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cbnd

[讨论] 安大簡《詩經》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0-8 23:23 | 顯示全部樓層
1.簡本計有49例「于」,用法、用字與《毛詩》相合。
2.「於」字僅出現四例,見於簡59「始也於我」二見,今本作「於我乎」。「於」作為介詞,引進對象。《詩經》另一處「於我」見於《曹風‧蜉蝣》:「心之憂矣,於我歸處!」林義光、高亨認為「於」,古「烏」字,何處之詞。《詩經》中沒有「于我」的用法。
3.《有杕之杜》簡111「生於道左」,《毛詩》作「生于道左」;簡112「生於道州」,《毛詩》作「生于道周」。《詩經》中大多數介詞做「于」,符合時代較早的特性。當然也有極少數做「於」,如《齊風‧著》:「俟我於著乎而」、「俟我於庭乎而」、「俟我於堂乎而」等等。簡本《有杕之杜》這兩例不知是否是楚國的書手以自己的用字習慣校改?如《包山楚簡》的介詞全部作「於」。或是當時確有作「生於道左」、「生於道州」的版本?查了幾本關於《詩經》異文的著作,如楊冬冬:《陳壽祺、陳喬樅父子〈三家詩遺說考〉研究與整理》,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6年,第200頁、程燕:《詩經異文輯考》、袁梅:《詩經異文彙考辨證》2013等等,都沒有記載這句話的異文。
發表於 2019-10-9 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陳劍先生〈簡談安大簡中幾處攸關《詩》之原貌原義的文字錯訛〉指出,〈羔羊〉一詩的「人」字當是「以」字之誤,讀為「食」,並推斷:「安大簡《詩經》抄寫及其底本寫成流傳的時代,“以”形一定也是存在的,只是用得不那麼普遍而已。」
《柬太王泊旱》簡14有一字,從「人」從「口」:

一般將此字視為楚文字「號」字省去虎頭。此字或者也可能是「以」字,全句讀為:「王仰天,以而泣,謂太宰」。
發表於 2019-10-9 22:57 | 顯示全部樓層
    毛詩《牆有茨》篇之“茨”,安大簡寫作“[疾虫(螏)][𥝢䖵 (䖿)]”。因字形從“虫/䖵”作,説者多以蟲類視之,以爲是“蜈蚣”之屬。
    其實,從詩篇中所用的動詞來分析,毛詩將其看作草本植物似乎於義爲長。
    (1)簡本首章的“束”字,若説是蟲類,似乎沒有“束”之之理?
    (2)第二章的“襄”字,借爲“攘”,雖然毒蟲亦可攘除之,然典籍中似仍以攘除草木爲常見。如《詩·大雅·皇矣》“攘之剔之”,即攘除草木之類。
    (3)第三章的“埽”字,若説牆有蟲而不可埽除,似乎不辭?蟲在牆上,正易埽除之。而若是蒺藜,則其根深入牆體內部,而且所扎之根不止一处,確實難以埽除之;若是硬性拽出其根以埽除之,則有可能破壞牆體,故可言“不可埽也”。
發表於 2019-10-10 11:09 | 顯示全部樓層
補兩句字形方面的臆想:

   (1) 安大簡《詩經·樛木》篇中,與今本《詩經》“葛藟荒之”中的“荒”對應之字,整理者釋作“豐”,在注釋中將此字字形與西周金文的“豐”字形(豊卣,《集成》05403·1)加以認同,認爲字形應分析爲從“壴”,“亡”聲。簡文“豐”字當是承襲金文這種寫法。……《毛詩》作“荒”,當屬音近通假。上古音“豐”屬滂紐冬部,“荒”屬曉紐陽部。

    今按:將簡文字形看作從“壴”沒問題,但直接將上部筆畫看作是從“亡”聲,似乎與標凖寫法的“亡”字形差別較大。
    我們懷疑,簡文中這種寫法的字形,或可上溯到另外一種寫法的甲骨文字形(不是論者已經指出的甲骨文中那種從二“亡”寫法的所謂“豐”字形)。如《花東》11.2所見之字形,從“壴”加四個點,其中兩點在上部,兩點在兩邊。在上部的兩點若與“壴”上部的筆畫粘連在一起,就可以直接成爲簡文所見的字形了。至於甲骨文與金文中所見的從二“亡”作的字形,大概屬於變形音化現象。《花東》11.2所見之字,論者多釋爲“彭”字(《花東類纂》P381)。網上討論簡本此字形時,論者或也認爲當釋爲“彭”字。“彭”與“亡”古音皆屬於脣音陽部字,簡本之字形若據花東甲骨文也釋爲“彭”字,則讀爲今本毛詩的“荒”就更爲直截了。當然,甲骨文與金文中的字釋爲“豐”,古音與“彭”亦不遠。但據安大簡本用字來看,這一系的字大概都應當釋爲“彭”字爲妥。

    (2)我們上面曾認爲:簡文中出現的“蟡”字,字形下部所謂的“虫”字符,其實當是來源於“象”字之下部筆畫(象之身、尾)的省訛,“虫”應該是來源於象之尾巴形,本來就是附屬於“象”字的字符。故此字就應當直接隸定爲“爲”,而不用添加“虫”字符。

    今按:簡【[八十七]】所見的所謂“蟡”字,“虫”字符是寫在左邊的,右部的“象”字形完整,身體與尾巴皆未省略。——此字形似乎成爲了上述說法的反證,其實或不然。
    我們以爲,這種寫法的“爲<蟡>”字形,可以有兩種解釋思路:
    一是將在左邊的“虫”字符看作是那種省訛寫法的“爲<蟡>”字形的誤認,即抄手看到“象”字下部省訛作“虫”字符的“爲<蟡>”字形,便誤認爲此字是從“虫”作,再將“虫”字符移動到字形左邊,右部的“象”字不減省筆畫,從而形成簡【[八十七]】所見的字形;
    二是有可能出於類化的原因。下一字“它”字,爲“蛇”之初文,本蛇蟲之屬。或當是抄者心知其意,便也將上一個“爲”字也添加“虫”字符,以與“它”字類同了。
發表於 2019-10-10 12:4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19-10-10 16:41 編輯
汗天山 發表於 2019-10-10 11:09
補兩句字形方面的臆想:

   (1) 安大簡《詩經·樛木》篇中,與今本《詩經》“葛藟荒之”中的“荒”對應之 ...

簡書荒之字,還是以亡為聲要好。從字理上講,壴、鼓一脈相承,壴上所從之士或屮等形,實為懸鼓之系連處,彭的彡一說為鼓所發之聲,或指擊鼓以三通為率,乃會意字。古文彭,彡一般居壴左或右,居上者罕見。
發表於 2019-10-10 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毛詩《小戎》「騧驪是驂」的「驪」,安大簡寫作「𩢄」,原考釋隸定為從單「丽」旁。但簡本明明寫作「𩢄」,這或許有兩種可能:
一、簡本書手確實省寫「丽」旁。
二、「騧驪」之「騧」,《阜陽》S124寫作「驛」,不同版本的《詩》所寫的馬匹可能不一樣。而且楚簡「丽」未見有省寫者,因此疑「𩢄」字為從馬、元聲之字,當讀為「騵」,即《大雅・大明》「駟騵彭彭」之「騵」。毛《傳》:「騮馬白腹曰騵。」
傳抄古文中有寫作「[元元]」之字,為「元」之繁體。推測毛詩作「驪」,可能是由「元」之繁體演變而來。當然目前除了傳抄古文,未見到「元」字寫作「[元元]」者,所以安大簡本作「[馬禾]𩢄」、毛詩本作「騧驪」,如前所述各本自有其源,也是一種可能。
發表於 2019-10-10 17:08 | 顯示全部樓層
簡9《樛木》的所謂“豐”字,亦見甲骨文、金文,也許是《詩·周頌·執競》“鐘鼓喤喤”的“喤”的本字或專字,《爾雅·釋訓》、《說文》作“鍠”,《爾雅·釋訓》:“鍠鍠,樂也”,故其字從壴亡聲。段玉裁謂“皇,大也,故聲之大,字多从皇。”“㠩”字亦從亡聲,《說文》:“水廣也。从川亡聲。”段註:“引申爲凡廣大之偁。《周頌》:‘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傳》曰:‘荒,大也。’凡此等皆叚‘荒’爲‘巟’也。”蓋從壴亡聲之字也是表示鐘鼓樂聲之廣大。此字形後來被廢棄不用,才用“喤”、“鍠”等字代之。“荒”與“喤”、“鍠”音近。
發表於 2019-10-10 20: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悦園 於 2019-10-10 21:00 編輯

《陟岵》“尚慎旃哉”之“尚”寫作“ Q3IR0S2[9PSHZLQTDAFH6CM.png ”,可知郭店《忠信之道》簡3“匋而者 郭店.png ”之“”應該從整理者釋為“尚”。
發表於 2019-10-10 22:3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天遊蹤 於 2019-10-10 22:48 編輯
悦園 發表於 2019-10-10 20:57
《陟岵》“尚慎旃哉”之“尚”寫作“”,可知郭店《忠信之道》簡3“匋而者”之“”應該從整理者釋為“尚” ...

這種寫法的尚,楚簡曾出現過,請參見拙文:〈論《平王問鄭壽》簡7「民是瞻望」的兩個問題〉,【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香港浸會大學,20111130-12月2日。又載《楚文字論集》(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1112),第311-320頁。
20191010.jpg
發表於 2019-10-10 22:40 | 顯示全部樓層
簡45《小戎》“遊環脅驅”的“脅”字,整理者認為是從“[業業](業)”,ee先生指出其左旁其實從“帶”,右旁也很可能不是“業”,有可能是讀爲淺、竊、察的那個字(見26#發言)。
案:此字左旁當如ee先生說是“帶”,但整理者的說法恐也不能盡廢,此字的右旁可能是《爾雅·釋詁》訓“敘”、“緒”、“事”的“業”的專字,即事業、功業之“業”,字形當分析為從攴業省聲。整個字形當分析為從帶業聲,這是一種和帶有關的事物用字,疑是“鉣”的或體。《說文》:“鉣,組帶鐵也。从金劫省聲。讀若劫。”段註:“按‘組’上疑當有‘馬’字。”許慎以“鉣”是劫省聲,其實“去”是“盍”的本字,字當是從去(盍)聲。“鉣”是馬組帶上的金屬配件,故楚文字從帶會意,而小篆則以其為鐵製從金會意。從業聲(疑紐盍部)與從去(盍)聲(匣紐盍部)從讀音上講也沒多大差別。從去(盍)聲的字亦可讀若“脅”,如《說文》:“𤸱,跛病也。从疒盍聲。讀若脅,又讀若掩。”“脅”“鉣”曉見旁紐雙聲、同盍部疊韻,讀音相近。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2 17:26 , Processed in 0.03630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