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8210|回復: 2

阖闾大城子虚乌有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10-6 21: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据现代快报08.9.10报道,由无锡市政府邀清,十多名考古专家权威云集无锡,初步认定阖闾大城面积达2.94平方公里。从而引发苏锡常网络上的口水战,我也加一帖。报载吴大城的地图南界河错了!查江苏省无锡市城市地名录(1983.11出版)所附的地图,这条现名武进港的护城河还没挖,由雪堰镇往东还只是断头浜,武进港折向西南由马圩西入太湖。可以确证,阖闾大城的南界河,不是2500年前伍子胥挖的,而是30年前才开挖的。查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无锡国土航拍图(藏无锡市锡山区档案館),界河所在乃是湖水一片。2.94平方公里的吴犬城有三分之一在太湖水面之下。五十岁开外的无锡人都知道始自1969年9月的围湖造田,历时两年,几万劳力上阵,硬是用马山石抛填太湖,筑起东西大堤,至1971年9月开始抽水挖河。继而全市各工业局开设办事处建子厂,安排千家万户子女下乡,那个让人心酸的太湖底怎么变成吴大城呢?                      一一几个马圩建设参与者
 樓主| 發表於 2008-10-14 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史载不是考古 斥责有辱斯文

史载不是考古  斥责有辱斯文 自无锡“阖闾大城”考古公示后,网上热闹非凡,骂声不绝。我在本网先后发表的两篇文章,乃至几段问答都被拿去热炒油炸,好有面子!不信?你打开“阖闾城之争”瞧瞧!其中“大空气”的长文引用我在本网发的四文,又找到江南晚报对我的两次报导,还据相关信息,断定我“是阖闾城遗址考古的骨干之-”,公然指称发现吴简是又-个“周老虎”。大空气先生文章的矛头所向恐怕是周老虎身后的林业厅。但他所用的笫一支利箭却偏偏选了“周老虎”。他-开头就几乎全文引用马崧良子的《阖闾大城子虚乌有》做开篇论据。看来大空气喜欢我的最新文章,反对之前的文章。竹简的辨识本是学术问题,我钦佩胡本生先生的学识和为人,他从简帛网上看到吴简信息后与我直接联系,询问详情,教授保管办法。还有几名学者通过信箱往来使我受益非浅。我不想同“大空气”辩论那五个疑点,只想表明我是个依托考古实物,有独立见解的,没有政府背景的志愿者。“大空气”先生是认准阖闾大城为苏州城的。他的文章抄了一堆史书,从吴越春秋、顾颉刚、范文谰、杨宽到李学勤、郭沫若……,都说阖闾是建都苏州,这是无可争辩的史实。      我看重是另外一堆书——考古报告;1.        苏州城始建汉代,春秋吴大城应为灵岩古城。2000年苏州博物馆对灵岩古城及邻近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从科学的角度提供了佐证。作者陆雪梅 钱公麟。文载《东南文化》2006年第5期2.        苏州市政府关于《苏州西部山区春秋古城址群落保护意见》:“苏州西部山区春秋古城址群是吴文化考古的重要发现”。“主要有一座大型城址,七座小型城址组成。遗存由城墙、护城河、土台遗址等组成”。“藏书镇五峰村、胥口镇皋峰村、藏书镇光社村、木渎镇金山村四座小型夯土城墙、护城河遗址划为保护区”。时间为2007年5月2日3.        苏州日报2005年6月16日载苏州桃坞变电所工地(平四路,清塘路和桃花桥路交界与北,北护城河以南),经苏州博物馆考古发掘,这里是宋代的古城墙和护城河遗存,离此数十米才是现在所见的护城河,证明苏州城由小变大。4.        苏州博物馆考古队2005年6月到11月对平四路垃圾中转站进行挖掘,发现汉代夯土城墙一段。文载《苏州文物考古新发现》(2001-2006)我更喜欢自己跑,苏州的五峰村、皋峰村、金山村、光社村、越城、灵岩山去过不止一次,无锡的阖闾城去过几十次,梅村、白丹山、彭祖墩、丘承墩等遗址都是自己开电瓶车去考察的。那个陶片属春秋,那个陶片是良渚,“大空气”你不懂,我懂;你看重的那些书,我不在乎!对无锡的阖闾大城公开质疑的,我比你早八天。
 樓主| 發表於 2008-10-14 23:1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创] 无锡在良渚文化研究中的地位

无锡在良渚文化研究中的地位中原一统论是传统史学观的核心,认为中国文明起源在中原,而四周均为落后的荒蛮之地。以三皇五帝之类传说为基础的历史书均以此说为准。但以考古学为基础的新史学,则持多元一体论,从科学考古的实际出发,相对于中原的龙山文化来说,位于东北海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东南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西南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西北黄河中上游的屈家岭文化,要比中原早500一1000年。无锡的文化界向以吴文化发源地为荣,笃信泰伯奔吴将先进的中原文明带到落后荒蛮的江南。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五十年来致力于寻找泰伯奔吴的依据,却找不到一丁点儿地下文物依据,而对大量出土的距今三千年以前乃至一万多年前的文物和遗址,则基本上采取不闻不问不管的态度。近期对个别遗址的发掘(如彭祖墩)只是为了找吴文化,却挖到马家浜、良渚去了。这种认识导致了大量马、良遗址的被破坏。当无锡四周,包括所属的江阴、宜兴也多次挖出荣登全国十大考古项目之列的史前文明遗址,浙江良渚遗址群挖出了距今五千年,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从而证明良渚文化是中国最早的文明时,无锡的良渚文化却那么苍白。上图为距今四千二百年前,良渚文化太湖流域的遗址分布图(摘自《良渚文化研究工人一书—湮灭的古国故都》69页)。可见无锡地区出现了奇怪的空白。本文以无锡多个良渚文化遗址的采集文物为依据,论证无锡地区在良渚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一.        无锡地区良渚文化遗址考古现状。上世纪五十年代时的现状。五+年代文物普查时,无锡有十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下表根据尹焕章先生的文章《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载《考古》1962年3期〕列出这批遗址及现状。遗 址         地   点        发现时间        文化遗存        说      明芦花荡        玉祁郑家塘        1960.11.13.        马家浜        现已不存庙墩上        阳山庙墩上`^        1960.11.18.        马家浜|        保存尚可,但未列入保护新渎南        陆区新渎        1960.11.18.        马家浜        现已不存阖闾城        胡埭闾江村        1957.        马家浜到吴文化        省级文保,破坏过半。刚作过正式考古复查。施  墩        锡惠公园喷水池        1955.秋        良渚. 马桥        当年发掘70平米现己封仙蠡墩        市区蠡桥北        1954.冬        马家浜,良渚,马桥        54年挖掘500平米。去年建遗址公园全部毁坏。许  巷        新运河河中        1960.8.10.        良渚        开运河时挖掘,现不存环湖路七号桥        梅园南太湖北岸        1960.11.7.        良渚. 马桥        现已不存. 庵基墩        太湖镇葛埭桥        1960.11.4.        马家浜.马桥        现己破坏, 塔  山        查家桥龙宕头        1961.6.15.                现己不存这十个遗址只有一个阖闾城刚进行了正式复查。阖闾城的无锡部分东城区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总共1.5万平米,五十年来城东村盖房占了2000平方,挖鱼塘占了6000平方,修两次公路占2000平方,只剩下三分之一。另一个仙蠡墩遗址耗费了近亿元建遗址公园,却没花一分钱考古发掘,没有陈列-件真东西,新刻真人大的石雕,反映旧石器时代人类树皮兽衣的狩猎生活,同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飯稻衣麻,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了。十个遗址有八个废了。遗址的破坏,-是五十年代大跃进,二是七十年代学大寨,三是当代的大规模建设。笔者年初参与京沪高速铁路的考古调查及发掘,看到沿线的土墩基本破坏殆尽。只有经济欠发达村镇及水网密集的少数地点,稍有残留。无锡城乡地名中,带墩的不少,可惜破坏了,其根子还在厚吴簿先,厚今簿古的指导思想上。二.        无锡外围良渚文化遗址考古现状。1.        苏州草鞋山。草鞋山是苏州东郊阳澄湖南岸的一个高10.5米,东西長120米,南北宽10米的土墩,1956年发现(与无锡多数老遗址同期),1972年9月试挖,1973年进行第二次发掘,两次共挖1050平米。出土陶,石,骨,玉器1100多件,首次正式从地层中挖出玉琮,玉璧,将千年来-向认为是商周玉器的琮璧,确定为良渚文物。首次搞清了太湖地区古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依次为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到吴越文化。可惜的是发掘部门无限期拖延了报告的出版,错过了命名的机会。否则统称草鞋山文化,就轮不上嘉兴马家浜、上海崧泽、马桥的命名了。2.        常州寺墩。寺墩位于武进郑陆桥南,是个高出地面20米的橢园形土墩,东西長100米、南北80米。1973年春,当地农民取土时发现玉璧、玉琮三十多件,1978年9月又在土墩附近的低田中发现二十多件玉制璧琮。南京博物院於1978年12月及1979年2—3月进行了两次发掘,出土文物172件。确证这里是良渚文化后期的重要遗址。可能是良渚古国的后期中心。据笔者分析,寺墩与江阴高城墩、无锡洪口墩、仙蠡墩、杨家、庙墩等良渚遗址,组成继太湖南岸浙江良渚古国(在良渚文明中期发展到顶峰)后,太湖北岸的又-良渚古国。3.        江阴高城墩。位于石庄镇大坎村,原有面积近万平米,高约10米,经长期取土制砖后墩残高7米,残存北部2000平米。取土时大量文物毁坏流失,仅有2件玉琮及若干玉璧为常州博物馆收藏。1999年11日至2000年6月由南京博物院、无锡市博物館、江阴博物館组队,:江阴市政府出资开展抢救性发掘,清理出良渚文化大、中型墓14座,出土玉琮璧钺等文物232件。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高城墩与近周的寺墩、圩墩、乌墩、潘家塘、笠帽顶、城海墩、青墩(大都位于武进一侧)一起,组成了高度文明的良渚文化群。4.        宜兴骆驼墩。位于新街镇下姜村,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分南北两区,南区骆驼墩紧连宜溧山地的自然岗地,北区在500米外的唐南村北,面积25万平米。2001一2002年发掘。确认为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型文化遗存,因其独特性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区向平原地带过渡的文化特征,填补了环太湖西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被考古界称为马家浜文化骆驼墩类型。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评为2002年度全国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骆驼墩遗存的特征为夾蚌屑陶系,表面另涂红或黑衣,陶釜全作平底,不见任何圜形器。5.        昆山绰墩。1961年发现,土墩高北長70米,东西宽30米,面积2000平米。因砖瓦厂取土自1981年来发现玉琮、玉斧和石器18件。1982年7日发掘,发现地层与草鞋山、福泉山一样,包含自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各层迭压。其中良渚文化期发现墓葬一座,出土玉琮1件、玉斧件、石器24件、陶器5件。6.        上海福泉山。位于青浦县重固镇西,196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77年列为市级文保並正式试掘。墩东西長94米,南北84米,高7.5米。周围河道纵横,地势低洼,海拔仅3.3米,是太湖地区典型的沼泽地带中的高台墓地。1982年9月和1983年12月又进行两次发掘,三次共发堀2235平米。清理了崧泽文化居址1处,墓葬19座,良渚文化墓葬30座,战国墓6座。出土各类文物2800余件。上海市博物馆的三次发掘及后续的研究工作,使福泉山遗址在良渚文化研究中建立了重要的地位。此外,还有苏州張陵山、龙南、昆山赵陵山、上海亭林、广福林、丹陽磨盘墩、常州圩墩等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址都经正式考古发掘,推证了环太湖良渚文明的客观存在。       三 .  无锡残剩遗址采集到的良渚文化及先良渚文化精粹研究 。近年来,笔者踏访过仙蠡墩,施墩,庙墩,洪口墩,庵基墩,白担山,雪浪山,太湖三山,平台山,闾江胥山,姚湾桃花山等遗址,同就近的收藏爱好者切磋交流,向市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请教,向苏沪浙的考古专家权威讨教。并从采集的三百多件良渚石器及骨器,上千块陶片出发,探索了以下课题; 1.  洪口墩遗址群在良渚后期的地位一良渚未衰亡论。洪口墩遗址群位于无锡市区伸向太湖的半岛南端,西侧背靠军嶂山,雪浪山,三面离太湖约三 、四公里,遗址群最早挂名的是庵基墩,现所剩无几,最大而又相对完好的是洪口墩,高处还有2米多,近万平米大。因四面环水,汽车进不去,虽然西半墩巳是村庄,东半墩仍保留完好。还有个叫赤马渚,己被江南大学新校区圈了进去,在劫难逃。周围还有些墩早先被推平,现在开沟修路盖房挖出玉琮、玉璧来了,有人还开出一窝几十把石钺呢。无锡新筹建的政府大楼就靠近遗址群!所在地葛岱村有几位收藏家,都有成百上千件陶器、石器以及陶片。我到洪口墩上几次,就采集到玉凿,石锛,石镞,渔网坠,丁形鱼鳍纹陶鼎足,高把豆,牛鼻孔双耳罐,还有牛肩胛卜骨等,从马家浜到良渚后期的典型器物。考古学界原先大都认定良渚文明被洪水淹死了,突然中断了。后来进入太湖平原的马桥文化倒退了、野蛮了。但近期的考古发掘证实,良渚后期有大量遗存。良渚遗址群的卞家山遗址就是个典型。洪口墩遗址背靠雪浪山,再大的洪水也淹不着。洪口墩器型与卞家山遗址器型一致,这可能予示着; 良渚文化没有夭折,无锡南郊是良渚后期的据点。最令人振奋的是洪口墩南一公里左右可能有古城。青桥头村东有-处当地人称之长坟的土岗,在它的东南,西南两侧被称为东京头,西京头的自然村落旁,还有两条土岗。若能考古判定,这里就是良渚古国第二城。2.  洪口墩、姚湾、庙墩、白丹山四遗址的火山生成岩-蛇纹石玉质工具-—良渚文明与火山的关系。洪口墩西靠的雪浪山是火山,庙墩西边是著名的江南死火山名胜地-阳山,姚湾北邻桃花山也可能是火山,白丹山附近地下六十米打出了火山熔岩,因此也是火山。这四个遗址都出土了蛇纹玉质的玉凿、锛,这说明;从马家浜到良渚期,当地居民曾各自就地取材,使用蛇纹石质软玉制作打制磨制石器,也证明:江南玉器的最早出现时间要上推至八千年前。洪口墩玉凿                   庙墩玉凿                            姚湾玉锛3. 太湖水平面下的良渚村落,姚湾贝丘遗址一一良渚文明的生存环境論证。良渚文化没有被洪水淹死,但良渚遗址多次被洪水淹过。良渚遗物在太湖底打捞出来是平常事。在姚湾贝丘遗址上,我采集了石锛,石耒,石耜,石锄,石犁,石臼,石簇,石戈,石刀,石网坠等近百件石器,在遗址东邻的的渔港乡渔民手中,征购到了几十件从太湖底捞到的各类石器。苏州,宜兴,长兴,湖州的沿湖渔民,也常打捞出被他们称之谓“霹雳震”的石器,我收藏到巨型石碇,巨型破土器,以及各式靴形,斜柄石刀,石斧,石戊等。说明良渚期前后,太湖地区曾经历过多次海进海退,湖涨湖落,证明良渚文明昌盛期,太湖的水面要比今小。4. 成套石制农具考古-一良渚农具的先进性。我收藏的太湖农具有两百多件。按农业起源与发展阶段分类;有农业起源阶段点播农作用的石耒,时间应在距今一万年前野生水稻驯化阶段,文献有木耒,骨耒的记载,考古中尚未有石耒出土的记录。我保存有两件,推断的依据是该器前端似鸭咀扁尖,后端细长宜于手握,侧视有类似长条形石锛的折线加弧线的外形,显然是手持挥臂在土地上凿洞用的专用工具,然后点播种子。石耒的型器古朴,全器打制,扁尖部经使用光滑发亮,尾端没有打击痕。材质均为黑色燧石。其后是石耜,它的发展轨迹是;先直腰              石耒(上)        石耜(下)     弧刃型,再发展为亚腰型,有肩型,平肩宽刃型,並定型于铲、锄、耙。石耜骨耜的出现,说明农业己进入耜耕翻地阶段。再后进入犁耕阶段时的石器,先后出现顺序为斜柄式,∠形,三角形,三角及长条组合型。江南农业的犁耕段约在良渚文化期。其后有了铜,铁等金属,形制四千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直至农业机械化才告别锄    头镰刀。江南农具与同期的中原农具相比,其分工精细,复杂,以及选材,刀具切削角度的选择,造型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先进性,笔者将另撰文论述。顺带提的是良渚人中左撇子占80﹪,依据是石镰和∠形石犁中,单面刃口的朝向有80﹪为左利。浙江良渚也报道此类判断。上海文管委曾将马桥遗址良渚文化层出土的5块骨骼,马桥文化层的2块骨骼,战国时代的一块骨骼,分别提取DNA,与当代马桥和金汇两镇居民的DNA作对比,发现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先民,在遗传关系上具有一致性,都属于百越。证明了没有大量北方移民的当地居民,仍是纯正的良渚血统。(见《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p67), 良渚人的聪明才智可能同左撇子有关联。江南的富足和人材辈出,也可能与良渚血统有关联。5. 马家浜文化分东、西类型,还是南、北类型一一洪口墩遗址平底釜考证。自骆驼墩遗址发现后,考古界以宽沿陶釜是平底还是圜底出发,将马家浜文化划分为草鞋山类型和骆驼墩类型两大块,以江阴为界,东、西划分,我们发观洪口墩遗址的大量平底釜后,联系到无锡彭祖墩遗址、江阴祁头山遗址也是平底釜,由骆、洪、彭三点联成了南北一线。这样,马家浜文化可能划分为西西南和东东北两类型。这一划分可能也影响到良渚文化期,直至吴、越文化的分野。陈万康2008.9.1810.10改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5-22 00:57 , Processed in 0.03619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