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359|回復: 12

荊州發布最早的楚簡“藥方”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5-10-14 23: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5-10-15 11:13 編輯

今天“荊州區域新發現戰國秦漢簡牘與中華歷史文明”學術會議在荊州舉行。會上,荊州博物館館長楊開勇披露了2枚楚簡“藥方”,見下圖:(另見2025年10月14日“荊州發布”公眾號:这么多“最”,“简”直太骄傲了!  https://mp.weixin.qq.com/s/34lek ... ?scene=1&click_id=3 楚简药方.jpg
關于以上兩簡,原整理者還有可疑或未釋之字,筆者不揣淺陋,補釋如下:
藥方簡釋文.png

右簡括讀中的“爨灶”,可能意即中醫名詞“病灶”。左簡括讀中的“鹿角帽”,即傳統中藥鹿角粉。一孔之見,簡文有些字義,還有待深究。




發表於 2025-10-15 12: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脐厚螺 於 2025-10-15 14:45 編輯

此次公佈的秦家嘴簡《字謎》中的“【午甘】”“俈”“【穴午甘】”字,整理者均未破讀。我們不揣淺陋,提一點不成熟的看法。從此簡看,此篇似有韻。後兩謎的“好”“羔”“九”“州”皆幽部字,可知押韻規則為謎面第二句與謎底字相押。依此規律,第一謎的“俈”“【穴午甘】”亦押韻。“俈”為幽部字,則“【穴午甘】”字當亦不出幽覺部字範圍。我們認為此字是古文字中數見的“【穴黽】(竈)”字訛形,“黽”形頭尾部訛為“午”形,四肢訛為“甘”形,此字下方與“缶”同形,謎面“缶在穴中”是單就字形立論,與{缶}無關。戰國楚文字中“【穴黽】(竈)”字可能就寫作此形。謎面“而韋是俈(造)”即“造韋”,熟制皮革時必會用“竈”煮之,謎底字釋“【穴黽】(竈)”十分合理。楚文字中或用“【穴告土火】”表“竈”字,與此用字習慣有異。清華十一《五紀》簡78、101的“【午東東】”字,學者或分析為從“【東東】(曹之初文)”得聲,在後一例中讀為“遭”,可從。現在看來,此字上部的“午”可能是“【穴午甘】(竈)”字之省,亦表聲。“曹”“竈”音近,此字實為雙聲字。
 樓主| 發表於 2025-10-15 16:31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上脐厚螺先生關于楚簡字謎的解讀,押韻說屬實。字謎簡共出3個字謎,謎底分別為竈、羔、州,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字謎。為便于讀者對照,今把此枚字謎簡和釋文、注釋一并附之,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640.jpg
字謎.png
發表於 2025-10-15 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楼上两位皆以 “窑”与“竈”字相联系,私以为非也。缶在穴中,就是“窑”字,《正字通》以“窑”为“窯”之俗字,非是。
“窑”字甚古,“窑”与“匋”可能是一字之异,关于“匋”字,可参魏宜辉先生《说“匋”》,见《文字文献探论》,中西书局,2023年,19-31页。
且此文用韵非常之密。
造、好、九皆幽部上声字(制造之造,《廣韻》音昨早切),此处押韵楼上两位皆未指出,或所说不足。
窑、羔、州,或在幽、或归宵,然皆为平声字,如是“竈”字,则声调不谐。
综上所述,我们把釋文重新写在下面:
缶在穴中,而韋是造。窑也
羊在火上,玄裘甚好。羔也
三乙結中,凡其數九,州也
發表於 2025-10-16 10:10 | 顯示全部樓層
屏幕快照 2025-10-16 上午10.08.24.png
 樓主| 發表於 2025-10-16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5-10-16 11:28 編輯

窑,古书一般作“窰”和“窯”,鮮有作“窑”者,窑應該是“窰”的簡寫,乃秦以后的寫法。單從簡文來看,穴下缶,確為“窑”,我第一時間也是這么認為。此字謎簡,以幽韻為主。經查郭錫良的《漢字古音手冊》,古音中,“好”“九”“州”“造”均屬幽部,羔屬宵部,竈(灶)屬覺部。而幽部和宵部是兩個相鄰且關系密切的韻部。在先秦典籍中有時會發生“宵幽合韻”或“旁轉”的現象。如在《詩經·小雅·鶴鳴》中“九、禱、考、保”等幽部字押韻,但禱、考等字后來轉入宵部。再如《詩經·魏風·葛屨》中“好”與“要”(宵部)押韻,這正體現了宵部與幽部關系密切,可以合韻。而“造”屬覺部字,“覺部”是“幽部”的入聲韻部,它們也可以在一起押韻(通韻)。从“告”聲的字,如“鵠”(覺部)在《詩經》中常與幽部字押韻,證明了幽部與覺部的親密關系。在上古音中,還沒有聲調一說。故整條字謎簡押韻一說不誤。
另外,從語義上來講,“窑”指燒制磚瓦陶瓷的設施,“竈”指炊煮用的爐灶,雖都與“火”相關,但功用不同,未見經典文獻中互相假借的例證。制韋,當然用不上窑,用竈更為合理。在楚簡中,缶和告字形相近,蓋簡文“
图片2.png 是“ 图片3.png ”的一種省變寫法,我在3樓說是“ 图片3.png ”的省形,現在看來,或是一種省變。
發表於 2025-10-16 12:10 | 顯示全部樓層
屏幕快照 2025-10-16 下午12.04.08.png 屏幕快照 2025-10-16 下午12.08.46.png

屏幕快照 2025-10-16 下午12.09.11.png
 樓主| 發表於 2025-10-16 12:5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5-10-16 14:56 編輯

細審,藥方左簡中“出藥”之“出”,與后文“樂出”之“出”有別,我們認為,“出藥”之“出”似為“延”,“延藥”即持續服藥。從簡文看,“樂出”或有從體內排泄的意思。
 樓主| 發表於 2025-10-16 13:14 | 顯示全部樓層
藥方左簡中的“大白”,即指中藥材檳榔。“豻”是一種似狐的動物,愚認為或與黃鼠狼一類動物有關。在民間有吃黃鼠狼治病的土方。從簡文看,“樂出”或有從體內排泄的意思。“菽”指豆類,[艸滋]也應該是指一種可食的似豆的植物。
發表於 2025-10-16 13:49 | 顯示全部樓層
7楼白羽城先生所作的释文,于“出藥,亓(其)樂(藥)出若荑(涕),艹滋(此)乃瘳”这句断句似可从,然“艹滋”可径读为“兹”,“兹乃”见于《尚书》的《酒誥》及《立政》。亦见于清华壹《尹誥》,字作“兹+才”。
又释读的“荑”与字形不合,原隸定者为是。此字刘乐贤先生有说。1楼读为“菽”,似可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10-18 07:55 , Processed in 0.0536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