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潘灯

[原创] 清華簡《五紀》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11-9 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如下

aa.png
發表於 2021-11-15 19:30 | 顯示全部樓層
簡25字形似從二白的字,或為「串」,讀為「貫」。上博八〈命〉云「我不能貫壁而視聽」,詞例相近。包山66用為人名的字,字形類似,唯中間筆畫為豎畫;戰國文字字形表將此字收在「串」字頭下,可從。
A.png
發表於 2021-11-18 08:57 | 顯示全部樓層
程薇先生《試說<五紀>“四正”及相關問題》一文,披露的簡29-30有這樣一段:
轉受寒暑,四極至風,降施時雨,興胄(育)萬生,六畜蕃餘。
“興育”可讀為“孕育”,楚文字“繩”常從“興”聲,而“繩”又與“孕”相通,故“興”可讀為“孕”。“孕育”一詞古書常見。
發表於 2021-11-18 09: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蜨枯 於 2021-11-18 09:08 編輯
好好學習 發表於 2021-11-18 08:57
程薇先生《試說“四正”及相關問題》一文,披露的簡29-30有這樣一段:
轉受寒暑,四極至風,降施時雨,興胄 ...
.
發表於 2021-11-18 22:2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uonan 於 2021-11-18 23:28 編輯

清华简所谓“”字,猜测不知是否是“甫”?此字形的变异特征可结合郭店老子甲33“哺”(“攫鳥猛獸弗搏”)、太一生水1号简“木甫”、包山184“邑甫”、天子建州乙5“甫”等来分析。“四△”,“四甫(辅)”
發表於 2021-11-19 11: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心包 於 2021-11-19 11:33 編輯

疑所謂的“冘”為“秭”字右旁之字,在諸文辭中讀為“次/佽”。
發表於 2021-11-23 21: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uonan 於 2021-11-23 21:31 編輯

頃聽南大《五紀》講座,(3)“四唯”非“四維”一節中,引到簡83“北唯之右右骸,其左左骸”,“骸”的隸定字似大概是作“[月巳足]”(手机截图放大不清。前此所見賈連翔引文無隸定字形)。見此遂產生了一個姑妄的臆測: 根據簡文邏輯,“肩”與“髀”、“股”與“肱”是人體上下部位相應者,則此字與“臂”相對,讀為“骸”,嫌氾濫無所指。不知是否“肥+足”的誤認、誤寫??然則可讀“腓”(《韓非子》“腓大于股,難以趣走”,故訓中“腓”與“脛”部位有關),略可與“臂”對。可看賈文“神司人體推擬圖”所標位置
發表於 2021-11-24 08:56 | 顯示全部樓層
以其目为菊,读为“菊”,是可以的。《说文》:“䕮,日精也。”盘古死后眼睛变成日月
發表於 2021-11-26 00:1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予一古人 於 2021-11-26 10:25 編輯

    关于《五纪》中所述蚩尤死后身体所化诸物,结合整理者意见,鄙人作一些臆解。    以其发为韭。韭,就是韭菜,东汉时有民谣曰“发如韭,剪复生。”
    以其眉须为劳。劳,整理者读为蒿。鄙人认为蒿可能指茼蒿,眉分两道,须为五捋,蒿叶与之形似。
    以其目为{口大¥}。整理者读为菊。鄙人认为可能是藠头,古称薤,其食用部分象古人所画目形及所书目字。
    以其鼻为葱。葱,当指大葱,葱白似鼻形,且葱绿中有粘液似鼻涕。。
    以其口为{隹目}。整理者读为藭。{隹目}应为排版错误,当隶作{隹吕}。鄙人认为可能通藿,就是豆荚,其两片相合之形似口唇,中有豆子如牙齿排列状。
    以其腋毛为{艹自}。整理者读为茨。鄙人认为可能是小葱。
    以其从为{艹允曰火}。整理者读为芹。鄙人认为“从”指男性生殖器,像大蒜头之形,{允曰火}为“爨”字,那么{艹允曰火}与“蒜”音似乎可通。
    以上这些总为“五芒”之一芒,即各种小菜。

    以其骸为干侯股。整理者读股为殳。鄙人疑简文为“以其骸股为干侯”之乙误。骸为小腿骨、股为大腿骨,用来搭一个四边形的干侯(箭靶)框架。
    以其辟为橐。整理者读辟为臂,橐为桴。就是用上臂之肱骨做一对鼓槌。
    以其肛为胸。整理者读肛为胸。就是用围成胸腔的肋骨做成鼓的外框。
    以其耳为{召卩}{艹女}。整理者读为照笯。笯是鸟笼,与耳形不似。鄙人认为{召卩}{艹女}可能读为鼗鼙,就是拨浪鼓,像摇头时晃动两耳之形。


發表於 2021-11-28 11:5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uonan 於 2021-11-28 12:07 編輯

“黄帝既杀寺(蚩)蚘(尤),乃向(飨)寺(蚩)蚘(尤)之躳(身),焉始为五笀(芒)”,楚文字“乍”“亡”之間頗多訛例,不知這個“笀”有無可能是“笮”之訛寫或誤識(不過,“笀”確已見於曾侯乙155號簡)??“笮”,可讀為“菹”(此詞之異寫頗多)。“五笮”即“五菹”。《周禮·醢人》:“王舉,則共醢六十罋,以五齊、七醢、七菹、三臡實之。”其中有“七菹”說法。帛書《十六經·正亂》:“腐亓(其)骨肉,投之苦酭(醢),使天下㗱之。”也是講蚩尤。“菹”,猶此“苦酭”(附帶一說,“苦酭”多解為“加苦菜以調味的肉醬”,望文生訓。“苦”讀為“䔯”。《說文》:“䔯,韭鬱也。”《廣雅》:“䔯、醃, [艹阻]也。”)

點評

贊一個,此說顯然合理很多,讓人豁然開朗。  發表於 2021-11-28 17:45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2 15:33 , Processed in 0.0368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