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youren

〈卜書〉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6 19:45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7楼海天遊蹤于2013-01-06 00:55发表的  :


程少軒《上博九•卜書》校讀(草稿)20130105已指出該釋為【火色】,讀為火。
發表於 2013-1-6 21:11 | 顯示全部樓層
蒙七樓海天先生引述小文,十分感謝。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指出此字右旁為“色”的是陳劍先生。我在陳劍先生釋讀的基礎上將[火色]讀為“火”。上博三《子羔》有“銫”,讀為“金”,與五德轉移說之“商得金德”有關。(參看裘錫圭《釋〈子羔〉篇“銫”字並論商得金德之說》,《簡帛》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裘先生在文中指出,這類從色的字,一般都以色為義符。因此將“[火色]”讀為“火”,符合構字的一般規律。“[火色]龜”疑讀為“火龜”。《爾雅•釋魚》:“一曰神龜。二曰靈龜。三曰攝龜。四曰寶龜。五曰文龜。六曰筮龜。七曰山龜。八曰澤龜。九曰水龜。十曰火龜。”(周為火德,此言火龜,或與周人尚火有關。)
整理者將該字讀為覝,改釋之後若按原斷讀,便沒有動詞作為謂語了。我感到這一段應當校讀為:
  蔡公曰:𠧞(兆)女(如)卬(仰)首出止(趾),而屯(純)不困膺,是胃(謂)犻(旆/髪?),卜火龜,亓(其)又(有)吝;凥(處),[二]不沾大汙(洿),乃沾大浴(谷)。
  曰:𠧞(兆)少(小)陷,是胃(謂)[髟/末](㫃末/髲?)。少(小)子吉,倀=(長子/丈夫)乃哭;甬(用)凥(處)宮【室,不沾大□,乃沾大】[三]瀆。
整理者將“犻卜”作為兆象。改斷讀後,兆象為“犻”。細查文義,上引兩則是有關聯的。第二則闡述兆象,十分簡略,疑是在上一則兆象,即“卬(仰)首出止(趾),而屯(純)不困膺”的基礎上“小陷”。“犻”與“[髟/末]”應該都是唇音月部字,語音相近,當是聯繫緊密的一組兆象名。頗疑“犻”讀為“旆”或“髪”;“[髟/末]”讀為“㫃/末”或“髲”。此兩種推測中,我更傾向後一組。“髲”是假髮,與“髪”關係緊密。前兆“屯(純)不困膺”,後者在此基礎上“小陷”,象不完整,因此名之為“髲”——當然這只是推測之辭。
整理者讀“ ”為“瀆”,訓為“侮慢”、“冒犯”。按,“犻”、“[髟/末]”為並舉兆象,占辭亦當有所關聯。“ (瀆)”所在之句,當與前“不沾大汙(洿),乃沾大浴(谷)”為對文。疑簡文當補為“甬(用)凥(處)宮【室,不沾大□,乃沾大】 (瀆)。”與“瀆”並提者,當是“溪”、“溝”、“池”、“澤”一類的詞。“浴(谷)”、“哭”、“ (瀆)”押屋部韻,且簡三末缺恰為八字左右,是為補讀之旁證。
“倀=”整理者讀為“丈人”。按,“倀=”疑讀為“長子”或“丈夫”。數術文獻中少子與長子並提、少子與丈夫並提者甚多,而將少子與丈人並提者稀見。簡牘常見“營=”讀為“營室”,“是=”讀為“是謂”。《鮑叔牙與隰朋之諫》中的“外=”讀為“外寵”等,皆可對比。魏宜輝、楊錫全、劉信芳、陳劍諸位先生對這類特殊的“=”號有所討論,可參看。
另外,“蔡公”之讀用的是吳良寶先生《楚地 昜新考》(《古文字學論稿》429-436頁,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的意見。


又,前面有網友將《卜書》中的臽及從臽之字中的“臽”皆改釋為“冘”,其實數術文獻中“臽”、“陷”、“閻”一類的占卜術語極為常見,似不必改釋。
發表於 2013-1-7 22:47 | 顯示全部樓層
簡2:𠧞(兆)女(如)卬(仰)首出止(趾),而屯(純)不困雁(膺),
簡4:𠧞(兆)屯(純)深(?),是胃(謂)幵(?淺?),婦人幵(?淺?)以飲飤(食),倀(丈?)夫深(?)以伏匿。

兩處“純”,原整理者訓爲“皆”、“完全”。

按:很懷疑兩處“純”字有沒有可能是名詞,訓爲“邊緣”。
《公羊傳》定公八年“龜青純”注:“純,緣也。”簡文中可指兆之邊緣~
發表於 2013-1-8 09:50 | 顯示全部樓層
卬(仰)首出止(趾),而屯不困雁(膺)。

鄧少平先生來函告知,前句首、趾相對,後一句“不”“膺”應該如此。鄧先生疑“不”讀為“背”,與“膺”相對。此說十分具有啓發性。疑“屯不困膺”讀為“沌背混膺”,言卜兆背膺狀貌混沌。(困讀為混,又見於馬王堆帛書《老子》。)
發表於 2013-1-8 23:01 | 顯示全部樓層

《卜書》之“有疾乃漸”

ee先生在帖子中指出:
《卜書》簡2第9字應釋爲“憯”,此字與簡1的“適”不同,此句與簡2第一字“沈”(與“陷”一字分化)皆押侵部韻,參上博三《周易》簡14及史傑鵬、宋華強文。

按ee先生說字形甚是,而讀法容有可商。

我認為,這個字可以讀為“漸”,“疾病加重”之意。憯、沈在侵部,陷、漸在談部,四字音近。可與傳世文獻“疾漸”及清華簡《保訓》之“疾漸甚”對讀。
發表於 2013-1-8 23:30 | 顯示全部樓層
支持孟先生所讀。剛才還與ee兄在聊此字。貼段草稿:
該字原形作
,整理者釋為“ ”,讀為“適”。陳劍先生改釋為“ ”,讀為“漸”。按,陳劍先生說可從。 上博三《周易》簡14 、上博五《鬼神之明、融師有成氏》簡8 為同一字。對於此字,學者多有討論。(詳參陳劍《釋“琮”及相關諸字》,《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周易》之字,今本作“”。“”、“漸”皆屬精系侵部, 讀為“漸”,符合音理。該句“陷”、“漸”押侵部韻,正可與前文“𨳟(闢)”、“適”押錫部韻相對比。“又(有)疾乃 (漸)”是說得病日益沉重,亦較原說解更簡單合理。
發表於 2013-1-8 23:55 | 顯示全部樓層
另ee先生將簡四原釋“兆卜”之字改釋為[嬰卜],亦可從。(當然準確隸定的話應該是[妟卜]。)

簡4相關釋文當改釋讀為:
肣高上,[妟卜]屯(沌) (深),是胃(謂)幵(飦?匄?)。婦人幵(飦?匄?) (以)㱃(飲)飤(食),倀(丈)夫 (深) (以)伏匿。

《卜書》多相對成文句式,此句亦不例外。“肣高上”與“[妟卜]屯(沌) (深)”相對,肣專指卜兆足部向內收斂的裂紋,據此,疑[妟卜]是為卜兆頭頸部裂紋(很可能是隆起的裂紋)所造的專字。“妟”本象人頸部有腫塊,應該是為“癭”所造的象事字。(今天從“嬰”的字,在古文字中多從“妟”。)這些字的意義,不少與頸部關係密切。如嬰,訓為頸飾;纓,訓為頸毛;癭,訓為頸瘤。將此字釋為[妟卜],解釋為卜兆頭頸部(隆起的)裂紋,既能與肣相對成文,亦能與一系列從嬰/妟的字相互印證,不失為一種合理的解釋。
發表於 2013-1-9 05:32 | 顯示全部樓層

Re:《卜書》簡1中的“頫”字

引用第4楼苦行僧于2013-01-05 16:44发表的 《卜書》簡1中的“頫”字 :
《卜書》簡1中的“頫”字從“頁”,從“九”,所從之“九”當為“勹”的訛體,“勹”在此為聲旁。

“發鳩山”或作“發包山”,按照先生這種說法,則“發鳩山”之“鳩”字也應該是誤字了?
發表於 2013-1-9 07:04 | 顯示全部樓層
孟先生,古書中鳧與鳩有字形訛混的。
發表於 2013-1-9 07:09 | 顯示全部樓層
隨便找了個例子——
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白鳩篇”條:
  右其詞首章曰:“翩翩白鳩,載飛載鳴。懷我君德,來集君庭。”按晋楊泓《舞序》云:“自到江南,見有《白符舞》,或言《白鳧鳩舞》,察其詞旨,乃吳人患孫皓虐政,思從晋也。”《齊史》載其本歌云:“平平白符,一作鳧。思我君惠,集我金堂。”言晋爲金德,“符”與“鳩”皆“合”也。則上“翩翩白鳩”之詞,蓋後晋人改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3 08:44 , Processed in 0.03499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