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海天遊蹤

《清華(叄)》〈赤鵠之集湯之屋〉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12 09:40 | 顯示全部樓層
簡5:“湯怒曰:孰洀吾羮?”

其中“洀”字,梁月娥先生《說《清華(叄)》〈赤鵠之集湯之屋〉之「洀」》讀爲“盜”,多數人從之~~~

按:其實,“洀”字更有可能是“渝”字的異體,讀爲“偷”。

【字形可參郭店老子甲19號簡“以逾(降)甘露”的“逾”、郭店老子甲23號簡“動而愈出”的“愈”等;

此外,戰國貨幣上的“俞(榆)即(次)”的“俞(榆)”,字形寫法與“舟”已經極爲近似~~~】

    早期的“俞”字從“舟”作,“舟”當是作聲符:舟,章母幽部;俞,喻母四等(歸定)侯部;聲母同屬舌音,幽侯旁轉(或有將俞逕歸入幽部的)~~~
 樓主| 發表於 2013-1-12 10:39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30楼汗天山于2013-01-12 09:40发表的  :
簡5:“湯怒曰:孰洀吾羮?”

其中“洀”字,梁月娥先生《說《清華(叄)》〈赤鵠之集湯之屋〉之「洀」》讀爲“盜”,多數人從之~~~

按:其實,“洀”字更有可能是“渝”字的異體,讀爲“偷”。
.......
俞實不從舟,左邊所謂的“舟”由商代文字看可知是“盤”的訛,參見方稚松甲骨文字考釋四則,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778。又榆次布的榆也不能寫作舟,參見裘先生文集第3冊頁207-208。
發表於 2013-1-12 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海天兄:

     這裡討論的是戰國楚簡文字,若說“訛”的話,訛成什麽不是訛呢?
     【盤和舟有啥實質性區別呢?大些的槃不就是舟嚒?】 【金文中從“舟”從“攴”之字,好像多數人都同意釋爲“盤”的吧?】

    而且,我也沒說“榆”字可以寫作“舟”啊?
     
   【原文是:戰國貨幣上的“俞(榆)即(次)”的“俞(榆)”,字形寫法與“舟”已經極爲近似~~~】
    =用的是“極為近似”四個字呢~~~【退一步講,裘先生原來都把從木從舟之字誤釋爲“榆”字,不是正可說明“俞”與“舟”之間極有可能存在訛混的情況嚒?】

     而反過來看楚簡《老子》中的從“俞”諸字,哪怕它們原本就是從“盤”不從“舟”的,誰能否認它們的字形寫法與“舟”極為近似呢?【再者,別忘了楚簡《老子》中用爲“盜”的字卻是另外一種寫法喲?】
 樓主| 發表於 2013-1-12 11:2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汗天山兄,我是看到您說“早期的“俞”字從“舟”作,所以才接者說“商代文字看可知是“盤”的訛”。到楚簡自然是訛為舟了。

目前我們看到的俞字沒有單純寫作舟的,必定有宀或是兩豎筆。《太一生水》簡6的 ,一般隸作【辵舟】 。李天虹教授曾認為是可能是「逾」字省體。後來李教授又說,楚文字的「俞」未見省去「宀」形的例子,顯然已否定舊說。而根據《上博八‧有皇將起》簡4「 流天下含可【辵舟】(兮)」,【辵舟】只能讀為「 (周)」。(釋文278頁,圖版108頁)可見李教授舊說確實不可從。

我口拙,辯才不如兄,呵呵。
發表於 2013-1-12 11:35 | 顯示全部樓層
那就再提供一個楚簡中“俞”、“舟”訛混的例子:
【只是可能是,不是一定是喲~因爲按照上面的說法,若俞果是從舟聲,則就不存在所謂的“訛混”啦~~】)

包山文書131、136號簡“辵舟”

包山文書135號簡“辵俞”

在簡文中是指同一個人的名字,可以參看~~~
發表於 2013-1-12 11:39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26楼ma99于2013-01-11 23:19发表的  :
天涯倦客認為第十三簡:𡊭地斬䔖的𡊭不從必,從伐。
不過,郭店簡《語叢四》10號簡 ,學者多認為必聲,如:
又《吳命》5號簡下的必字有加●為飾筆:
此字似以從必為佳。

.......

根據劉樂賢先生的意見(释《赤鹄之集汤之屋》的“埱”字,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 ... 5850543558094_.html
再結合“ma99”兄所引的郭店《語叢》的字形,則當隸定為從“艹”、“埱”,“艹埱酭”當即《爾雅》之“鮛鮪”也,甚麼“泥鰍”諸說,亦可以廢矣。
發表於 2013-1-12 11:46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30楼汗天山于2013-01-12 09:40发表的  :
簡5:“湯怒曰:孰洀吾羮?”

其中“洀”字,梁月娥先生《說《清華(叄)》〈赤鵠之集湯之屋〉之「洀」》讀爲“盜”,多數人從之~~~

按:其實,“洀”字更有可能是“渝”字的異體,讀爲“偷”。
.......
「偷」在先秦時代好像沒有用作盜取義的,多數只有「苟且」義吧。如果要承認簡文這裡說的就是盜取義,恐怕只能取「盜」。
發表於 2013-1-12 11:50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30楼汗天山于2013-01-12 09:40发表的  :
簡5:“湯怒曰:孰洀吾羮?”

其中“洀”字,梁月娥先生《說《清華(叄)》〈赤鵠之集湯之屋〉之「洀」》讀爲“盜”,多數人從之~~~

按:其實,“洀”字更有可能是“渝”字的異體,讀爲“偷”。
.......

開始俺就不信梁說,是屬於少數人那一夥的。。。 呵呵
發表於 2013-1-12 12:20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36楼不求甚解于2013-01-12 11:46发表的 :

「偷」在先秦時代好像沒有用作盜取義的,多數只有「苟且」義吧。如果要承認簡文這裡說的就是盜取義,恐怕只能取「盜」。


——這個問題,二十四史,讓俺怎麼解釋、從何言起呢 【還是嘮叨倆句吧:《說文》“佻,愉也。”段注:
      古本皆作愉。汲古閣作偷。誤也。心部曰。愉,薄也。小雅鹿鳴曰。視民不恌。許所據作佻。是。毛傳曰。恌,愉也。按釋言。佻,偷也。偷者愉之俗字。今人曰偷薄,曰偷盜皆从人作偷。他侯切。而愉字訓爲愉悅。羊朱切。此今義今音今形。非古義古音古形也。古無从人之偷。愉訓薄。音他侯切。愉愉者,和氣之薄發於色也。盜者,澆薄之至也。偷盜字古只作愉也。凡古字之末流䤨析。類如是矣。周禮曰。以俗敎安。則民不愉。注曰。愉謂朝不謀夕。服注左傳視民不佻云。示民不愉薄。唐風。他人是愉。傳曰。愉,樂也。箋云。愉讀曰偷。猶取也。此同字而各舉一義釋之。愉讀曰偷。如注周禮主以利得民云讀如上思利民之利耳。然可見漢末已有从人之偷。許不之取。

      《周語》“佻天以爲己力。”《屈原·離騷》“余猶惡其佻巧。”《爾雅·釋言》:“佻,偸也。”

      《山有樞》“宛其死矣,他人是愉”,鄭箋云:“愉讀曰偷。偷,取也。”

    【說實在的,俺也就那麼一說,諸位不信的也就姑且一聽吧~~~】


        順便謝謝溜達溜達老師的大力支持~~~ ~~~
發表於 2013-1-12 13:14 | 顯示全部樓層
先秦时代“偷”也好,“愉”、“婾”等等也好,到底是否有用作“偷盗”义,如果汗天山先生能举出一二个典型的例子,不就能让人相信了嘛?这里引用段注好像作用不大,段注说的“古”能“古”到什么时候呢?
----当然,我这也是“那么一说”~~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2 16:44 , Processed in 0.03623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