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4-5-5 09:24 編輯
2017年第1期《江漢考古》第81頁至84頁,刊發了蔣魯敬、劉建業二先生《荊州望山橋一號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及墓葬年代初探》一文,文中披露了5枚出土竹簡,其中第1枚釋文中有“秦客竆成”語,關于“竆”字的釋讀,似有商榷之余地。
原文謂:“簡1中的‘秦客’名竆成,‘竆’字形作
,應當是見于包山簡210、213、217、227等的
省形。”所證之字形
,取材于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第703頁。(參原文第82頁,第84頁注[10]) 今把原文所提包山簡“竆”字形截取如下:
再對比望山橋簡中的
,我們發現,此字與包山簡中的“竆”,在字形上存在一些差異:
一、此字上部與楚簡或古文字當中常見的“高、京、亭”等字頭相似。如:
二、原文
,人頭下呈“口”形,上部明顯開口,與“竆”所從橢圓(厶)形有所不同。其中部當為高字頭所從的“冂”,因受簡寬的限制,橫折筆畫不顯,只寫出橫畫,這種現象很普遍,上舉高、京字形便如此。反觀包山簡中的“竆”,中間不存在明顯的橫或橫折筆畫;
三、原文下部明顯從“千”,而包山簡中的“竆”字形從“身”,雖“千、身”二字均與人形有關,但字形迥異。
鑒于以上差別,我們認為
釋“竆”不妥,此字或可釋“亭”。亭,古文字字形作
等。
《說文》:“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樓,從高省,丁聲。”《說文注》:“亭、停也。人所停集。”《揚子·方言》:“楚東海之間,亭父謂之亭公。”
戰國時,國與國之間為防御敵人,在邊境上設亭,置亭長。秦漢時在鄉村每十里設一亭,置亭長,亦稱“亭父”“亭公”,掌治安,捕盜賊,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
從用字情況來看,戰國時有常用字“亭”,楚系文字也應該有,此
很可能就是新見楚文字“亭”。
眾所周知,“千”與人有關,楚簡中的“信”,即把“人”部寫作“千”。在楚文字中,楚人為了彰顯與周人、秦人用字的區別,特意造了一些專字。此“亭”很可能就是一例,它是把聲符“丁”置換成“千”。在古音中,亭,定紐耕部;丁,端紐耕部;千,清紐真部。三字讀音極近,把聲符“丁”置換成“千”是極有可能的。亭,本義供人休息的亭樓,后衍生出停留之“停”。
原文
,當從高省,千聲,千亦表義,形聲兼會意字。
綜上,我們暫且把原簡中的秦客名“竆成”,改釋為“亭成”,是否就是秦國的一位名“成”的亭長,還有待更充分的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