·H。卡尔的史学思想、学术著作评论的价值标准、中国世界史研究中的困境等问题的文章,都是在玉圣君的直接帮助和催促下完成的。没有玉圣君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既不可能有这些文章的面世,我也不可能对史学评论事业如此执著地保持着持久的、高度的热情。玉圣君的书和文章是我最喜爱读的学术作品之一。在我对他的著作的评论中,尽管直言不讳地陈述了他的著作中的一些瑕疵,但他从没有因此而疏远与我的关系。我每次进京,都要到他的府邸住上几天,一起畅谈学术和人生,而每次他都能让我受益匪浅。当这本书正式进入启动阶段,我开始整理文章和札记时,玉圣君又帮助我制订了拟收录的文章目录,还提供了几个参考书名供我选择。   自从1994年开始从事史学评论实践活动以来,我从许多前辈历史学家和友人的著作中汲取他们思想和理论的精华,他们在一些历史与理论问题上的认识,直接构成了我的思想的丰富资源。例如,关于中国古代史学史方面的知识,对我影响最深的是这个领域的著名历史学家瞿林东;关于史学意识问题的认识,来源于青年学者徐松巍;关于当代史学的认识,源自著名的史学理论研究家王学典;关于学术完美主义的概念,借鉴自中国美国史研究专家李剑鸣;关于周代学术发展特别是史学发展的认识,直接来源于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蒙文通(1894-1968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读者们只要看一看每篇小文后面注释所列的文献,就可以清楚地蠡测出我的有关思想或论点的“娘家”所在。   在我懵懂地闯入史学评论王国的时候,史学评论正处在逐渐摆脱“小摆设和点缀品”地位的阶段,现如今,史学评论不仅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小摆设和点缀品”,而且长大成了中国历史科学大家庭里的一名新秀,一个新的史学生长点。2005年玉圣君的《史学评论》一书的出版已经对此作了证明。我的这本小书能够出版,同样是一个证明。如果没有史学评论自身地位的这种变化,那么也就没有这本小书的问世。作为一个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这种变化,并积极参与这一变化进程的研究者,我不禁感慨万千,也感到无比的兴奋。   这本小书能够与读者见面,是与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马小泉对我的关怀与提携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当小泉总编让我把这些年来自己所写的评论文章围绕史学评论这个主题整理成书,纳入《中国学术批评书系》出版时,我颇感犹豫,也忐忑不安。因为据我所知,拟议中的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学界知名人士,不仅在学术评论领域颇有建树,而且在各自的专业学科领域里也是成果丰硕,而我却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人物,迄今也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学术成果出来,因此若是忝列其中,自认为有诸多不妥,会影响到这套丛书应有的品位。小泉总编不仅打消了我的种种思想顾虑,而且对书稿本身提出了一系列很好的调整意见,特别是在临付排前为此书取了“史学的批评与批评的史学”这个让我感到非常满意的书名。这个书名既很好地涵括了此书的内容,也解决了一个困扰我多年的史学评论科学本体认识上的难题。同样要感谢此书的责任编辑、河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陈广胜。广胜兄非常认真地审阅了书稿,改正了书稿中的许多错误之处甚至是标点符号方面的错误,并提出了若干宝贵的、被我欣然接受的处理意见。如果没有广胜兄细致谨严的审稿工作,这本小书肯定会留下许多的缺憾。因此,我十分赞赏广胜兄的审稿工作,也对他感激不尽。   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细君王旭红女士和儿子周凯迪,并对他们母子俩说一声:“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和理解!”由于我的职业工作的一些特殊性,我的生物钟几乎完全黑白颠倒了,成了一个生活很不规律的人-喜欢夜间工作、白天睡觉。而我更大的怪癖是喜欢“听”着电视看书、写文章或工作,并且一进入状态就烟、茶不离口,抽得满屋子烟雾缭绕,到处散发着一股呛鼻的烟草味,电视的声音也常吵得他们母子俩睡不安稳觉,严重影响了他们白天的工作和学习。母子俩发动过多次家庭“禁烟运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我家,几乎经常是他们母子俩起床之后,或母子俩去上班、上学之后,我却开始进入“夜间”休息时间。多年来,母子俩容忍了我的无规律的生活习惯,也容忍了我的工作怪癖。对我来说,他们的这种容忍是对我的工作和学术活动的最大的支持和理解。如果没有细君和犬子的这种支持与理解,那么也就不会有收入本书的这些文章。   言不尽书,书不尽意。所有或指导过我,或启发过我,或帮助过我,或鼓励过我,或支持过我,或……的先生、学者、友人,特别是我的细君和儿子,请允许我向你们深深地鞠上一躬,并致以诚挚的、由衷的谢意。   最后,借用英国牛津万圣学院研究巫术史的资深学者罗宾·布里吉斯(Robin Briggs)在《与巫为邻:欧洲巫术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一书的第一版“前言”中所说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无论本书中存在着什么错误,我自然应该负全责。”                           川石 周祥森2006年9月23日 写于开封·静学居   (原载周祥森著:《史学的批评与批评的史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6 06:57 , Processed in 0.03571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