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6475|回復: 0

百 衲 本 二 十 四 史(全240册/24函)该书仅印刷35套8.8万元

[複製鏈接]
匿名  發表於 2008-12-11 00:05 |閱讀模式
二十四史缘起明朝时,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年间,《明史》行世,与“二十一史”合称“二十二史”。此后把《旧唐书》并入其中,合称“二十三史”。再后又把散佚《旧五代史》依据《永乐大典》辑录整理成书,经乾隆皇帝钦定,与“二十三史”合称“二十四史”。其后,“二十四史”成为中华传统史学领域中的“正史”。中国古代史书编写体裁多样,“二十四史”采用的是纪传体。这种史学体裁始创于司马迁的《史记》。“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迹;“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汉以后改为‘志’)”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载述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故为以后正史所沿用。1936年《百衲本二十四史》问世之前,乾隆皇帝“钦定”的《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为清朝和民国时期研究中国历史最为通行的正史版本。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由于历史原因错误及遗漏颇多。鉴于此,民国之初,著名国学大师张元济萌生“重校正史之愿”,发誓要汇集善本,重新校勘编辑一部古本全史,恢复中华正史原貌。他秉持“续古代文化之命,续民族文化之命”的强烈使命感,广泛搜求各史最佳善本。克服重重困难。于当年涵芬楼附近,设立编校中心。张元济先生为确保版本无失,甚至字字精心校勘,页页仔细修润。他为《百衲本二十四史》所做《校勘记》就达百余册。他还亲自选定纸张、监督印刷、事事亲历亲为,前后历时18寒暑,至1936年,这部“天下第一史书”方与国人最终见面。百纳本,顾名思义即如僧侣补缀很多的衣服一样,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修补合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纳本。《百衲本二十四史》首先选用历朝历代最为优秀的版本为工作底本,然后再将各种流传的版本加以参校,核准确有残缺随即补入。如此宏大之工程,堪称“前无古人,功泽后世”。《百衲本二十四史》选用的都是时间最为古远的善本。张元济先生搜罗汇集了珍贵的宋刻善本史书15种、元刻善本史书6种、明清初刻史书3种。如《史记》选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墅本;《汉书》选用宋景祐刻本;《晋书》则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祐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百衲本二十四史》为史学界公认的“中国最佳全本正史”,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百衲本二十四史》全部选用我国最著名的宣纸原产地安徽泾县的极品手工宣纸。这种特供极品宣,具有质地坚韧柔软、着墨吸墨力强、印刷网点精细清晰、色泽洁白均匀、防虫蛀防老化等特点,被国家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定为中华善本再造工程的特用宣纸。版式则采用宋代典籍的尺寸和宋代典籍的版式,旨在完美呈现中华典籍之美。封面为瓷青真丝团龙绫面制作,每册签条用洒金古宣特制,正文用手工宣纸仿宋工艺。上下包角,全部使用广胶粘贴,纯净牛皮熬制,无色无味,粘性牢固,每册图书均采用耿绢包角,精致而耐用。成书全部采用宋代手工形式装订,下捻线装,不易破散,纸质轻柔,便于翻阅,庄重典雅,尽显“天下第一史书”的尊贵。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23 09:05 , Processed in 0.04473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