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tuonan 於 2023-9-6 20:04 編輯
《禹九策》簡83背:六曰:有虫於此,有腸毋(無)胃。逢此於街畏(隈),唯心既=(慨慨)凶。
簡86背“逆此街鬼,心亓(其)=[亻易](惕惕)”
通過對比,“逢此於街畏(隈)”的“於”可能是涉“有虫於此”句而誤衍,當作“逢此街畏”,“逢”與“逆”意思相同,“畏”也不得如整理者讀“隈”,而要讀爲“鬼”。
簡76背:“八曰:大結,此可(何)甚也,此可(何)蠶(憯)也。”“甚”與“憯”對文,此可與下面所引《老子》的異文合觀。 北大漢簡《老子》簡5-6:“故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潛(憯)於欲得。”郭店簡作:“罪莫重乎甚欲,咎莫僉乎欲得,禍莫大乎不知足。”帛甲、傅本及《韓非子·喻老》引文作“憯”,其餘傳世本多作“大”,遂州本作“甚”。它應該表示大、甚、多的意思,一般讀“憯”、訓為毒,與之似尚有別。似乎也可以按照“僉”的異文來解釋。《廣雅·釋詁一》:“憸,强也。”《釋詁三》:“僉,多也。”《釋言》:“僉,[辶禍]也。”《方言》卷十二:“僉,劇也。”總之“僉”“憯”“甚”音義並近。
《病方》簡215背“令人把婴儿左手以繇(搖),人室(挃)臼二七”,“繇”原讀“搖”。我們懷疑讀爲祝由的“由”(參看李家浩先生《馬王堆漢墓帛書祝由方中的“由”》),只不過祝由辭省略了。
簡198背“令字者毋(無)餘病”,類似的病方也見於帛書《胎產書》。“餘”如果解釋為多餘的或其餘的、其他的,似還不夠精確。“餘”即後、後遺、遺餘。《漢語大詞典》列有一些例子。《廣雅》:“遺,餘也。”“餘病”就是(產)後病。《易·坤》:“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餘殃”即後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