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我来也

《北京大学藏秦简牍》初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10-29 19:1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张宇鑫 於 2023-10-29 19:32 編輯

《算數乙種》:

積六尺一石。272

按:整理者認爲簡272背首字殘缺、難以辨識,方勇認爲簡272背的缺字應爲“荊”,從圖版看,左半部分與“荊”吻合,當從。
發表於 2023-10-29 19:30 | 顯示全部樓層
《算書乙種》:

稾故積廿二尺一石,新積卅一尺一石。275

按:整理者在注釋中指出“稾一石的標準分别爲二十一立方尺和三十一立方尺”,“二十一立方尺”與簡文“廿二尺”不符,應該是“二十二立方尺”,注釋有誤。

發表於 2023-11-3 22:22 | 顯示全部樓層
pidan 發表於 2023-10-10 10:38
《禹九策》簡57背:“隶”當改釋“聿”,讀“譎”,與“違”近義連言。

读“譎”不妥,当删
發表於 2023-11-5 09:3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质量复位 於 2023-11-5 16:44 編輯

《病方》簡239背:“已風:用縀(豭)豕矢(屎),乾而冶之,煮美酉(酒),投其中,㱃(飮)之。臥而多衣,起而浴△。”關於△,整理者隸作“月+六+臼”,無說(《北京大學藏秦簡牘》P860)。方勇先生釋為“膽”,讀為訓“食鹽”的“鹽”(《北大秦簡札記(之二)》,http://www.bsm.org.cn/?qinjian/9154.html)。網友“tuonan”先生釋為“脂”,讀為訓“臀部”的“㞓”(12樓發言,http://www.bsm.org.cn/forum/foru ... tid=12826&pid=31347)。
按,“tuonan”先生的釋字是可信的。△所从的右旁可對比嶽麓七“”所从的“旨”旁(《嶽麓書院藏秦簡(四-七)文字編》P112)。再者,上古音“衣”屬微部,“脂”屬脂部。“衣”“脂”應是微、脂押韻。文獻中也可見脂、微合韻(《詩經韻讀》P38;《秦漢楚方言韻部研究》P56
不過,“脂”或可讀為“肌”。出土文獻中有“脂”與“肌”通假的例證(《漢字通用聲素研究》P783;《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P529)。“”从“旨”聲,“肌”从“几”聲。傳世文獻中亦不乏“旨”聲系與“几”聲系通假的例子(《漢字通用聲素研究》P783)。
“肌”有“皮膚”的意思。《登徒子好色賦》:“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玉篇》肉部:“肌,肌膚也。”“浴”是洗全身的專稱(《古辭辨(增訂本)》P706)。簡文“浴肌”指洗滌全身的皮膚。傳世古書中有“浴肌”的表述,只是時代偏晚:
炎炎赤日火雲飛,路上行人汗浴肌。(《題喬生紙扇》)
甘松善除惡氣,浴肌香體,治心腹痛。(《珍珠囊補遺》)
浴肌香體,能已心疼。(《藥鏡》)
整理者認為“風”是“風病”,指“神智混亂”。方勇先生從之,並說:“風病也包含中風,即風痹、半身不遂等病症。”然而,中醫還認為“風”是六淫之一;屬陽邪,為外感疾病的先導,並常與其他病邪結合而致病,如風寒、風熱、風濕(《漢語大字典》P4772-4773)。簡文中的“風”可能是“風寒”。風寒之邪外襲,容易導致“風寒感冒”。這從簡文所載藥物以及治療方法中也能窺知一二。“豭豕屎”指“豭豬屎”,亦即“豬苓”(《大觀本草》P484)。現代中醫把“豬苓”作為治療“風寒感冒”的藥物之一(《常用中草藥加工手冊》P328;《中國基本中成藥(一部)》P326;《中藥入門》P269)。“煮美酒”是“加熱酒”。民間治療“風寒感冒”有服用加熱的“米酒”等食物的偏方(《呼吸病實用偏方》P10)。“臥而多衣”也與前舉偏方中的“臥床蓋被”相類。前舉偏方提及這麼做可以“取微汗”。而傳世醫籍記載“豬苓”有“發汗”的作用。《藥性論》云:“豬苓,臣,微熱。解傷寒溫疫大熱,發汗……”《圖經》曰:“……微熱者,豬苓散發其汗。”(《大觀本草》P484-485)簡文提到喝加豬苓的溫酒且多衣而睡,大概是為了出汗。調理風寒感冒的重點是讓人出汗,通過發汗風寒散出去。睡醒後洗滌全身的皮膚,不僅可以洗掉身上的污垢,還能加速血液循環。現代醫學表明,風寒感冒出汗後,一般情況下是可以洗澡的,但要注意控制好水溫,並且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涼。
發表於 2023-11-8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如圖


2023-11-08_222743.png
發表於 2023-11-8 23:06 | 顯示全部樓層
如圖


2023-11-08_230250.png
發表於 2023-11-18 17:3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张宇鑫 於 2023-11-19 10:03 編輯

關于《魯久次問數于陳起》成文年代的推測
《魯久次問數于陳起》:

魯久次問數于陳起曰:“久次讀語、計數弗能竝勶(徹),欲勶(徹)一物,可(何)物爲急?”陳1起對之曰:“子爲弗能竝勶(徹),舍語而勶(徹)數。數可語殹(也),語不可數殹(也)。”

按:《周髀算經》中有“陳子”,《魯久次問數于陳起》中有“陳起”。《周髀算經》開篇是周公與擅長數學的臣子商高的問答:“昔者周公問于商高曰:‘竊聞乎大夫善數也……’”之後是陳子與榮芳的問答:“昔者榮芳問于陳子曰:‘今者竊聞夫子之道……’”趙君卿注曰:“榮方、陳子是周公之後人……時事、官號,未之前聞。”故“陳子”在周公之後的年代生活,其身份未知,無法説明“陳子”就是“陳起”。《周髀算經》:“榮芳曰:‘方雖不省,願夫子幸而説之。今若方者可教此道邪?’陳子曰:‘然。此皆算術之所及……’”故《周髀算經》中“榮芳”爲徒,“陳子”爲師,這與“魯久次問數于陳起”在形式上相同,都是通過師徒問答討論數學問題。可見《周髀算經》與《魯久次問數于陳起》兩篇文本的生成年代距離不遠,很可能都創作于師徒問對文體盛行的戰國時期。且《周髀算經》開篇即爲周公問臣子商高數學問題,體現了周公禮賢下士的作風,表達了尊崇周公的態度。張勁峰指出戰國時期的周公故事突出塑造周公禮賢下士的形象,[1]如《墨子》云:“上本之于古者聖王之事”、[2]“昔者周公旦朝讀書百篇,夕見漆十士。”[3]故《周髀算經》極有可能在戰國時期創作,尊周公、突出周公禮賢下士的形象。所以與《周髀算經》開篇部分文體一致的《魯久次問數于陳起》也極大可能在戰國時期創作。

[1]張勁峰:《周公史述與傳説研究》,博士學位論文,陝西師範大學2021年,第127-128頁。
[2][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中華書局2001年,第265頁。
[3][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第445頁。
發表於 2023-11-21 18:0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张宇鑫 於 2023-11-21 18:02 編輯

《魯久次問數于陳起》簡1:“久次讀語、計數弗能竝勶(徹)。”

計數,整理者:算術之學。今按:“數”,意爲數字、數目。“計數”即計算數字、統計數目。《漢書·律歷志》:“數者,一、十、百、千、萬也。”[1]“計數”、“讀語”並列,“讀”、“計”爲動詞,“語”、“數”爲名詞。

[1] [漢]班固撰,[唐]顔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956頁。
發表於 2023-11-22 13:4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张宇鑫 於 2023-11-22 13:50 編輯

《魯久次問數于陳起》簡2:數可語殹(也),語不可數殹(也)。

整理者:數學可以應用于“語”中,“語”卻不能應用于數學中,因此“數”是比“語”更基本的學問。這是站在數學家的立場説話,在戰國諸子中極爲罕見。郭世榮:
數可語殹(也)語不可數殹(也)爲動詞而非名詞,指可以用語言表達,而不能計數[1]紀志剛:此句或有省文,應爲“(徹)數可(徹)語,(徹)語不可(徹)數”。“語”、“數”是兩種知識形態,不能互相取代,無涵蓋關係。先“徹語”還是先“徹數”,是可以有所側重的學習方略。“徹數”爲了“徹語”,先“徹數”是爲更好“徹語”,最終達到“語”“數”“並徹”。[2]今按:“殹”通“也”,《説文解字·殳部》:“殹,擊中聲也。从殳,医聲”段玉裁注:“然則周、秦人以‘殹’爲‘也’可信。《詩》之‘兮’字,偁《詩》者或用‘也’爲之,三字通用也。”[3]“數可語也,語不可數也”可理解爲“數”可以發揮“語”的功能與作用,“語”不能發揮數的功能與作用。上文“舍語而徹數”就説明“數”比“語”重要。下文就“天下之物,无不用數者”、“夫臨官立(蒞)政,立㡯(度)興吏(事),數无不急者”展開論述,詳細論證了“數”的功能與作用的廣泛性,“天下之物,无不用數者”强調世界所有的事物都要用到“數”。可見在陳起眼中,“數”的功能與作用超過“語”的功能與作用,“數”有廣泛且獨特的功能與作用,“語”無法實現。

[1] 韓巍、鄒大海整理:《北大秦簡〈魯久次問數于陳起〉今譯、圖版和專家筆談》,《自然科學史研究》2015年第2期,246頁。
[2] 韓巍、鄒大海整理:《北大秦簡〈魯久次問數于陳起〉今譯、圖版和專家筆談》,第252頁。
[3]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9-120頁。

發表於 2023-11-25 15:28 | 顯示全部樓層
《魯久次問數于陳起》簡4有“星辰之生〈往〉與來殹(也)”。整理者認爲“生”爲“㞷(往)”之訛。“㞷”確爲“往”的古字,二者相通。但筆者認爲此字可能爲“往”之訛,但不爲“㞷”之訛。戰國時期,“㞷”字還存在,楚簡中多見,但在秦簡中不見“㞷”的寫法,只見“往”字。所以此處“生”只爲“往”之訛,不爲“㞷”之訛。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2 17:14 , Processed in 0.03781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