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92632|回復: 181

《北京大学藏秦简牍》初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8-23 01: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北大秦簡《從政之經》29“吏(事)不且須”、睡虎地《為吏之道》12“事不且須”應讀爲“命書時會,事(使)不且(阻)須”。
強調命書得按時處理,不得有阻止、停留。秦漢簡牘多見文書必須按時處理,不得停留的記載(李家浩《傳遽鷹節銘文》文有涉及)
發表於 2023-8-24 22:4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鴈行 於 2023-8-25 00:51 編輯

《三十三年質日》五月癸未記有“陽受令鄉”。整理者讀“受”為“授”,理解為向鄉嗇夫頒授教令,可能不妥當。應當與里耶簡中的“受令”類簡聯繫理解,受令者皆為不更或罷癃。又《二年律令·興律》398:“當戍,已受令而逋不行……”,《三十三年質日》中次日甲申“陽行”,即受令而行,十二天後丙申“陽來”,即服役結束返回。


發表於 2023-8-24 23: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鴈行 於 2023-8-25 00:00 編輯

《道里書》記訄渠庾至聊庾總里程與中間各段里程之和相去甚遠,整理者認為原因不明。
今按,各段里程分別為(1)訄渠庾——魯陽:41里;(2)武庾——雉:79里;(3)魯陽——汝陽:110里;(4)汝陽——綸氏:89里;(5)綸氏——雒陽:110里;(6)雒陽——聊庾:45里。
其中(2)與前節武庾——白土鄉——雉的里程重複,如整理者判斷不納入此節里程統計。而(1)的41里,因受(2)闌入影響,可能也不納入總計里程。加和(3)至(6)共四段的里程,得354里。可推測,“凡二百五十四里”的總計,是誤寫“三”為“二”造成的,實際統計的里程為魯陽至聊庾。
發表於 2023-8-25 09: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uonan 於 2023-8-25 21:30 編輯

《教女》簡48“中毋(無)妬心,又毋(無)奸腸”,“中”疑讀為“終”。“終……且……”“終……又……”,“終”字為既義,參看《經義述聞》“終風且暴”條;51“有與弟兄”的“與”,整理者說“于也”,引了《論語》“友于兄弟”。按:“與”即親與,與“有”是近義詞,“有”也不必括注“友”,“有”本身就有親善的意思,參《經義述聞·通說上》“有”條;簡52“外貌且美,中實沈(沉)清(靜)”,“且美”與“沉靜”相對,“且”也應該是美的意思,可讀爲“珇”,《方言》卷十三、《廣雅·釋詁一》:“珇,美也。”又“珇,好也。”又作“駔”。《晏子春秋·內篇諫下》“景公爲巨冠長衣以聽朝晏子諫”章:“聖人之服,中侻而不駔,可以導眾。……今君之服駔華,不可以導眾。”《札迻》卷四:“侻即謂簡易,駔者,[黹+虍+且]之借字。”另外,“中實”與“外貌”衣著相對,整理者把“中”讀爲“忠”是不對的,“中”就是內或內心;簡50:“老人悲心,雖惡何傷。晨為之鬻,晝為之羹。老人唯(雖)弩(怒),戒勿敢謗。” “惡”,整理者訓兇惡。準確的解釋是發怒、發脾氣,“傷”是謗議、毀謗的意思。“雖惡何傷”與“老人唯(雖)弩(怒),戒勿敢謗”表達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發表於 2023-8-25 10:15 | 顯示全部樓層

簡60“見人有客,數來數娽”,“娽”整理者引《說文》訓“隨從也”。按:“來”讀爲“睞”,“娽”讀為“睩/䚄”。“睞”就是旁視、斜視的意思。《說文》:“睩,目睞謹也。”段玉裁注:“睩,言注視而又謹畏也。”《楚辭·招魂》“蛾眉曼睩”,舊注:“睩,一作睇。”王逸注:“睩,視貌。”朱熹集注:“睩,目睞謹也。”桂馥《義證》:“睩,《廣韻》作䚄。云:眼曲䚄也。”
發表於 2023-8-25 10:24 | 顯示全部樓層
《從政之經》27-28第三欄“施而喜之,敬而起之”,“喜”“起”意思差不多。如《書·益稷謨》:“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參看《經義述聞》“股肱喜哉  百工熙哉”條的解釋。又參吳祺、張學城先生《戰國楚簡詞義訓詁舉隅》(《語言研究集刊》第二十六輯)
發表於 2023-8-25 10: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uonan 於 2023-8-25 10:57 編輯

  嶽麓秦簡《爲吏治官及黔首》50叁:“三曰舉事不當,則黔首[巳巳+喬](譑)指。”
  《荀子·富國》:“上雖好取侵奪,猶將寡獲也,而或以無禮節用之,則有貪利糾譑之名,而且有空虛窮乏之實矣。”楊倞注:“譑,發人罪也。”按:此注不確,應從《讀書雜志》“糾譑”條讀“譑”爲“撟”、訓取。但從詞源學角度理解,以“喬”爲聲之字大多具有發、舉義,釋義“發人罪”合乎“譑”的形聲字結構。類似的例子,如“揭”“稱”“舉”“招/翹”等既有上舉,又有揭發、揭舉(罪行等不好言行)的意思,正可比較證明。
  所以,“譑,發人罪也”,故訓材料中雖然僅此一見,但應非楊倞向壁虛造。
  “發人罪”,施於簡文“黔首[巳巳+喬](譑)指”是比較合適的。“發人罪”,即揭告言行之不足(或罪惡),與謗議接近。睡虎地秦簡《爲吏之道》作:“興事不當則民㑥〈偒〉(傷)指”。換用謗、毀義的“傷”(《廣雅》:“傷、譖、謗、訴,䛼也。”),“譑”與“傷”是近義詞替換關係。
  此句在北大秦簡《從政之經》簡38中作“興吏(事)不當則民錫指”,“錫”應即“鍚”字之誤,讀爲“傷”。“指”是指責、指斥的意思。《廣雅·釋言》:“指,斥也。”
  另外,“[巳巳+喬]”為什麼從“巳巳”?“[巳巳]”可能代表的是“選”的子聲符“[巳巳]”,因為從“喬”的“撟”有選擇的意思。《廣雅·釋詁一》:“撟,擇也。”《方言》卷二:“撟,選也。”馬王堆帛書《明君》“稾(撟)選海內之眾”。
發表於 2023-8-25 11: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uonan 於 2023-8-25 12:10 編輯

《公子從軍》簡1“為此悲書,以問公子”,此“問”應該是“問遺”之“問”,就是遺、予、贈的意思。《廣雅》:“問,遺也。”《詩·鄭風·女曰雞鳴》:“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毛傳:“問,遺也。”《戰國策·趙策二》:“故寡人問子以璧,遺子以酒食,而求見子。”參看《故訓匯纂》357-358頁;6“牽未嘗敢得罪,不中公子所也”,整理者把“所”訓成處所。按:“所”為宜、適宜。如《易·繫辭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晏子春秋》:“不庶幾,不要幸,先其難乎,而後幸得之,得之時其所也,失之非其罪也,可謂保其身矣。”張純一校注:“所,猶宜也。”《後漢書·光武帝紀》:“乃至煩擾道上,疲費過所。”;簡3:“南山有鳥,北山直(置)羅。念思公子,毋柰(奈)遠道何。”類似的以鳥為喻的傷離別,最早見於清華簡《子儀》簡8-9:“鳥飛兮漸永,余何矰以就之?……強弓可縵(挽)其絕也,矰追而[矛咠]之。”
發表於 2023-8-26 11:48 | 顯示全部樓層
北大秦簡《禹九策》札記

簡87背:心大(撻)如鼓,孰敢當吾。
“大”如字讀即可,“心大”形容其勇氣,古人名多“大心”可類比。

簡82背:憂心如每。
整理者讀“每”爲“晦”,典籍憂很少用晦表示,不如讀爲“痗”,《詩經•衛風•伯兮》“使我心痗”。


簡74背:禹𡨦行,處大山之陽。
整理者讀“𡨦”爲“寢”,不通,應讀爲“潛”,參清華七《越公其事》簡67“不鼓不噪以浸攻之”,“浸”,網友“难言”即讀爲“潛”。

簡61背:將𤸆病弗舍。
“𤸆”應是“𤵸”之訛,“𤵸”即癃字。

北大秦簡《祓除》札記

簡52背:不宜家室,不宜柦宇。
整理者讀“柦”爲“墠”,不如讀爲“壇”,“壇”“宇”連稱,典籍多見,如《荀子•禮論》“是君子之壇宇、宮廷也”、《鹽鐵論•備胡》“無壇宇之居”等。

簡42背+41背:其少之時,避()虒(鷉)浴於水者,空英溺者,聘其材[+昔],害其男女。
整理者于後句無說,按“溺者”又見包山簡246,作“溺人”,是鬼名。由此看“空英”亦似鬼名。“避()虒(鷉)浴於水者”後的逗號應改爲頓號,與“空英”“溺者”一樣都是作怪于水中不利于人者。“聘其材[+昔]”疑讀爲“騁其材作”。

簡45背:尺靈巫所視,靈策所指。
“尺”整理者讀爲“斥”,按應讀爲“托”,“尺”“乇”古本一字。“尺(托)”與前句“藉靈巫以卜”的“藉(借)”文意相類。

簡35背+34背:□美牀牀
“牀牀”整理者無注,似應讀爲“壯壯”。
發表於 2023-8-26 15: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uonan 於 2023-8-26 15:39 編輯

  《禹九策》“君子沂下如雨”句,見於簡74背、96背。從辭例看,“沂”應該代表的是眼淚的意思。“沂”,此前公佈的釋文中,此字釋“泥”。網友“子居”把“泥”讀爲“涕”(《北大簡〈禹九策〉試析》,中國先秦史網站2017年8月26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826/23/34614342_682385214.shtml)。從字形看,整理者現在改釋為“沂”,是沒有問題的。同篇竹書101號簡有“坭”,所從“尼”的寫法與“沂”所從“斤”不同。古代漢語中表示眼淚的詞有“泣”“涕”“淚”。  
  今謂“沂”當讀爲“泣”。
  根據古文字學界的研究,“眔”就是“泣”的初文(參看陳斯鵬先生《“眔”爲“泣”字初文說》,《古文字研究》第25輯)。《容成氏》簡38“[祈+臼]爲丹宮”,郭永秉先生讀爲“塈”。周波先生根據“斤”聲與“既”聲可以通假的現象,把中山王壺的“訢”讀爲“慨”(第三屆漢語字詞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甲骨文、金文中連詞“眔”,這個連詞古籍中常用“暨”來表示。《說文》“臮”就來自“眔”,“臮”是“眔”的訛變形體,段玉裁注:“‘臮’,亦假‘暨’爲之。”綜上,“斤”聲可與“既”聲通假,“既”聲可與“眔(泣)”通假,那麼“沂”通假為“泣”是很有可能的。《詩經》“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古詩十九首》“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代也有“泣下如雨”,但時代晚些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2 13:40 , Processed in 0.03603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