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cbnd

[讨论] 安大簡《詩經》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11-19 09:25 | 顯示全部樓層
談安大簡〈君子偕老〉的補字問題

  《安大一》簡88對應的是《毛詩・君子偕老》,竹簡在「古肰天也」底下殘斷。下一簡簡89首字是「皮」字,所以原考釋在「古肰天也」下補了5個字作:「[瑳其廛也,蒙] 皮(彼) (縐) (絺)」。
  程燕〈由安大簡《君子偕老》談起〉認為抄手可能脫漏了最後一句「胡然而帝也」。李鵬輝〈安徽大學藏戰國《詩經》簡復原蠡測〉也只補了「瑳其展也,蒙」5個字。簡帛論壇第18樓「雨田」提出疑問說:「『古(胡)肰(然)天也』之後當有下句,其韻腳字為「帝」,……整理者的韻腳字無法押韻。」然而第73、74樓「kaven」反對他說:「其實把『瑱』也視作韻腳後,此章以『天也』結尾就沒問題了,不必認為其下還有一句。」
  其實程先生、李先生、kaven的說法不確。細審原簡圖,可以發現原書印刷第88簡的位置是有問題的。從【圖一】可以發現,「象」字的位置太靠下邊了,因此契口跟兩邊簡的契口都對不上,應該要再往上挪一個字的位子,契口才能相合。將契口的位置對齊以後,則簡88「象」字的位置當與簡87的「皆」字位置相當,見【圖二】。
  根據【圖二】調整以後的位置,如果以簡89、簡90為參考〔藍色框線〕,則「也」字下面還可以再補8個字;如果以簡92、簡94為參考〔綠色框線〕,則「也」字下面還可以再補9個字。也就是說,「古(胡)肰(然)天也」下面再補上「古肰帝也。瑳其廛也,蒙」9個字應該是沒問題的。第二章還是以「帝」為韻腳,而不是「天」。
  論壇第131樓「汗天山」釋文作「古(胡)肰(然)天也。[胡然而帝也。][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八十八]】」所補的字過多,亦不可從。
當然,經此調整後,簡88上部能容納的字也要留意。根據【圖三】,如果以簡92為參考〔黃色框線〕,則簡88上部「女(如)」字之上還可以再補「弔(淑)云」兩個字。至於簡87下部還有2-3個字的空間,見【圖四】,補上「子之不」3個字,也足以容納得下。
  總之,安大簡〈君子偕老〉「古(胡)肰(然)天也」句後當再補上「古肰帝也。瑳其廛也,蒙」9個字,這麼一來,簡本三章都是七句,十分工整。

【圖一】

【圖一】

【圖二】

【圖二】

【圖三】

【圖三】

【圖四】

【圖四】
發表於 2020-11-20 18: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王寧 於 2020-11-20 18:41 編輯

《摽有梅》一篇相當於的“摽”的字從艸從𠠴,據清華簡拾《司歲》“協洽”之“協”寫作“𠠴”,可知此從二力的字形的確是楚簡裡的“劦(協)”字。但是《摽有梅》裡的“摽”字從之得聲,甚不可解也。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安大簡抄手抄錯了字形,把“𠚪”形誤寫成了“𠠴”,而“𠚪”是“刀”的繁構。
發表於 2021-8-16 20:4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谢亦章 於 2021-8-16 22:25 編輯

安大簡《秦风·車鄰》對讀小記
謝亦章
     安大簡自發佈始,引來不少學者考釋與對讀,本文選取安大簡一《秦风·車鄰》部分進行對讀,筆者將平時研讀的一點點不成熟的想法箋寫下來,若諸君有新解又筆者疏漏之處,敬請諸方家指正。
     安大簡[1]原文隸定:
QQ截图20210816204012.png


[1] 安大簡本據《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 1》根據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硏究中心編,黄徳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中西書局,2019年,第29頁,由筆者進行隸定。



     毛詩本[2]文本: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

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

既見君子,並坐鼓瑟。

今者不樂,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楊。

既見君子,並坐鼓簧。

今者不樂,逝者其亡。

[2] 毛詩本據常熟瞿氏續琴銅劍樓藏宋刊巾箱本本書二十卷。



    通過對讀我們發現原簡首句殘缺,但是本篇剩餘部分與傳世文本一致,唯一的区别是傳世文本中“阪又(有)喪(桑)”章在最後,安大簡本章提前至此,但對全文的理解並無太大之影響,下面筆者將自己的拙見論述如下。


一、安大簡《秦风·車鄰》文詞疏解
1.png
2.png
3.png

二、安大簡《秦风·車鄰》音韻疏解
21.png
22.png
23.png

三、綜

    對安大簡的研究在近些年逐漸地降溫了,但是筆者發現正是由於安大簡《詩經》與傳世的毛詩本文本大致一致,所以,它可以給我們很好的反映出楚系文字的在使用中形體特色。

    現在大量的楚簡材料從文體到內容涉及方方面面,這些都材料可以為我們研究聲符諧聲和形符提供有價值的材料,實際上這種形聲的分析,已經不同於傳統的文字形體研究了,筆者希望未來可以多在楚系文字形符使用語境中的不同這個異文研究方面進行新的探索,將老材料和新材料的使用價值提高到新的階段。

初稿于2021年8月2日月曜日

定稿于2021年8月6日金曜日

校误于2021年8月8日日曜日






QQ截图20210816204012.png
發表於 2022-8-4 23:49 | 顯示全部樓層
安大竹書第一冊,今晚終於以半吊可以接受的價碼,
拿到手中隨翻。看到鴇羽今本悠悠蒼天,
竹書作滔滔蒼天。這其實也似乎沒啥太多的可說。
湊巧,近來寫門內門外治。小星的折字,學者已有討論。
當然首選,讀為知。結合無逸,做了一些闡發。
在鈔錄原文時,發現孔傳在無逸和大誥,都把迪知,讀為蹈智。
按由、攸韻通,看來孔傳有其被久已遺忘的價值。類似的情況,
散見等待後學去抉發。
孫淵如在大誥句讀,把迪字屬上讀,還說漢書迪字屬下讀。
這也說明孔傳本,確實在這個點上,恰恰是以伏生其學為準繩的,見於其序。
發表於 2022-8-11 15:55 | 顯示全部樓層
《说文》弄错了“豐”字的构成了
發表於 2023-5-30 13: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质量复位 於 2023-5-30 20:07 編輯

安大簡《詩》簡15:“尃(薄)言△之。”簡本△與傳本對應的异文爲“襭”。之前許文獻先生認爲△从“龹”(58#),很有啓發性。其實,△應該就是“龹”。新出王家嘴《孔子曰》簡297中“管仲”之“管”所从的聲符“龹”與△在形體上基本相同。“龹”可能讀爲訓“收”的“卷”或“捲”。《儀禮•公食大夫禮》:“有司卷三牲之俎,歸于賓館。”鄭玄注:“卷,猶收也。”《説文》手部:“捲,捲收也。”《説文》衣部:“襭,以衣衽扱物謂之襭。”湯可敬先生譯釋爲:“襭,把衣襟(插在腰帶上)收盛東西叫作襭。”(《説文解字今釋》1997P1145)《説文》手部:“扱,收也。”“扱物”即“收物”。如此,“襭”有收盛之義,它與“卷/捲”意思相近。
發表於 2023-5-31 22: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质量复位 於 2023-5-31 22:18 編輯
质量复位 發表於 2023-5-30 13:30
安大簡《詩》簡15:“尃(薄)言△之。”簡本△與傳本對應的异文爲“襭”。之前許文獻先生認爲△从“龹”( ...

《詩•周南•芣苢》:“薄言襭之。”王先謙三家義集疏引魯詩:“襭謂之褱。”“褱”即“懷”,意爲“懷藏”。“卷”“懷”關係密切。《論語•衛靈公》:“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劉寶楠正義:“卷,收也,懷與‘裹’同,藏也。……卷而懷之,蓋以物喻。”傳世古書中還有“卷懷”一詞(參見《辭源》P598)。
發表於 2023-10-11 16:38 | 顯示全部樓層
侯风,是有篇题的
这个客观存在的魏风差异,并无任何直接的经籍证据
可以用来解释这个问题

最近治汾沮洳一诗,还是诗易合证的老办法
突然觉得,这诗大意,就是书序帝厘下土云云
若果是这样的话,也许与王风对应,用了“侯”字的意思
诗经的编辑,他有一个文本的局部差异和最终定型
为何由此差异,如何最终定型
这对于诗经的版本史,有一定的意义
發表於 2023-11-14 16:54 | 顯示全部樓層
今天翻当天的解放日报,偶然看到引音初篇候人兮
查检原文,为南音之始,还讲到周南召南
魏是虞舜夏禹所都之地
舜还有南风歌,侯风可能因为候人的缘故,而得名
也可以和我原有“帝厘下土”的结论
产生系列联系
發表於 2024-1-9 18:1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云间 於 2024-1-9 18:18 編輯

昨天,翻看古文字微刊所推张富海先生文章
提到卷耳竹书有湑徒的异文
因为写过勤子屠母札和五子之歌札
也考虑过朝歌廢屠(本来猜太公曾任孤卿)
现在从序官胥徒这个角度来看
勤子屠母,是讲老幼婚姻亲戚
都奔忙在外,类似卷耳诗义
大传末节以亲亲为所有基础
勤子屠母,见夏后不亲,所以身死地分
胥徒奔波,可以见贤不肖,所以有毛序和淮南高注
关于贤的说法
竹书异文,涉及文心雕龙譬声所主
这样就有了家法孙仲容讲徭役更代,未闻先秦制度
朝歌廢屠,廢为久,太公年老还在为徒
腊人之腊,也可訓久,那么廢屠就可以
同时具有屠和徒的寓意和实指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4-19 19:27 , Processed in 0.03929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